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庄公与曹刿之间的故事有哪些?

付时勇


导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国君鲁庄公和村夫(后为著名军事家)曹刿在长勺之战中,所发生的故事。

鲁庄公:

鲁庄公(前706年10月5日―前662年8月11日),姬姓,名同,为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六任君主,鲁桓公与其正妻文姜所生嫡长子。


曹刿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与曹刿的故事,开始于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的长勺之战。

战争背景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中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当时的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它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会的礼乐传统,在春秋诸国中居于二等地位,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至于齐国,则是吕尚(姜子牙)的封地,辖有今山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地域,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渔盐之利,吕尚立国后,推行“因其俗,简其礼”、“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举贤而上功”、“修道法”、礼法并用等一系列正确政策,因而经济发达,实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为东方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

战争起因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携文姜出访齐国,鲁桓公发现妻子文姜与其兄长齐襄公乱伦私通而斥责文姜,最终齐襄公派人将妹夫鲁桓公杀死,鲁桓公长子姬同继任鲁国国君,是为鲁庄公,

公元前686年,弑君自立的公孙无知(齐前废公)被国人杀死,鲁庄公因支持流亡在鲁国的公子纠继任齐国国君,从而与在莒国流亡而抢先回国即位的公子小白(齐桓公)结怨,次年,齐、鲁“干时之战”,鲁国战败,鲁庄公被迫处死公子纠,并将管仲押回齐国。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为报怨,自持国力强于鲁国,发动长勺之战,(今山东莱芜东北部)攻打鲁国。

当齐军逼近鲁境,鲁国北部形势紧张时,鲁庄公决定动员全国力量对齐作战。这时一位名不见经传,但有政治远见和军事素养的人曹刿,怀着拯救祖国的决心,进见鲁庄公,陈述了自己对战胜齐国的策略,对庄公的战争指挥和鲁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鲁庄公与曹刿的故事,史书《曹刿论战》是这样记载的:

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力。他的同乡人说:“那些每天都吃肉的人在那里谋划,你又去参与什么!”曹刿说:“吃肉的人鄙陋不灵活,不能作长远考虑。”于是入宫进见庄公。曹刿问庄公:“凭什么来作战?”庄公说:“有吃有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周遍,百姓不会服从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不敢擅自增加,祷告一定反映真实情况。”曹刿回答说:“一点诚心也不能代表一切,神明不会降福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完全探明底细,但必定合情合理去办。”曹刿回答说:“这是为百姓尽力的一种表现,凭这个可以打一下,打起来,请让我跟着去战斗。”

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兵车,与齐军在长勺展开战斗,庄公准备击鼓。曹刿说:“还不行。”齐国人打了三通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庄公准备追上去。曹刿说:“还不行。”下车,细看齐军的车辙,然后登上车前横木远望,说:“行了。”就追击齐军,齐军大败而退。

战胜以后,庄公问曹刿取胜的缘故,曹刿回答说:“作战全凭勇气,第一通鼓振奋勇气;第二通鼓勇气就少了一些;第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他们的勇气没有了,而我们的勇气刚刚振奋,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的情况难于捉摸,还恐怕有埋伏。我细看他们的车辙已经乱了,远望他们的旗子已经倒下,所以才追逐他们。”

此役鲁国以弱胜强,大败齐国,曹刿也一战成名!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长勺之战的胜利,是君臣互信的典范!是鲁庄公施仁政,纳良策;曹刿运筹帷幄,献智献谋的结果!″一鼓作气″,也因此光照千秋!

这是是鲁庄公与曹刿的故事。

本文作者一一付时勇

参考书《史记》,《曹刿论战》

图片来网络

2020年二月于君山


付时勇


说到鲁庄公和曹刿的故事,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曹刿论战”了,这篇课文还被选入了初中课本中,“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就出自于此。

《左传》中记载,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呐仙儿


公元前685年,齐鲁乾时之战。鲁庄公大败亏输,惨淡回国,被逼无奈杀掉了齐桓公的对手——他想扶立的公子纠。随后鲁庄公收到了齐桓公任用管仲的消息,他很后悔此前管仲还在自己手上时没有听从施伯的建议杀掉管仲。

乾时战败也就罢了,输在自己刚愎自用、骄傲大意上。可被逼着杀掉公子纠、再被骗着送还管仲,这就有点欺人太甚了。如果再加上淫母之恨、杀父之仇,鲁庄公能气顺才是怪事。于是,鲁庄公准备调集自己的军队,准备兴兵伐齐。

齐桓公很快得到了鲁庄公要出征讨伐他们的消息,于是急忙向管仲问计。他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才能防止这场战火蔓延到齐国?管仲直言道:“齐国政局尚未稳定,最好是能避免战争!”

