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美債仍是外儲重要配置

近期,美聯儲打開流動性“水龍頭”,推出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有人認為,這將對我國外匯儲備中持有的美國國債資產帶來影響,應該大幅減持美國國債。

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路下行,跌至歷史低位。3月25日以來,1個月和3個月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跌至負值,並持續維持在負利率水平。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國債收益率跌破零,代表市場對美國經濟的短期預期悲觀。美國把貨幣政策調整至極為寬鬆的狀態,讓市場沒法對近期穩住經濟抱有信心。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在當前美元匯率不降反升的情況下,大幅拋售美債或美元資產並不可取。

實際上,當前我國外匯儲備投資已經較為分散。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始終堅持多元化、分散化投資理念,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持續優化貨幣和資產結構,利用不同貨幣、不同資產類別之間的此消彼長關係,控制總體投資風險,保障外匯儲備保值增值。

當前,我國外匯儲備投資貨幣結構比全球平均水平更為多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的全球官方外匯儲備貨幣結構(COFER)數據顯示,1995年至2014年間,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的非美元貨幣佔比始終保持在30%至40%較高水平。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我國外匯儲備貨幣結構比全球外匯儲備平均水平更為分散。

儘管如此,管濤認為美債仍是各國外匯儲備的重要配置。根據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安全、流動、盈利“三性”原則,低風險、低收益、高流動性的美國國債(包括中長期國債和短期國庫券,簡稱為美債),是各國美元儲備資產的重要配置。

“美債作為核心資產同時也是避險資產,外國私人投資者依然對其青睞有加。”管濤表示,從去年全年數據看,外國投資者對美債投資總體是淨增持的。“需要指出的是,美國財政部公佈的中國持有美債中,包含了中國商業機構持有的美債,因而該指標高估了美債在中國外匯儲備資產中的份額。”管濤強調。

“近年來,中國持有美債減少,但美債投資仍是中國重要外匯儲備資產。”管濤表示,據外匯局統計,截至2019年6月末,中國對美債務證券投資餘額達656億美元,其中有相當比重是投資美國國債。截至2019年末,中國持有美債總額相當於官方外匯儲備餘額的34.4%,較上年末回落2.3個百分點,但高於2013年12月份至2015年6月份間水平。

“所持美債減少與國際收支狀況有關,並非中國主動為之。”管濤強調,根據國際收支初步數據,從2019年第二季度起,中國剔除估值影響後的外匯儲備資產持續減少,這伴隨著從第二季度起中國持有美債加速下降;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外匯儲備資產累計減少299億美元,貢獻了同期中國美債持有額降幅的59.0%。

同期,央行新增黃金儲備308萬盎司,黃金儲備餘額增加191億美元,但同期國際收支口徑貨幣黃金資產變動為零。管濤表示,這表明這部分新增黃金儲備主要是通過國內雜金提純和生產收儲,而非主動“去美元化”操作。

本文源自經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