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提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廉颇、蔺相如、毛遂、赵奢、赵胜的名字会一个个浮现在眼前,但有一个人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是著名的雄辩之士和伟大的爱国者,他本来的名字早已经无人知晓,人们只知道他叫虞卿。

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虞卿一个很有谋略的人才,他从小家境贫寒,不为人所知。他曾经穿着草鞋打着雨伞,带着斗笠去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被接见,得到两千四百两黄金的重赏,第二次被接见就当上了赵国的上卿,所以他被人们称为虞卿,但他的真实名字是什么,反而被人们所遗忘了。

合纵之谋:联合楚魏,对抗强秦。

在长平之战发生前,秦国和赵国的长平打了一仗,赵国失败了,还死了一名都尉。赵王把楼昌和虞卿叫来说:“长平军队在初次交锋中为秦军打败,我们还死了一个都尉,我打算集中长平的军队再次突袭秦军,你们看怎么样?”楼昌说:“没有什么用处,不如派一个级别高的使团去向秦国求和。”虞卿说:“楼昌所以主张马上求和,是因为他认为如果我们不求和就要打败,可是这么一来在和与不和的问题上,那就是秦国掌握主动,我王分析下,秦国他想打败我们呢,还是不想呢?”赵王说:“秦国已经是全力以赴,当然是要打败我们。”

虞卿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说:“那么大王您听我的建议,您可以派使者带着珍贵宝物去联络楚国和魏国。楚国、魏国为了得到您的宝贝,就一定会接纳咱们的使者,赵国的使者一进入楚国和魏国,秦国势必会怀疑我们结盟,山东六国又联合起来,他肯定会害怕,到那时我们再求合才能成功。”赵王没有听虞卿的建议,和平阳君赵豹商议,立刻派郑朱入秦,代表赵国谈两国议和之事,秦国接纳了郑朱。

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于是赵王又接见虞卿,对他说:“我让赵豹派使者入秦,如今秦国接见了郑朱,你看我们的和谈会怎么样啊?”虞卿说:“大王的求和计划不会成功,我们的军队也肯定要被秦军打败,天下诸侯很快将去向秦国祝贺胜利。因为郑朱是我国的一位显贵人物,他到了秦国之后,秦王和范睢一定会隆重地接见他,这样楚国和魏国觉得赵国已经向秦国求和,他们就不会再支援我们。当秦国知道大家都不来支援我们的时候,也不会再答应我们的求和请求了。”

虞卿对曰:“王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者皆在秦矣。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范睢果然开始时很尊重郑朱,把他介绍给各国前来向秦国祝贺的人们,而最后果然没有答应赵国的求和请求,以至于赵军的长平大败,都城邯郸也被秦军所围困,整个赵国被天下人所耻笑,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赵郝的见识:自相矛盾的说辞,被虞卿一语道破。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大战,最后秦胜赵败,赵国元气大伤,接着秦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长达三年之久,赵国差点被灭亡。公元前257年,楚魏联兵救赵,才解了邯郸之围,合纵抗秦的效果显而易见。但是秦强赵弱,赵国害怕秦国他再次进攻,希望搞好邻里关系,也是迫切的问题。如果合纵和连横二者不可兼存,赵国何去何从必须作出选择,这一选择关系国家存亡,赵王拿不定主意,就交给大臣们讨论。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秦国提出秦赵两国议和的先决条件,要求赵国割让六座县城给秦国。赵国朝中很有权威的大臣赵郝主张连横,劝赵王接受秦国提出的条件,虞卿坚决反对,主张合纵抗秦,两种思想,两种策略,在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虽然自己上次的主张没有被赵王采纳,但出于为国为民的角度,虞卿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虞卿对赵王说:“秦国这次退兵,是因为他们自己疲惫无力再战而回去呢?还是有力量再战,只是出于爱你才回去呢?”赵王说:“秦国攻我们已经用尽全力,这是他们自己不能再战才撤回去的。”虞卿说:“用尽力量来夺取他想得到的东西,结果没有得到疲惫不堪的回去了。而现在您想要把他用尽力气都得不到的东西送给他们,这不是帮秦国过来打自己吗?这样下去,到明年秦国再来打您,您恐怕没救了。”

