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1.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需採取以下措施:

  • 避免去疫情高發區
  • 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場所。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外出記得佩戴口罩。
  • 加強開窗通風。居家每天都要開窗通風一段時間。加強空氣流通,可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或者免洗洗手液洗手。打噴嚏或咳嗽的時候注意用紙巾或胳膊肘捂住口鼻,不要直接用雙手捂住口鼻。
  • 及時觀察就醫。如果出現發熱(尤其是高熱不退)、咳嗽、氣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及時佩戴口罩並及時就醫。

2.在家中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 增強衛生健康意識,適量運動,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者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經常徹底洗手,不用髒手觸摸眼睛、鼻口;
  • 居室多通風換氣並保持整潔衛生;
  • 儘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密切接觸;
  • 儘量避免到人多擁擠和空間密閉場所,如必須去佩戴口罩;
  • 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或家畜家禽;
  • 堅持安全的飲食習慣,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
  • 密切關注發熱、咳嗽等症狀,出現此類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近就醫。

3.如何保護自己遠離新型冠狀病毒傳染?

  • 冠狀病毒以飛沫傳播為主,正確佩戴外科口罩;
  • 打噴嚏或者咳嗽時不要用手直接遮擋;
  • 正確、及時洗手;
  • 提高免疫力,儘量少去人多且封閉的場所。加強鍛鍊、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

4.咳嗽和打噴嚏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咳嗽和打噴嚏時,含有病毒的飛沫可散佈至大約 2 米範圍內的空氣中,周圍人可能吸入這些飛沫而被感染,因此要注意:

  • 咳嗽或者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胳膊肘(而非雙手)遮掩口鼻。
  • 把打噴嚏和咳嗽時用過的紙巾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
  • 打噴嚏和咳嗽後最好用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潔雙手,並用流動的水沖洗乾淨。

5.怎樣選擇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口罩主要有醫用防護口罩(如 N95 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級別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此外,市場上還有各種明星經常佩戴的棉布口罩、海綿口罩等「網紅口罩」。

市民日常防護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就好。N95 口罩的防病效果更好,但是透氣性差,呼吸阻力大,不適合長時間佩戴。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6.如何合理使用口罩

  •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公眾在非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佩戴;
  • 醫用外科口罩:推薦公共交通司乘人員、環衛工人、出租司機、公共場所服務人員佩戴;
  • N95、KN95 顆粒防護口罩:推薦公共防護人員現場調查、採樣、核酸檢測或公共在人員高度密集場所佩戴;
  • 醫用防護口罩:推薦隔離病房醫護人員或確診病人轉移時佩戴。

7.怎樣正確佩戴口罩?

戴口罩時,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戴口罩前應當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面,以降低口罩被汙染的可能。要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為內側,內側應當貼著口鼻,深色側朝外;有金屬條(鼻夾)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口罩要定期更換,不可內外側戴反,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8.口罩過期了,還能使用嗎?

口罩過期原則上是不建議使用的。對於醫用外科口罩來說都是消毒無菌的,過期了有可能會滋生細菌。現在情況特殊,如果使用過期口罩,需要檢查一下存放的地方是否乾燥,原包裝是否發黴或者破損有異味、變色。如果沒有這些情況,可以作為備用。

9.在人流不密集的地方可以不帶口罩嗎?

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因為人多、不通風,可能有病原在你周圍,那戴口罩是必要的。但是人口不密集的地方,如果是開放的環境,病原體被稀釋,不足以感染人,可以不戴口罩。但是如果自身有咳嗽、發燒等症狀,為了防止傳染別人,需要戴口罩。

10.口罩短缺,能否重複戴?

醫用外科口罩不能重複使用。原則上來說,N95 防護口罩也是如此。

但實際情況特殊,對於普通人來說,現在口罩普遍稀缺。如果無發熱或卡他症狀(流涕、打噴嚏、鼻塞等)症狀,可以重複使用,重複次數不得超過 5 次。

但我們還是要強調,重複使用有危險。

除了戴口罩,我們更強調勤洗手。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手接觸之後,再去摸鼻子、嘴巴等黏膜從而進入體內,通過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超過 20 秒以上可以有效殺滅病原體起到防護作用。

11.近期去過疫情高發區,回到居住地後要注意什麼?

如果近期去過疫情高發區,如武漢等地,回到居住地後要特別留意自己及周圍人的身體狀況,並儘量避免前往公共場所及人群密集處。如出現發熱、乏力、乾咳、肌肉痠痛、氣促等症狀,應正確佩戴口罩並立即就醫,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生自己的武漢旅行史和接觸史,不要隱瞞自己的病情和經歷。

12.怎樣洗手才有效?

在餐前、便後、外出回家、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記得洗手。洗手時注意使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洗雙手,揉搓時間不少於 20 秒。為了方便記憶,揉搓步驟簡單歸納為七字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點擊查看圖片教程

內:掌心對掌心,相互揉搓。

外:掌心對手背,兩手交叉揉搓。

夾:掌心對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弓:是指彎曲緊扣,轉動揉搓。

大:拇指握在掌心,轉動揉搓。

立:指尖在掌心揉搓。

腕:清潔手腕。

如果雙手沒有明顯變髒時,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手部消毒液,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13.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

日常飲食建議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進行食物搭配,應注意保持合理的飲食結構,保障均衡營養。注意食物的多樣性,粗細搭配、葷素適當,多吃新鮮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與纖維素,多飲水。

不要聽信偏方和食療可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說法。如發現可疑症狀,應做好防護,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14.在家該如何預防新冠肺炎?

確保室內空氣流通,每星期至少徹底清潔傢俱環境一次。當物品表面或地面被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洩物汙染時,應當先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布清除可見的汙垢,然後用適當的消毒劑清潔消毒受汙染處及其附近地方。

15.出門在外應該如何預防新冠肺炎?

首先要確保自己的身體是健康的,如近期有發熱、咳嗽等身體不適症狀,應暫緩出行,前往醫院就診。

其次出行應當儘量避免疫情高發區,如武漢等地。若前往其他地區,也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如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注意用紙巾或屈肘掩住口鼻,避免手在接觸公共物品或設施後直接接觸面部或眼睛,有條件時要用流水和肥皂洗手,或用免洗消毒液清潔雙手。

16.老年人、兒童等體弱人群有哪些防護措施?

老年人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人群,在疫情流行期間,應該做到不要出入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出行應該佩戴口罩、勤洗手,加強居家環境的清潔和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兒童病例雖然不多,但仍然是需要保護的重點人群,在勤洗手、少出行、戴口罩、多通風的同時,還應該叮囑親戚朋友避免對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的近距離接觸,比如親吻、逗樂等。

17.去農貿市場要注意採取哪些防護措施?

民眾前往有野生動物銷售的農貿市場購物時,要佩戴口罩,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不屠宰或食用病、死禽畜或野生動物。

18.參加朋友聚餐要注意採取哪些防護措施?

如果有發熱、咳嗽、咽痛等不適症狀,不應參加聚餐。在疾病流行的季節,要減少聚餐的頻次,降低患病風險。如果一定要參加,請佩戴口罩,以減少病毒傳播。聚會或聚餐時,儘量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

19.去人群聚集場所要注意採取哪些防護措施?

儘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以減少與患病人群接觸的機會。如必須前往公共場所,要佩戴口罩以降低接觸病原體的風險,前提是選擇正確的口罩並正確的佩戴。同時應儘量避免去疾病流行地區以降低感染風險。

如有侵權請聯繫,沒有別的目的,只是希望更多人瞭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