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閱讀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我更覺得它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我在懷孕的時候,唯一做的胎教就是看書,孩子雖然看不到我在看書,但是,我始終相信,他會感覺到媽媽內心的寧靜。

等孩子出生之後,我給他買的書也遠遠超過於玩具,因為我希望他可以通過閱讀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我在諮詢的過程中,也經常會向來諮詢的學生推薦一些書目,希望可以有助於他們調整對事情的看法。不過,有些孩子並不能接受。他會問我,“我為什麼要讀書呢?”為了考上大學,為了過上富足的生活,還是為了以後能出口成章被別人羨慕忌妒恨?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的確有研究證實,人們讀書和知識獲取的水平和你的工資收入是成正比的。愛讀書的人,他的眼界和閱歷一定都要比其他人開闊和豐富,所以他們對於賺錢也會更加有創意,更有自信,所以他們會比別人過上更富足的生活,一點兒也不奇怪。

但是,當你真的讀過很多書之後,就會明白,雖然閱讀可以帶來物質,但是物質卻不再是你關注的重點內容了。因為內心的充盈早就已經讓你忘了去攀比,而是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過上平靜的生活,而這才是追求的最高境界。

01 疫情期間,應對無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閱讀

演員胡歌在參加《朗讀者》第二季的時候,就再一次刷屏了。不過,這一次不是因為他的演技,而是因為他的閱讀。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眾所周知,胡歌曾經經歷過一場車禍,女助手當場死亡,而他自己身負重傷,脖子和右眼縫合了100多針,臉部幾乎毀容,這對於一個演員而言,無疑是一種滅頂之災。

也就在康復的時候,胡歌再次開始閱讀。他看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他始終說,是閱讀讓他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而胡歌的那句“如果皮囊難以修復,我願意用思想,去填滿它”也激勵了無數人重新拿起書本,開始閱讀。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十分支持孩子讀書。他曾經接受過一個採訪。

記者:“老師,您家孩子愛讀書嗎?您家孩子閒暇時間都在做什麼?”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白巖松:“除了讀書,沒有其他辦法,沒有捷徑。現在大家都在看手機,手機是碎片化閱讀,大部分信息是與你‘同質化’的人群篩選出來的,它不會提高你。而書本是經過了歲月和很多人篩選出來的,它會高於你。”

不僅如此,疫情當前,孩子和父母天天呆在家裡,很多父母都說,“太無聊了”。剛開始陪孩子做做遊戲,玩一會兒還挺有意思的,時間長了,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覺得很無聊,不知道要做些什麼好。

其實,對抗無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閱讀。

有些孩子每天都會玩遊戲、玩手機,這樣不僅對孩子的視力影響比較大,而且孩子在玩兒完之後也會感覺到空虛與無趣。但是,讀書就不一樣了。看過的書會印在孩子的腦海裡,豐富了孩子的知識儲備,還可以讓孩子的人生充實起來,一舉兩得。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但是,很多父母會說,“我也想孩子多讀書啊,但是他不願意,我也不能天天逼著他,沒辦法啊”。

其實,想要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父母不能一味地逼孩子,而是要掌握其中的技巧,激發好的閱讀興趣,逐漸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02 培養閱讀興趣,“言傳、身教”,父母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我們總是在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想要讓孩子做什麼,就應該自己先去做什麼”。這些話沒錯。尤其是在閱讀這件事情上,父母每天就是打遊戲、玩手機、刷微博,然後催著孩子去看書,還想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這是不是說父母只要自己做到了,孩子就一定會好呢?其實也不是。

我有一個同事,他和愛人都是大學教授,平時兩個人都非常喜歡看書。下班回到家,兩個人都坐在書桌前,不是看書就是搞科研。大家都以為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肯定也是個學霸。誰知道,他們的兒子在學校竟然是著名的“學習困難戶”,上課就睡覺,連老師留了什麼作業都不知道。同事兩口子經常在班級群裡被“點名批評”。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這兩口子只顧著自己看書學習,卻忘了孩子。他們以為孩子會以自己為榜樣,也成為一個學霸。但是,孩子卻在父母學習的時候,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經常是父母學習到幾點,孩子就玩兒到幾點,所以孩子一上課就睡覺,根本不知道老師都講了什麼。