赵郝曰:“虞卿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子能必使来年秦之不复攻我乎?”赵郝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晋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後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赵郝,赵郝说:“虞卿能准确的判断秦国的力量是已经用尽了吗?如果他能准确判断秦国已经没有力量攻打我们,那当然好,假如不能,我们今天心疼这块小地方不给秦国,而秦国明天再来打我们,那时候可不是割让六个县的问题,而且要割让更靠后的内地给秦国求和。”赵王说:“那就听你的话。把土地割让给秦国吧,但这样做之后你能保证明年秦国就不会再打我们吗?”赵郝说:“这不是我能担保的,过去韩、赵、魏三国和秦国的关系都是挺好的,现在秦国和韩、魏友好,而专门攻击大王,那说明您对秦国恭敬服从的程度赶不上韩、魏两国,我现在只能为您解除由于您过去对秦国的背叛而招致的攻击,并为您打开两国的边关,互相通使,让秦国与赵国的关系能够和韩、魏与秦国的关系一样,如果到明年您又惹到秦国来攻,那就说明您对秦国恭敬侍候的程度肯定比不过韩、魏两国,所以我对此负不了责任。”

王以告虞卿。虞卿对曰:“郝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复攻也。今虽割六城,何益!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终不失六城。秦倦而归,兵必罢。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罢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偿於秦也。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彊秦哉?今郝曰‘秦善韩、魏而攻赵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尽。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之乎?弗与,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语曰‘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听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以益彊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赵王又把赵郝的话告诉了虞卿,虞卿说:“赵郝说如果我们不求和,明年秦国来打大王,我们就得拿更多土地才能求和,可是现在求和了,赵郝又不敢保证明年秦国不来打我们,那我们岂不是白白送掉六个县有什么用,明年秦国来进攻,我们再割给他一些秦国用战争也得不到东西求和,这样下去不是自取灭亡吗?还不如不求和秦国,即使开战,他们也不可能轻易夺得我们六个县,赵国虽不善守,我们也不会轻易丢掉国土,秦国之所以自己回去,但是因为他们太疲惫不堪了,如果我们割让六个县收取东方的国家一起攻打疲惫的秦国,这样我们为了收取东方各国所付出的代价,就一定可以从秦国那里找回来,这才对我们国家有利。我们怎么能够平白无故的甘心去给人割地,来削弱自己,扩大秦国的势力呢?”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虞卿接着说:“赵郝建议您割让土地给秦国,用来换取和平,但赵国的土地是有效的,秦国的欲望是无边的,我们用有限的土地怎么去满足赵国无边的欲望呢?到时候如果不给土地,就又给了秦国攻打我们的理由,如此一来赵国就完蛋了。”

可耻的卖国者:楼缓口口声声救赵国,背地里却为秦国做爪牙。

赵王还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刚好楼缓从秦国回来,于是赵王就和他商量:“我究竟是割让土地还是不割让土地给秦国,你看哪个办法更好?”楼缓推辞说:“这不是我所应该回答的。”赵王说:“尽管如此,你还是谈一下你个人的意见吧。”楼缓说:“大王听说过春秋时期公甫文伯母亲的事情吗?公甫文伯在鲁国作官,后来生病死了,他一死他屋里的两个妾随即跟着自杀。他的母亲一见如此,就再也没有哭他的儿子,他家的保姆说哪有儿子死了母亲不哭的道理呢?公甫文伯的母亲说:‘孔子是个大贤人,当他为鲁国驱逐出境时,我的儿子没有跟着孔子一道流亡,现在他死了,却有两个女子为他自杀,这说明他肯定是对贤人无情无义,而在女人身上倒是很下功夫的。’这个话出于当母亲的嘴里可以说是良母,如果是当妻子的嘴里恐怕就肯定被人说成是嫉妒。所以同样一句话,随着说话人的地位不同,别人的看法也就不一样。如今我刚从秦国来,如果我要说不给他那不是好办法,如果说给他又怕认为我是替秦国说话,所以我开始不敢说话。如果真要为大王考虑,我看还是不如给他为好。”赵王说:“好。”

