怎么看待印度因为蝗灾,主动要求停火呢?

幸福地带2




面对“沙蝗”大军来袭,印度不是主动要求停火,而是主动撤军了!这支用于对巴铁没事就冲突玩的,部署在克什米尔分界线附近的十几万印度军队,由于十几天前印度西南部地区,就遭到了“蝗军”的大规模越境攻势,就已经从北部撤离,大概是开往西南方向去跟“蝗军”作战去了。巴铁也早就根本没心思跟印军“玩”冲突了,所以早就停火了。





这场沙漠蝗的爆发,形成了几十年来的最大规模,不仅密度极大,而是每一个蝗群的覆盖面积也极大,达到以几十公里宽大正面,几公里纵深的跟进队形,自西向东滚动式推进横扫一切绿色,正规军经过路线的区域就形成了重灾区,基本就可能让粮食绝收了,那些散兵游勇经过的地带就是轻灾区了,但是也先别庆幸,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同样规模的蝗群,会接踵而至重复扫荡不给你霍霍干净了,这些“蝗军”就不会罢嘴,这就是印度已经开始经历的,从巴基斯坦卷地而来的蝗灾。



这场蝗灾,将给印度西部主要是主产区造成的损失,从世界粮农组织阿布的信息分析,会是空前的,印度方面比较保守乐观的测算,会造成全印度粮食减产50%,这对本来就僧多粥少的印度粮食供应来说,打击无疑是灾难性的。都没粮吃了还打什么仗啊?再说他们想跟巴铁停火也根本不用请求商量,想打就打,想停就停这是他们以往习惯的传统,巴铁国小力薄穷底子根本就没心情打,不过是人家来打了就支起枪炮,捅他个鼻青脸肿就拉倒,人家不想打自己就得偷着乐了,强大的印度还跟他们商量个屁呀!




说实在的,这次印度撤军也确实是无奈之举,国内的两亿穆斯林因被政府的,《居民身份修正法案》列为不受国家体制保护的族群,让这些同样为印度发展,做出自己巨大贡献的穆斯林原著居民,失去了基本人权,因此而对政府进行抗争的运动正值风起云涌之际,那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威胁在这印度南方隐约可见了,已经13天没有公开发布动态信息的印度政府,不知道现在忙什么呢,而这场空前规模的蝗灾卷地而来,气势汹汹的也来凑热闹,在这种越瘸越被棒子打的处境中,从克什米尔撤军停火也就是印度的唯一选择了。



而现在政府还遇到一个首当其冲的任务,白宫的特老板25号将访问印度,总理要仔细琢磨琢磨以往被印度拒绝的,美国粮食进口,医疗器材药品的进口,肯定会被特老板作为对印度这个善意援助,摆到桌面上莫迪总理不能不接,那么再次从美国进口军火再被美国坑一笔的交易,特老板也会同时摆在桌面上,150亿美元的军火大单印度接不接?有这些要务缠身,莫迪总理又得冥想一阵子了。


铁岭锋


这个问题让印度非常没有面子。

想不到一个在2020年1月1日就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并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国家,会被蝗虫打得跪地求饶,而且还是向一向看不上眼的巴基斯坦低头。

虽然高调的印度一向喜欢没事瞎嚷嚷,唯恐天下不知道印度有多厉害,但这次向巴基斯坦请求停战的操作却相当低调,毕竟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不过国际社会还是第一时间看到了印度的窘况,莫迪的老脸实在是挂不住。但眼下形势比人强,为了印度的明天,认次怂也没啥不好意思。

那么,一向在南亚次大陆横冲直撞且碾压巴基斯坦的印度,为何在小小蝗虫面前无力招架呢?静夜史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虽然蝗虫小到没有质量,但却有恐怖的数量。超过3600亿只的恐怖数量,足以吃光地面上的一切庄稼农作物,其遮天蔽日的形象更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的存在。

而更要命的是,这些蝗虫绝大多数都是外来户,他们从东非高原漂洋过海,跨越千里为印度送来了恐惧。而这些不速之客最令印度恐惧的地方在于,他们吃光了几乎所有地面植物,波及至少12个主要产粮区,大部分遭受蝗灾冲击的产粮区将会遭受30%~50%损失。