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做榜樣,要“身教”,但是,也要注意“言傳”。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介紹一些好書,告訴孩子這些書有意思的地方在哪裡;或者,孩子看完書之後,讓孩子

充當老師或家長的角色,進行講解,以此來增強孩子的成就感,促進孩子不斷地去學習和閱讀。

我們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前提一定是師傅要先領進門。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03 父母以激發孩子興趣為主,不要用逼迫將閱讀興趣扼殺在搖籃裡。

我兒子平時特別喜歡看書,有些書我還沒有給他講過,但是他自己就會拿出來,有模有樣地講給我們聽。但是,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我買的書他都很喜歡,但是一旦是幼兒園老師安排的必讀書目,他就不愛看。總是看一眼然後就放下,我們要再催他,他就不高興。要是逼急了,他就會說:“我就看一遍,然後就再也不看了。”

難道是因為我買的書比幼兒園老師推薦的書好看?當然不是。我反思了一下孩子的閱讀過程,發現問題真的都在我們身上。

孩子在看家裡的書的時候,我們都是採取“佛系”的態度,他喜歡什麼就看什麼,他想如何演繹就如何演繹,我們給他充分的自由,不去幹涉他的決定。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但是,當看老師要求的書的時候,我們就往往變得很“嚴謹”。要求孩子必須每一頁要認認真真地去看,然後還要求孩子能準確地複述每一頁的內容。要是講的不好,還得反覆重來,畢竟有時候我們還需要錄視頻,發到群裡打卡。而孩子則會因為感受到我們的焦慮,所以他會對這些書非常牴觸。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習慣要求孩子,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孩子可以好好讀書。但是,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總會變得十分牴觸,甚至因此拒絕讀書。

想讓孩子讀書,不在於孩子讀什麼書,讀多少頁書,最好的方式其實是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從喜歡的書入手,慢慢地去發現書裡精彩的世界,給孩子自由選擇數目的自由,不要用逼迫將閱讀興趣扼殺在搖籃裡。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04 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而不是靠物質獎勵來維持讀書的行為

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讀書,就不停地給孩子“物質刺激”。比如你讀完一本書我就給你買一個玩具,又或者你看完多少頁,我就讓你玩多長時間的遊戲。

類似這樣的方法一開始效果顯著,孩子為了得到自己內心期待的獎勵,將讀書作為一種獲取獎勵的途徑,但是,長久來看,這樣的做法卻未必管用。

一方面,孩子閱讀的動機不對,不是為了獲取知識,僅僅是為了獎勵,另一方面,孩子的慾望會越來越高,慢慢地當家長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的時候,孩子自然也就不會再去閱讀了。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在心理學裡,有一個效應叫做過度理由效應,是由心理學家德西提出來的,因此也叫做“德西效應”。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通過一個實驗證實了過度理由效應的存在。他以學生為被試,讓他們分別單獨解決測試智力的問題。

實驗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每位被試自己解題,不給獎勵;

第二個階段:將被試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每解決完一個問題就會得到1美元的獎勵,而控制組卻沒有任何物質獎勵;

第三個階段:自由休息時間,所有人可以自由活動。

結果顯示,在第一、二階段,每位被試都能堅持答題,而到了第三階段,沒有物質獎勵的控制組出於興趣,依然會繼續答題,但是之前有物質刺激的實驗組在沒有獎勵的情況下,對解體的興趣明顯下降。

疫情期間高效帶娃: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做到以“讀”攻毒

由此我們發現,在進行一項活動的時候,如果提供了外界的物質刺激,從最終結果來看,其實是降低了個體參與的慾望。所以,想要維持住孩子的閱讀興趣,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從書本里感受到快樂,而絕對不是靠外界的物質獎勵來維持孩子的興趣。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簽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瞭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