虞卿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王蜰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楼缓对曰:“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彊而乘弱矣’。今赵兵困於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於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原王以此决之,勿复计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虞卿听说的这件事后,立刻就跟赵王说:“楼缓说的这些都是骗人的,赵国千万不要给秦国割地。”楼缓听说虞卿阻挠,就又去见赵王,赵王又把虞卿的话告诉了楼缓。楼缓说:“不对,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秦国和赵国发生冲突,其他各国都高兴,这是为什么呢?有许多人都说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趁机顺着强大的秦国一起来收拾软弱的赵国。如今赵国的军队已经被秦国整治的够呛,各国诸侯早就派人到秦国祝贺胜利去了,所以我们不如赶紧割地求和,这样可以让东方各国疑心赵国已经和秦国和好,同时也可以让秦国得到安慰。不然的话,东方各国就会趁着秦国发怒而赵国疲惫的时机而瓜分赵国,赵国马上就要灭亡了,哪能等得到秦国来算计呢?所以说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希望大王就这么决定,不要再考虑了。”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虞卿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於齐而取偿於秦也。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於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於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於王。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听说之后,又去见赵王说:“楼缓为秦国打算,他给您出的这个主意可真够狠毒的?这么做就将更加引起东方各国对赵国的怀疑,又哪能安慰秦国呢?他让您这么做,难道就不怕在各国面前暴露赵国的虚弱吗?再说我说不要给秦土地也并不是简单的不给秦国就完了,秦向大王要六个县城,大王您就拿着六个县城去贿赂齐国。齐国和秦国是死对头,齐国既能够得到赵国的六个县城,又能够和赵国协力抗秦,这是齐国求之不得的。齐国对您的请求,等不到您说完就会表示同意,这样您在齐国丢失的东西就可以在秦国补回来,齐国和赵国对秦国的深仇大恨就可以报了,同时还可以在各国面前表明我们赵国是有作为的,只要把这个消息放出去,那时候,不用等到我们出兵接近秦国的边境,就可以看到秦国人带着重宝来到赵国向我们求和。到那时我们再答应秦国的求和,那么韩国和魏国也会看重您。他们看重大王,就一定会带重宝来和我们讨好,这样一下子就可以结交三个国家,到那时赵和秦国的关系地位,就会和现在完全倒过来。”

赵王曰:“善。”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於是封虞卿以一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赵王说:“好!”于是立即派虞卿去见齐王,和齐王商量共同抗秦的事,虞卿还没有回到赵国,秦国派来向赵国求和的使者已经来到赵国的国都。楼缓听说后,赶紧悄悄逃走了,赵王于是把一座城封赏给了虞卿。

主动与被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说辞,不同的见识。

没过多久,魏国也派出使者到赵国,要求合纵,赵王拿不定主意,便召见虞卿做决断。赵王对虞卿说:“魏王派使者来到赵国谈判合纵,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虞卿说:“魏王错了。”赵王问:“我还没答应魏国使者的要求,怎么就错了?”虞卿说:“大王错了。”赵王说:“一件事,怎么双方都错了。”虞卿说:“赵国强于魏国,合纵的事一般是强国要求弱国合作,强国一方占尽便宜,再说合纵是要得罪秦国的,魏国主动向赵国提出合纵的请求,既得罪秦国,也占不了便宜,所以我说魏王错了,这是站在魏王立场上说;既然魏王主动与赵国合纵,大王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在犹豫不决,所以说大王错了,这是站在赵国立场上说。”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原卿之论从也。”虞卿入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赵王听了之后如梦初醒,连声说:“好意见,好意见!”立即传令举行国宴招待魏国使者,让虞卿出面商谈两国合作事宜,于是赵魏两国结成了联盟。

虞卿:雄辩之士和伟大的爱国者。

秦国为了各个击破东方六国,害怕六国合纵抗秦,于是采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让东方六国一个个与秦国单独议和称为连横。秦国用重金收买六国的执政大臣为内奸,例如赵国的楼缓就是一个内奸,而赵郝则是个毫无担当的宗室。虞卿在赵国战败的不利形势下,又有宗室大臣赵郝和秦国内奸楼缓作对,他坚持主张合纵救赵,反对向秦国割地求和,局面极为复杂且困难重重。

虞卿:除了廉颇、蔺相如,你应该知道的雄辩之士和爱国之人。

但虞卿巧妙地说服了赵王,留下了卓绝的辩论艺术,虞卿反驳赵郝是利用赵郝言论中的自相矛盾,他反驳楼缓用事实做验证,最后虞卿说魏王、赵王都错了,实际是反说,以贬为褒,既能让赵王明白其中的道理,又让赵王高兴,可以说虞卿既是雄辩者,也是伟大的爱国者。作为赵国的上卿,虞卿和蔺相如一样践行了自己的使命,坚守了自己的职责,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虞卿这样的人能够口舌如刀剑,是因为心中有国家。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