虽然印度是名副其实的产粮大国且每年有大量粮食用于出口,但印度人口同样很多,虽说粮食出口可以暂缓,但本国人口总是还要吃饭的。更要命的是,为了实现第一时间向巴基斯坦挑事的目的,掌握所谓的主动权,印度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拉贾斯坦邦至少派驻了70万兵力的军警。

这些军警也许战斗力不怎么样,但绝对能吃,他们每天的粮食消耗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目。但眼下拉贾斯坦邦蝗灾严重,连居民的粮食自给都成问题,周边各个邦也因蝗灾而损失惨重,如何挤出粮食供给70万大军的吃饭问题?

而70万军警为了挑事,必须保持充足的体力和营养,这又意味着他们需要的粮食数目必然更加庞大。

所以在缺少粮食的情况下,70多万军警第一时间将口粮降到了最低标准,首先导致了战斗力的直线下降。虽然巴基斯坦国力不如印度,仅在对面驻扎了20多万人,且同样受到蝗灾影响,但如果真的趁着印度军队饿扁的机会杀过来,印度必然要一败涂地。

而且,即便战败被俘到巴基斯坦也吃不上一口饱饭,于是眼看印度大军饿得两眼发慌,莫迪政府当机立断:求和!

印度的大意是:鉴于大家都被蝗灾折腾得够呛,我们就不要打了,先打蝗虫再说吧!于是南亚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那么,明明是巴基斯坦远不如印度,为何是“强大”的印度先求和呢?这不仅是没有面子的问题,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但仔细一想莫迪的操作确实也有很多道理,因为:

首先,印度比巴基斯坦发达。

就像同样是面对战争,中产之家损失永远比无产阶级惨重一样,因为无产阶级本就一无所有,遭灾了也无所谓,而中产阶级则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印度在面对蝗灾威胁时,自然比巴基斯坦更为紧张,其损失无疑也更加惨重。

其次,蝗灾或将横扫印度。

由于地理位置比巴基斯坦更靠东,所以印度相当紧张。

虽然蝗虫基本出现在地表植被覆盖率小于50%且土壤湿度在10%~20%的区域,但盛行热带季风气候的印度此时正值干季,这无疑给了蝗虫横穿南亚次大陆的机会,而这无疑将对印度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灾难。

虽然自诩为超级大国,但由于从未进行惨烈的革命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印度建国以来尽管雄心勃勃,但经济发展始终力不从心。

虽然坐拥超过1.7亿公顷的耕地,稳居世界第二,但因为印度始终未能建立起全面而强大的工业体系,使得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始终流于表面,尤其是化肥产量严重不足,这使得印度的单位粮食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这样的情况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印度农业抵抗天灾的能力相当薄弱,一旦出现蝗灾这样的灾害必然损失惨重。

所以面对东非蝗灾,印度绝对比巴基斯坦更加紧张,这不仅仅是因为70多万军警没饭吃,进而打不过巴基斯坦的问题。更是因为此次蝗灾会让印度农业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甚至会影响莫迪政府的统治基础。

而更令印度绝望的是,根据国际粮农组织的估计,此次蝗虫在到来印度之前,已经在东非完成产卵,这意味着随后第二、三代蝗虫也将按照同样的路线再次造访印度。

因为巴基斯坦东北西南狭长的国土形状,根本就无力拒蝗虫于国门之外,所以这意味着印度将毫无意外地再度成为蝗虫的乐园。

再加上印度历来素食不吃蝗虫,且工业水平低下无力彻底灭蝗,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国际支持,印度打不过蝗虫。就像62年尼赫鲁拉下老脸求助肯尼迪帮助自己一样,莫迪会不会拉下老脸向美俄求助,似乎没有什么悬念。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估计印度人自己都没想过,会因为一群蝗虫被迫向巴基斯坦“委曲求全”。非洲蝗灾爆发之后,一直在向东蔓延,蝗虫群已经“跨洲跨洋”进入了印度境内。印度学者初步预测,如果蝗灾得不到控制,那么印度今年粮食产量将下降30%-50%。



