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應對疫情衝擊,建議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垃圾債”

一、對疫情經濟影響要考慮壞的情形

疫情的經濟影響主要源於疫情防控造成的生產消費活動停頓。

一是近期看到疫情數據在好轉(如截至2月14日湖北以外地區已經11連降),但各地為防止疫情反覆,防控措施反而普遍加強。二是未來疫情發展依然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如世衛組織預測會持續很長時間,還會在全球範圍內傳染很多人。三是即便疫情消退,防控措施逐步取消,預計疫情造成的心理衝擊還會持續較長時間,對經濟活動將造成更長時間的負面衝擊。

二、進一步提高防疫工作的科學性

受疫情及其防控措施影響,當前全社會的總需求和總供給均萎縮,財政金融支持政策都是治標不治本,關鍵在於何時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恢復正常。

防疫與生產“兩手抓”對地方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挑戰。疫情防控應該講究成本合理、科學防疫,不能搞一刀切,野蠻、粗暴執法。這可能造成疫情經濟衝擊的二次傷害,打擊企業家信心。

為此,建議國家層面可在情景分析、壓力測試的基礎上,科學擬定應對預案。一是現在必須考慮如果疫情延續更長時間,是否需要堅持目前的防控力度甚至進一步加碼。二是要前瞻性地加強對地方防疫情和穩增長工作的指導,避免矯枉過正。三是鑑於產業鏈、供應鏈的複雜程度遠超乎想象,現在有些地方政府採取的事前核準、有序復工的做法值得商榷。疫情不嚴重的地區可考慮政府制定復工標準,企業按標準復工,政府事後核驗。

三、進一步發展高收益債市場

發展資本市場、增加直接融資不只是發展股票市場,還包括髮展債券市場。通過銀行信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傳導機制不暢。尤其此次受疫情衝擊,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現金流更加緊張。對於一些大企業來講,此次疫情屬於週期性衝擊,對其經營業績也會有一定負面影響。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發行高收益債(俗稱垃圾債),可以通過市場合理定價,重點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而且,疫情衝擊本就增加了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總體市場風險溢價上升,發展高收益債也是適逢其時。

為此,一是針對高收益債市場風險與收益不匹配的問題,從評級、擔保、定價、估值等方面梳理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二是建立激勵相容的安排,吸引銀行理財公司進入高收益債市場,比方說銀行理財公司買入的債,納入該行的MPA考核;三是鼓勵券商加強投研,推動科創板上市公司發行高收益債;四是加快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增加高收益債市場對於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五是活躍二級市場交易,增加市場流動性。

(作者為武漢大學博導、董輔礽講座教授管濤,本文是在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博智宏觀論壇線上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