但是齐桓公却没有同意他的观点,他认为如果现在就避免战争,以后就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树立威信了。于是他又找了鲍叔牙询问对策,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对策。

鲍叔牙果然了解齐桓公,不仅提议出征,还要主动出征,先发制人压住他们。齐桓公满意地点头称道,并任命鲍叔牙、高傒、公子雍统军,率领五百乘车进逼鲁国。

鲁庄公得到齐国军队已经要前往鲁国的消息,很是慌神。他自己的军队还没开拔,人家就先打到了家门口。而且对比前面的几次齐鲁交战,鲁国始终是差那么一点火候。特别是鲁庄公还在鲍叔牙手上吃过亏,这就更让他有心理阴影。

鲁国上下,都一片寂静,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候,施伯站起来说,或许有一人,可以使我们这场的战局转输为胜。施伯所推荐的这个人,正是曹刿。他是周文王第六子中曹叔振铎的后人,但此人一直隐居在梁父山,从未出仕。

  • 鲁庄公便安排施伯前去邀请曹刿。曹刿得知施伯的来意后,就说:“你们吃肉的没办法了,跑来找我们吃野菜的出主意了?”

  • 施伯并不生气,他回答说:“吃野菜的要是有好办法,就能成为吃肉的了。”曹刿听罢,再无一言便和施伯一起去见鲁庄公。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那个时代,吃肉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权力,那是只有贵族专享的特权,普通百姓只能吃五谷和蔬菜。所以,当时一些诸侯都以能够让自己国内的老人们吃上肉来衡量自己国力的强盛与否、自身政治的贤明与否。因此,曹刿和施伯的对话是两个阶层针锋相对的讥讽,也是两人之间善意的戏谑,更是施伯代鲁庄公向曹刿抛出的橄榄枝。

曹刿入宫后,鲁庄公在所有的礼数完成后,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们能打赢齐国的胜算有几何” 但曹刿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鲁庄公:“鲁君认为您为国人办过哪些好事,可以让国人都齐心协力为您战胜这个敌人呢?”

鲁庄公认真地回答道,我虽不算尽责,但也勤勤恳恳,谨守本分。倘若得到什么小恩小惠也会时刻谨记大臣们的好,封赏给他们。

曹刿说:“这很好,但是仅靠这些小恩小惠,民众不会真心实意跟您去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每当祭祀时,都会诚心实意的去请求神灵庇护,祭祀用的猪牛羊绝不敢在数目上有欺瞒”。曹刿听后摇起了头,“这些都是小小信用,是不能取得神的信任和庇佑的!”

鲁庄公陷入了沉思又说道:“那寡人能做到时刻心系百姓这点算吗?绝不因自己的喜恶去定夺一个案件,用最大的公平公正去追求案件的本身,让百姓们感到放心!”

曹刿这才露出笑脸:“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完全能与齐国一战了!”

鲁庄公听后赶忙松了口气:“那先生,我们如何去攻打齐国啊?”

曹刿没有回答,而是神秘一笑后才说道:“打仗是根据战场的千变万化后决定采取什么战术的,而不是像兵书那样采取固定的战术,那只能是纸上谈兵,臣愿与国君一同前去,现身说法。”

鲁庄公本身也是个弓法娴熟的人,乾时之战大败,要不是他自己接连射死追杀他的齐兵齐将,也许早被齐桓公活捉了。所以,听了这话鲁庄公觉得曹刿没有虚词,很合自己的脾胃,索性就把曹刿带在了自己的兵车上一同前往长勺。

战争很快就开始了,与此同时曹刿提出了第一个建议,要避开齐军锋芒,让大军拉到长勺。这个地方地形十分有利,杓山东西皆为山岭,其北方却有一片开阔地带,地势狭长而且是上坡,是个作战的好位置。齐军很快抵达此地,并摆开阵势。

战斗要开始了,因为之前战役的胜利,加之又有曾经鲍叔牙让鲁庄公吃过亏,因此齐国自上而下都十分骄傲的认为这次战役十拿九稳,鲁国的军队这次怕是又要打败仗了,所以当鲍叔牙一开始击鼓时,大家的士气都十分高涨。

鲁庄公见齐国擂鼓,也下令擂鼓迎战,但就在此时曹刿赶忙制止他:“齐军士气正锐,此时我军若是迎头就战,在实力上的差距我们没有把握,所以现在应当冷静应对。”鲁庄公听后,决定有道理便让,只让弓箭手乱箭射击。

齐军冲了一阵,发现鲁君这边防守森严,而且并无想要进攻之意。第一轮攻击丝毫不起作用。于是放缓决定重整步伐,稍做调整后,齐军战鼓又起,第二轮进攻又开始了。然而曹刿还是没有选择出战,依旧是采取保守战略攻击。

这时,齐国这边的士气开始下降,士兵们都有些急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此时,曹刿见状,认为最好的时机已经到来,便让等待已久的鲁庄公擂战鼓,发出攻击的命令。后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这就是著名的曹刿论战。曹刿用他胆识过人的才智帮助鲁庄公获得了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