印度目前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拉贾斯坦邦,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局表示,目前已经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而该邦恰好驻扎着70万军队。据多方媒体报道,印度驻军因面临军粮被吃光的危险被迫撤兵。拉贾斯坦邦是印度军队驻扎数量最多的邦,而刚好又位于西部边境,与巴基斯坦接壤。

说到这里,就能够反映出印度政府为何主动要求停火了:第一,克什米尔地区局势复杂,印度驻扎了大量军队,现在后方军粮面临被蝗虫吞噬的危险,所以失去了后勤保障;第二,克什米尔地区的老百姓普遍倾向于巴基斯坦,而当地的武装组织也多次与印度驻军发生冲突,现在后方的70万大军撤走,失去了对克什米尔地区的威慑力,如果此时印巴发生冲突,印度讨不了好。

当然,印度之所以愿意停火,也是因为巴基斯坦同样受到蝗灾的冲击,而且形势比印度更严峻,如果蝗灾继续肆虐,巴基斯坦可能面临颗粒无收的风险,目前巴基斯坦已经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所以也不愿意继续把心思放在和印度叫板上。现在双方都把焦点聚集在了抵抗蝗灾上,所以双方都不想发生冲突。现在印巴两国的飞机都在边境频繁活动,不过不是战斗力,而是喷洒强力杀虫剂的农用飞机。


国际视角浅说


天天就是有一些自媒体,为了骗流量,将一些不同的新闻素材强行拼凑到一块,整出一些乌七八糟的文章来恶心人。

最近侵袭印巴、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的蝗虫灾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次蝗灾的规模和范围非常大,所侵袭的地区都是一些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条件不好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本身本身自然条件欠佳又高度依赖农业,蝗灾可能会导致,区域范围内的农作物绝收,进而引发大规模的饥荒和人道主义危机,甚至国家的之间的冲突。

(巴总理伊姆兰·汗呼吁民众吃“蝗虫”这一传统美食)

印巴两国的蝗灾引人关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规模很大(估计大约这3600亿只),而且还在于双方之间在共同应对这次蝗灾过程中所进行的合作,要知道去年的今天印巴之间关系因为“2.14克什米尔普尔瓦马恐怖袭击案”而异常紧张,这次巴基斯坦支持的克什米尔分离主义者制造的恐怖袭击造成印度中央预备警察部队42人死亡。双方后来爆发了自1999年卡吉尔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相互派出空军和地面活力。在去年八月莫迪政府推动宪法变更,取消了克什米尔自治地位,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互相降低外交关系,撤回了各自的高级专员(大使)。

(印巴对峙)

虽然双方剑拔弩张,但是自去年6月开始出现蝗灾到现在已经举行了五次会议来交流信息,协商应对措施,联合治蝗。其实这种低政治问题方面的合作并没有什么令人感到意外的。对于这种涉及全球治理的跨国灾害不是单一一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巴基斯坦治不好,印度治好了也没用,反之亦然。人有国籍,蝗虫可没有国籍,而且入境不也需要护照。现在巴基斯坦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因为每年干燥的春季季风就要到来,其将波及东非,阿拉伯半岛南端以及伊朗,干燥的环境这意味着虫卵的大规模孵化。所以巴基斯坦在二月初便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来灭蝗。相对而言印度情况要轻一些,但是其非常关心巴基斯坦情况,如果控制不好,那么意味着6月大规模侵袭。

(蝗虫轨迹)

治蝗归治蝗,主权纷争归主权纷争,两者联系不是很大。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上周五访问了巴基斯坦,在与巴总理伊姆兰·汗会晤时,间接表达了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对印度对印控克什米尔的管理提出了“温和批评”,称导致地区局势不断恶化。不仅如此在双方会晤后所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还着重提到了克什米尔问题。这让印度十分不满,印度外交部发言人拉韦什·库马尔随即发表声明,呼吁土耳其认清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主义对印度构成威胁现实情况,而克什米尔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切勿干涉印度内政。

(埃尔多安与伊姆兰汗会谈)

目前印巴之间并无大规模武装冲突,这并非是因为闹蝗虫,而是因为“暴风雨后的平静恢复期”。因为双方都清楚在经历去年的一系列变故之下,任何一方的不明智的举动都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而这对谁都没有任何好处。

