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歲才明白《皮囊》裡的道理

《皮囊》一直是一本被很多人強烈推薦的書,​實際上是一本建議在人生的25歲前必看得書。

我很遺憾,因為我沒有手不釋卷的崇高愛好和不知道什麼時候養成的看書就犯困的懶惰習性,使得我至今少讀了很多經典,晚明白很多道理。

而我在已經開始奔三的年紀,已經在現實中中混沌很多年,在一天的百無聊賴中才想起來要認真得讀這本書。

讀完這本書發現像很多人對這本書期待的一樣,​的確是一本發人深省的書。對此,我才會覺得晚幾年讀到這本書就像是在虛度人生的這幾年錯過了能早日找到驅使自己前行的燈塔。

我30歲才明白《皮囊》裡的道理|為什麼建議你25之前讀這本書

未讀這本書時,我想到有關於作者的是一種激昂的心情,一個發光的人​,一段睿智的人生,讀完這本書我卻看到一種感懷的惆悵,一個普通的人,一段段遺憾的人生。

文章中不管是作者口中別人的人生,還是自己眼中的一路走來都是我們熟悉的現實感的“人間不值得”​。

原來在我們眼中會發光的人也是一個曾被現實擠兌得沉默,流離,悲慼的人。

我30歲才明白《皮囊》裡的道理|為什麼建議你25之前讀這本書

讀著我很慶幸作者是一個出生在舊時代不知名小鎮上​的孩子,和自己一樣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在有背景的世家裡,這讓我心裡有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平衡感。

書中對作者親近的人的描述,媽媽的執著守護,爸爸的無力陪伴,包括身邊重要人的乍然離場都是對作者平凡而無力的人生寫照

除此之外小鎮上唯一一個思想獨立卻一生悲慘落幕的張美麗影射了作者也是在世俗的規則壓迫中選擇啞口無言的弱者。

還有一些和他有關的人,阿小,文展,厚朴,成剛,在作者的人生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人卻只能眼睜睜得看著他們的人生斑駁落幕。

我30歲才明白《皮囊》裡的道理|為什麼建議你25之前讀這本書


似乎那些真正能打動人的故事中的人生總是蒼白無力的,就像和我讀完這本書作者給我截然相反的感覺。一個如此偉大的作家一生就是一部普通小人物的心酸史。

我想作者之所以成了眾多故事人物中的偉人,是因為同樣的隱忍他守住了心。

他信仰張美麗的思想故而沒有和那些人一樣唾棄張美麗的人生,他看穿阿小讓人厭惡的追求卻沒有因此揭穿他們的面具,他追隨著文展的高瞻遠矚便默默努力,他支持厚朴追求夢想但只有他腳踏實地。

他曾和我們很多赤手空拳的孩子一樣忐忑,漂泊,他甚至受過比我們更多的苦,有過更多無奈的日子,也曾經歷理想和現實的兩難選擇,最後慶幸他沉默著,堅持著直到離想要的生活越來越近。

我30歲才明白《皮囊》裡的道理|為什麼建議你25之前讀這本書


很喜歡在關於和厚朴的故事裡,作者說的一句話:從本質上說,我們都是既失去家鄉又無法抵達遠方的人。

就像或許在我們看來已經如此優秀的作者也最終也不是他理想中的樣子,他們曾經嚮往的遠方已經不是曾經的遠方了。

作者從文展身上看到的事與願違其實又何嘗不是作者努力珍惜卻又留不住的陪伴。同樣我們讀到了張美麗拼命解釋也聽不到的理解,阿小盡力遷就還是錯過的友誼,厚朴偏執追求留下一段悲劇。

我30歲才明白《皮囊》裡的道理|為什麼建議你25之前讀這本書


現實中不乏事與願違的人生,而是缺少文中作者那樣看到了周遭得失依然能從容奔赴的人。

文章中的作者大多數文筆通過勾勒朋友的人生,除了看到了作者惋惜和牽掛的感情之外,我卻被作者背後那個默默獨行的崇高靈魂所感動。

張美麗故事裡提到的同學聚會看到同學們世故虛偽的嘴臉作者選擇離場,阿小故事中即使和新時代距離那麼近作者依然能從虛榮的慾望中掙脫出來,面對優秀的文展這個從小就是別人家孩子作者依然保持謙卑,在和熱血青春同行的時候作者依然能腳踏實地。

這一路走來即使他周圍有各種可能性的誘惑,就像作者說的他只是以一種看客只向著自己的方向不動聲色得努力著。

我30歲才明白《皮囊》裡的道理|為什麼建議你25之前讀這本書


這篇觀後感的開始我就表達出自己對這本書的相見恨晚,我想如果少年時我就讀到這本書,作者那種看客人的心態會幫我褪去身上不少的浮躁。然而事實上我卻和文章的大多數可嘆的人生一樣虛張聲勢了這麼多年。

大學畢業我竟然對大家的迷茫不屑一顧,帶著一顆志在遠方的心卻拖著大學裡還沒甩掉的慵懶,竟然沒有意識到佛系是阻礙前行道路最大的絆腳石。

大學畢業不到三年我屢次跳槽,把找不到方向當成是對目標的不屑追求,直到我跌跌撞撞依然顛沛流離。我的失敗讓我懂得了一句話的真諦:最怕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又辜負了所受的苦難。

如今再回首當初的熱血青春竟覺得沒有熱血只剩下虛度。高考結束我迫不及待得丟掉堅持了之前幾年負重前行的鬥志,滿腦子都是大學裡的放飛自我,結果從小別人家孩子的光輝因高考的落幕戛然而止。

大學時期我成功得向自己的放縱妥協,放任不羈成了自以為很酷的詞,逃課睡懶覺談戀愛購物狂歡的大學生活現在看來還比不上書中厚朴的高亢,或許只剩下低糜。

我想如果早幾年讀到這本書或許能早明白一些道理,早點理智前行。又或者說如果早幾年多讀書,多學習,後來會不會不那麼迷茫。

故事總是這樣讓人猝不及防,猜不到結尾,時光總是這樣稍縱即逝,不留下一點氣息。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時光流逝,身邊人的乍然離場,又能擁抱當下,在能追求的過程中盡著最大的努力,能接受人生的事與願違又能等待著命運的另有安排。



在這裡總有人和你有一樣的心情,在這裡總有一句話讓你熱淚盈眶,很慶幸我們在別處有同樣的心情。

——百味樹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