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交警大队事故中队长带队请缨上一线


中国法制西部网 讯(李思科) 疫情防控在路上,责任使命在肩上,哪里最危险,哪里任务最繁重,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这是高新交警大队一个缩影。

渭南高新交警大队事故中队长带队请缨上一线

姬治国,男,1978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高新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长。十几年的从军生涯,锻炼了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工作中任劳任怨,由于事故中队警力不足,他经常处于高强度的工作中,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出警勘查事故,道路巡查,夜查一样也不落下,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地战斗在一线。

疫情肆虐,来势汹汹,面对无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他主动请缨参战,用实际行动扛起抗疫使命担当。

大年初二一大早,刚值完夜班的姬治国同志还没来得及回家,就接到大队取消春节休假的通知,他二话不说,放弃与家人的团聚,立刻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守护好这座城市!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2月5日和13日,姬治国同志通过微信群得知自己家乡和现住小区防护物资十分缺乏,他经过多方努力协调,自己购买了1300元的防护物资(消毒液、防护服、消毒用具等),并主动向家乡村委会和小区物业捐赠。他说,疫情无情人有情,因工作职责不同不能和村民并肩战斗,尽一点微薄之力,同时希望在疫情战斗中的村干部保护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做好自身防护。

渭南高新交警大队事故中队长带队请缨上一线

“党员先上,中队长带头!” 2月6日,一封10人签名、按下红手印的《请战书》出现在高新交警大队长的桌面上!满满的红手印,铮铮的誓言,让人泪目。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事故中队全体党员、民辅警在中队长姬治国同志的号召下挺身而出。年近六十岁再过两年就退休的指导员余建波同志说道:当前疫情防控任务艰巨,我就不休息了。余建波同志他克服自身患病等种种困难,带领中队两名五十岁的老民警老党员侯军和杨满良一直坚守事故接处警岗位,十余天来没回过一次家,他们忠诚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也给支援一线的姬治国打了一针“强心剂”,这也使他义无反顾勇担当、作表率,冲在抗疫阻击战第一线。

作为党员,姬治国同志在最严重的疫情面前不忘党性、血性,充分履行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以身作则每天带领中队民警一起在渭南西高速出口疫情防控检查点,全力以赴配合防疫等部门24小时开展疫情防控检查工作,随着疫情的发展,交警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在这关键时刻,事故中队民辅警没有一个退缩,每天坚守在岗位的第一线,工作中他们也不忘做好宣传工作,用朴素的语言和简单的动作,积极向驾乘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每天重复的话要说几百遍,甚至更多,常常是口干舌燥,遇上车流量大时,根本抽不出时间喝口水。抗击疫情分秒必争,他们为了更快捷执行勤务,饿了就在路边简单冲泡一碗方便面,累了就在车里和衣眯一小会儿,他们没有感天动地的本领,却有着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们坚信,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疫"。

然而,事故中队长姬治国同志也是家中的父亲、丈夫、儿子,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工作中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每天“忙碌、奔波、操劳”成了姬治国同志的代名词,“不回家,家里的事顾不上”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他和妻子的双方老人都年事已高,需要他的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都需要他的陪伴,妻子是一名人民教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每天都要给高三学生上网课,同时她主动报名加入社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每天协助社区基层工作人员重点做好摸底排查、宣传教育、小区管理等相关疫情防控工作。夫妻俩的工作繁忙,两个儿子都还小需要人照顾,只能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交给年迈的父母。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姬治国夫妻同是共产党员的家庭,面对疫情,同时请命,迎难而上,始终战斗在疫情一线,用真情诠释着人民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情怀,用行动践行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誓言,书写着忠诚与大爱。

因为疫情,夫妻二人不分昼夜的上班值班,已经很多天没有见过面,只能在休息的间隙,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给对方和家人报个平安。工作之余,姬治国同志最害怕的是接到孩子的视频邀请,“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是孩子每日必问的问题,听到这个问题,姬治国同志心里总不是滋味。虽想家人,但因为这份职业,他亏欠家人的太多,每当孩子一遍遍哭喊着“我要爸爸”的时候,身为党员的他却始终坚守党员的初心,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奋战在防疫最前线,践行着服务人民的庄严承诺。

初心使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事故中队全员冲锋在前,不分昼夜逆行坚守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坚守,始终用心、用情、用力与战友们,共同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