(印巴)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古姿


兔哥回答: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蝗虫竟让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印度“投降”,目前,起源非洲地区的蝗虫已经高达数千亿只,小小的蝗虫集中一起就是一个强大的力量,所到之处凡是能吃的东西眨眼之间就被它们肯得精光光,其中农作物是它们的最爱。历史上蝗灾的出现都造成了大饥荒,蝗灾可以说是让人谈之色变的恶魔。它们太能吃了,据说这群蝗虫大军每天就可以吃掉约4~6万人的口粮,并且速度也快,把非洲的农作物吃光了它们又漂洋过海来到了亚洲。



目前,巴基斯坦蝗灾泛滥到无法应对的程度,印度也开始快速爆发式蔓延。蝗灾到达巴基斯坦肆虐时,印度趁机对巴基斯坦边境进行袭击,以便让贫穷的巴基斯坦无法应对,削弱巴基斯坦的实力。印度借蝗虫之力,乘人之危对巴基斯坦边境目标进行打击的手法无疑是不道德的,当然,现在的印度受到美俄的追捧,自信息爆棚,那里还有什么道德可言。然而,蝗虫大军可不惯着印度,在蝗虫眼里,印度的农作物同样是口粮,于是蝗虫大军开始进入印度,转息之间印度十多个粮食主产区蝗灾泛滥,大片农作物被啃食光光。印度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粮食在印度非常重要,关系国计民生,可是印度面对蝗虫大军也无能为力,为了担心蝗虫对印度粮食产量造成危害,印度需要拿出全部精力来消灭蝗灾,于是印度主要提出和巴基斯坦实现边境停火。巴基斯坦目前正在受蝗灾肆虐,所以表示出了诚意。




按理说蝗灾是印巴两国共同的灾难,印巴两国本身就是邻国,边境线漫长,蝗虫大军肯定会在印度洋地区大吃大喝一阵子,不会轻易离开,印巴又都是农业大国,对于粮食依赖都很重,所以,本应该是联手应对自然灾害,这样印巴两国才能把蝗灾损失减少到最小。巴基斯坦对于印度主动提出的停火协议非常支持。不过,有媒体报道,印度停火协议刚刚签署,就又趁巴方松懈之际发动突然袭击,炮击巴方目标,给巴方造成了损失。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印度真的是太无耻了。做为一个大国,信誉是立身之本,印度明显不打算这么做,如果用好人和坏人来定义,印度无疑选择了做一个坏人。



印度最近两年变了,变得越来越强势,变得越来越不讲规矩,甚至是不讲理,印度只所以这样,就是看巴基斯坦弱小,印度有以大欺小的传统。印度的强势来自于自信心,六十年代印度就曾经有过一次自信心爆棚的举动,现在,印度的举动同样是自信心爆棚的前兆。印度在领土争议问题上始终是采取不讲理和强势的做法,印度这次违反停火协议,出尔反尔,表面看似想占点便宜,但对印度的诚信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印度虽然实力强于巴基斯坦,但印度要想实现它的野心最好掂量掂量,别太过自信,别看眼前的巴基斯坦弱小,眼睛最好往远处看看,看清楚点……。奉劝别太张狂,没好处,安心和巴基斯坦共同对抗下面的蝗虫大军才是正道。




兔哥42928


今年巴基斯坦由于遭遇严重的蝗灾,在2月2日巴基斯坦总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巴议会也通过了《抗击蝗虫国家行动计划》。作为巴基斯坦的领国印度,同样遭受蝗灾的袭击,印度西部多个邦的农业遭受重大损失。

这次蝗灾由非洲沙漠蝗造成的,沙漠蝗是一种迁徙蝗虫,2019年2月份从非洲之角沿着也门、阿曼等地区,迁徙到巴基斯坦、印度等地,然后在该地区经过大量的繁殖,才引爆了印巴两国大规模的蝗灾。

