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河南信陽】走進總書記視察過的村

春節將至寒意濃,走進河南信陽光山縣槐店鄉陳窪村村民袁明永家裡,一下子暖和很多。不大的客廳裡,最引人注目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和袁明永握手的照片,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幾個月前那個溫馨的場景。

2019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省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和文殊鄉東嶽村,考察調研當地脫貧攻堅工作成效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在光山縣扶貧工作情況,看望慰問老區群眾。在油茶園,習近平總書記關切詢問村民務工收入怎麼樣,生活過得好不好。

“我們老兩口都在油茶園,有幸見到了總書記。”雖然過去了幾個月,可一回憶起來,袁明永仍難掩激動。“總書記很親切,一點架子也沒有,大手掌熱乎乎的,在茶園一共跟我握了兩次手。總書記說茶油是個好東西,你們路子找對了就要大膽去做。以後把你們的屋前屋後都種上油茶,你們也要多吃茶油,可以治高血壓。總書記走後,我就成了紅人,大家都想跟我握手,來沾沾我的福氣。”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老袁一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翻建新屋,刷了牆面,換了電視,屋裡顯得更敞亮了。“我們家危房改造,政府補助了9000多元。以前有問題不知咋找領導,現在在‘陽光村務’上反映問題,領導就主動找咱。這都是託總書記的福!”老袁動情地說。

“總書記的到來,給了我們莫大鼓舞。脫貧攻堅到了攻克最後堡壘階段,紀檢監察機關只有加強監督檢查,保障決戰決勝,才不辜負總書記的囑託。”光山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陳世玉介紹,為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規範村級微權力運行,信陽市紀委監委創設了“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以此推進村務公開,暢通溝通渠道,讓群眾的不明白、不滿意得以迅速解決。

袁明永向“陽光村務”平臺提出危房改造求助後,鄉紀委立即與村兩委協商,組織有關部門實地調研,按照實際情況認定危房改造級別,及時發放了修房款。對此,老袁十分滿意。

陳世玉向記者介紹了該縣“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的工作流程:群眾在平臺留言後,相關縣平臺工作人員會根據管轄區域分類,按照“誰的孩子誰抱走”原則,直接短信通知縣直單位或鄉鎮紀委負責人,認領問題並辦理。同時,平臺會對問題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群眾回覆“滿意”的結案,“不滿意”或超期辦理的由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跟進。最終,派駐紀檢監察組向平臺進行反饋,形成通報意見,由縣紀委黨風室追究責任。

像袁明永這樣通過“陽光村務”解決問題的故事越來越多,老百姓的信任也越來越強。“水利移民補貼款,有人冒領。”不久前,在光山縣“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留言板上,有村民留下了這句話。很快,槐店鄉紀委書記徐興亮就和村支書一起上門瞭解情況,責成當事人退還了移民款54000元。

“現在大事小事都在網上公示,‘小微權力’監督從上級抽查監督到群眾平時盯著,節約了監督成本。”光山縣紀委常委吳建強介紹,2019年光山縣正式脫貧摘帽,為鞏固脫貧成效,縣紀委監委進一步強化對“小微權力”的監督,在全縣360個行政村全部鋪開“陽光村務”工作,並及時通報曝光扶貧領域違紀違法典型案例。

“剛開始推廣的時候,我們在村裡通過張貼二維碼宣傳‘陽光村務’,村幹部、黨員帶頭關注‘陽光村務’微信公眾號。”羅山縣何家衝村第一書記陳嚴告訴記者,當地村幹部在微信公眾號上公開低保、五保、危房改造等村務相關事項,群眾可以隨時看到村裡的“大事”“小事”。哪些信息群眾最關心,哪些信息就被錄入到“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

“以前村務公開在公示欄,有的被故意掩蓋,有的被風雨破壞。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孩子不關注,村務公開難以真正發揮作用。”信陽市紀委監委宣傳部長李玲說,“‘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著力打通監督‘最後一公里’,織就一張脫貧攻堅監督網。”

目前,信陽市“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關注粉絲數已達133萬人,覆蓋全市237個鄉鎮、3453個村(社區),已上傳各類村務公開信息30.6萬條,解決群眾反映各類問題近萬條,群眾信訪量大幅度下降。“我們要去關注人民群眾在不同階段的需求,監督各職能部門的高效履職盡責。既要監督不作為,還要監督慢作為,提高監督有效性針對性。‘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最大限度發揮了監督作用和服務功能,成了優化基層治理的有力抓手。不僅助力了脫貧攻堅,更密切了幹群關係。”信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楊蕾說。

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春節期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信陽市紀委監委發揮“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覆蓋面廣、村民關注度高、幹群聯繫便捷的優勢,把“陽光村務”平臺打造成疫情防控新陣地。

2020年1月28日晚22時,一則《關於取消 2020 年元宵節祭祀送燈等各類群眾性聚集活動的通告》,通過光山縣“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迅速推送到全縣24萬平臺“粉絲”手中,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元宵節給祖墳送燈是光山的傳統習俗活動,今年群眾通過平臺收到通告後,積極響應要求,都表示今年不會去送燈。

通過正面宣傳引導,抓好疫情防控,助力了鄉村安定平穩。“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第一時間轉載國家衛健委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報、相關專家學者的權威解讀和本地推進防疫工作情況,引導鄉村群眾正確認識疫情,科學應對疫情,消除思想恐慌,共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截至目前,全市“陽光村務”網絡監督平臺推送疫情防控工作信息100餘條,單條信息單日最高閱讀量近20萬次。

“之前反映的串門現象現在改善得非常好,感謝紀檢幹部和村幹部的辛苦付出。”淮濱縣鄧灣鄉村民李某在平臺留言中說到。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收到群眾關於疫情的60餘條留言,均已得到有效處置。固始縣、新縣、羅山縣對平臺群眾留言提出的從疫區返鄉人員管控不及時、防疫期間聚餐、防疫宣傳不到位、哄抬物價等問題立即處理,確保了社會安定穩定,取得了良好效果,群眾非常滿意。

【新春走基層·河南信陽】走進總書記視察過的村

陽光村務“大平臺”成為疫情防控“新陣地”,圖為信陽市紀檢監察干部及時將疫情防控工作信息錄入平臺



(本文刊載於2020年第3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陳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