一个蝗虫每天可以吃与自己体重相当的食物,根据科学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平方公里的蝗虫在巴基斯坦每天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如果蝗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巴基斯坦粮食产量将会大幅减产,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巴基斯坦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与巴基斯坦相邻的印度西部地区也是印度重要的产量区,这里同样遭受了沙漠蝗的袭击。印度官方数据指出,有4000亿只蝗虫给拉贾斯坦邦超过20万公顷的农田造成严重损失,而且超过40万亩良田受到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粮食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印度由于军事对峙,印度在拉贾斯坦邦部署了70万人的军队,这些军队的军粮此前都是由拉贾斯坦邦来供应。现在该地区的农作物因为遭受蝗灾而减产,这使印度军队的军粮失去了保障。所以印度寻求同巴基斯坦停火,以共同对付这场蝗灾,将农业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这场大规模的蝗灾给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缓和局势的机会,两国可以共同合作来对付蝗灾。


铭苏先生


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防洪灾害,但是就是这小小的蝗虫击败了莫蒂的70万大军,由于这些蝗虫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在印度地区已经多达4000亿只,可以说变成了一只非常了不起的军队。莫蒂前段时间修改了公民身份法案,同时改变了喀什米尔地区的地位,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不断。

就在上个月还发生了炮战,印度总理莫迪扬言在7~10天内能打败巴基斯坦。但是现在印度已经被打败了,打败印度的居然是蝗虫,因为这么多的军队肯定是要吃饭的,王重已经把这个地区破坏殆尽,印度农业部警告,如果印度中央政府不控制,那么印度的粮食将会减产50%。到时候乱的不仅仅是这70万大军,所以现在印度总理莫迪已经主动向巴基斯坦求和。

同样的在巴基斯坦也面临着很严重的状况,巴基斯坦在上个月已经宣布进入了警戒状态,巴基斯坦主要是粮食和经济作物,受到的灾害比印度还要严重,因此长达两年的冲突,现在可能要画上休止符,联合国呼吁共同对抗蝗虫。因为现在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到4月份第2波蝗虫来的时候,很可能会扩大500倍,这样将会导致30多个国家受到灾害,整个世界粮食价格上升,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承受不了的。

这些所谓的蝗虫大军,是从非洲之角迁徙过来的,这些蝗虫在气流的影响之下越过了红海,在伊朗,沙特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地区泛滥成灾。因为这些蝗虫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多的食物,非洲地区太过于干旱让这些蝗虫被迫迁徙,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方面非常的被动。因为印度有着13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如果粮食减产50%,不用任何国家打印度印度就自行溃败。莫迪现在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所以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应该利用自己的战机去灭蝗虫了。巴基斯坦先期出动了4架飞机,不幸的是坠毁了一架。可是印度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拿出确切的解决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问题就是缺乏农药。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用天然肥料,黄虫吃了植物之后没有任何副作用。印度的牛粪是印度农民最依赖的肥料,不像发达国家和我国都使用农药和化肥。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共同面对的敌人是自然灾害,在这次印巴对抗中,哪个国家能够顶得住蝗虫的压力,哪个国家可能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现在要防止的是内部出现动乱,以及出现粮食危机。


四十五度历史


大家好,我是国际领域的优质作者,如果大家有关于国际方面的问题,欢迎和我交流。

最近国际上出现的蝗虫灾害消息,大家应该已经听说了吧?本来蝗虫灾害是发生在非洲的肯尼亚等地,但是由于非洲今年太过于干旱,所以这些蝗虫不断的迁移,到目前已经飞来亚洲了,到现在巴基斯坦和印度饱受蝗虫的折磨。

在蝗虫还没有到印度的时候,印度因为巴基斯坦正在遭受蝗虫的的侵害,而对巴基斯坦边境开火。蝗虫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可以说是边吃边产卵,最爱吃的就是农作物。同样印度是农业大国,农作物那么多,蝗虫又怎么可能会放过印度呢?所以它们在吃巴基斯坦的同时也去吃印度的农作物了。

印度在巴基斯坦遭受蝗虫灾害的时候,却发动战争攻打巴基斯坦边境,这本来就是趁人之危。目的不就是为了让现在比较虚弱的巴基斯坦遭受到更沉重的打击,然后削弱巴基斯坦的实力。可是印度却算错了一点,同样是农作物,同样有食物,为什么蝗虫吃巴基斯坦而不吃印度呢?他们太自信了,所以蝗虫可不惯着他们,直接给了印度重重一击,现在印度的情况也不是很好。目前已经有十多个粮食主产区受到了蝗虫的袭击,农作物都被啃食成了“光杆司令”。

印度对于蝗虫大军也是无计可施,粮食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国计民生,更何况像印度这样人口非常多的这种农业大国呢。正因如此,印度向巴基斯坦表示友好意思,主动提出取消战争,全力以赴对抗蝗虫大军。而巴基斯坦目前也是正在全力以赴的对抗蝗虫大军,所以对印度的此种做法表示非常的支持。

印度的此次趁人之危行为,表面上是自己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实际上只是对自己国家的信用问题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损伤。现在印度最应该做的就是和巴基斯坦联手一起消灭这些蝗虫,避免对农作物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是否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


大演国际


只要出现大事,无论是灾难还是困难,总伴随着谣言的传播。

印巴遭遇蝗虫灾害,说两国因此而停火,这就是谣言。

木叔问了印度的朋友,也找遍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媒体,根本没有类似的说法和报道。

因此,所谓印度人要求停火而抗击蝗虫的消息是假的。

甚至还有人说,70万印度军队由于被蝗虫吃掉了口粮而撤军了。这更是可笑!

难道还以为印巴打仗是2000年前的战争要囤积谷物呢吗?

印度军队难道等着收割庄稼直接吃谷子?而不吃加工食品?

蝗虫能把加工食品也给吃了吗?

所以,那些依靠大事特别是灾难而传播谣言的,很让人无语,所思所想完全不合逻辑。

事实是——

印巴遭遇蝗灾的地方,只是宣布了紧急状态,也就是在农业上需要高度戒备和救援的局面,而不是军事上的紧急状态。

另外蝗灾爆发地是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这里并不是印巴军事对峙的集中区域,巴基斯坦一方还有沙漠呢!

印巴对峙的区域是北部靠近喜马拉雅山麓,高寒湿冷。

蝗虫根本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也不会有阳光充足的干燥谷地不去,非要冒着生命危险爬雪山。

因而印巴真正军事对峙的地区没有蝗虫灾害;有蝗虫灾害的地区本来就没有印巴军队对峙。

所以,谈不到什么印度士兵粮食被蝗虫吃了而撤军或者看到蝗虫来了,印度人要停火。

本来都没打仗,何谈停火?


木春山谈天下


印度不可能因为蝗灾而直接与巴基斯坦停火。如果印度与巴基斯坦停火,也必然是同其他因素共同助力的结果。

目前,印度和巴基斯坦都面临着蝗灾的威胁,并且巴基斯坦的困难比印度更大。如果仅仅是为了应对蝗灾,巴基斯坦更有可能比印度先行妥协。此外,印度东部及南部大部分区域目前还没有遭受蝗灾侵袭,仅有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之处受到蝗灾影响,整个印度目前因蝗灾受损的情况还不算严重。在这种情况这,以印度的秉性,不可能突然向巴基斯坦低头。


其实,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火,并不是固定的。更多的时候,都是印度在煽风点火。而当得到了一定利益的时候,或者巴基斯坦做好充分的反制准备以后,印度就会在一段时间暂停对巴基斯坦的挑衅。比如去年发生的印度强吞印控克什米尔一事,当印度的目的达成以后,印度也相对消停了一段时间。

如今,印度并没有针对巴基斯坦的新行动,因此当印度对巴基斯坦进行小规模挑衅以后,可以突然收手。并且,目前巴基斯坦大军云集印巴边界,可以说做好了应对印度的充足准备。印度如果对巴基斯坦进一步逼迫,很有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此外,印度目前的蝗灾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更大规模的蔓延。如果印度没有做好应对准备,情况也是不大乐的。再加上目前的疫情在印度发展的趋势也不乐观,印度或暂时不会把更多的精放在应对巴基斯坦方面。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印度开始像巴基斯坦妥协了。

再则,目前东非、中东、巴基斯坦、印度发生的蝗灾已经引起了国际各国高度注意,如果此时印度再高调地与巴基斯坦对抗,国际舆论必然会对印度多加指责。在这些因素之下,印度暂时停止对巴基斯坦开火,其实也属于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