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在昨天的共读里,我们了解了《鼠疫》的创作背景、故事梗概以及作者加缪的简介。人们乍然面对可怕的鼠疫,会怎么说?怎么做?心理活动又是如何?

今天,我们就一起共同这本《鼠疫》,开始详细了解这场奥兰城瘟疫的始末。

01

奥兰是一座海港城市,它作为阿尔及利亚第二大的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商业地位。然而在加缪的笔下,这座城市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奥兰城内并无什么美景,就连绿化也十分不好。他说,这座城市没有树木和花园,天上更没有飞翔的鸽子,只有从卖花小贩销售的鲜花中,才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甚至,加缪在书中说奥兰城:本身看来挺丑陋。

可是瘟疫无情,在于它并没有什么审美能力。武汉这么美丽的城市,病毒不会怜惜;奥兰这样平平无奇的城市,细菌也不会挑剔。

于是,在一个本该与往年没什么区别的春天里,奥兰的居民们不得不直面一场重大的变故。这变故令人手足无措,关系全城居民的安危,彻底改写了许多人的人生。然而,它并非没有预兆。

其实,凡有大事发生,都会出现许多反常的警兆,就看人们是否机敏上心。

《鼠疫》的主人公里厄最先有了发现。当他看到一只老鼠咳血而死时,满脑子都是那被咳出来的血迹。

在此之前,里厄其实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鼠疫。不过里厄身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有着足够高的职业敏感度,此时的里厄,已经本能地嗅到了危险。

《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接下来的事态发展,让里厄心中的不安越发浓郁。城里的老鼠开始成批死去,仿佛商量好了一般,老鼠们全都从藏身的洞穴跑了出来,然后结伴暴毙在人类面前。

它们的尸体堆满了垃圾箱、填满了排水沟,甚至人们在晚间散步,都会随时踩到鼠尸。里厄觉得这种现象很不对劲,他先是建议一位报社记者写出相关报道,让居民们引起警惕。可是人们不当回事,有些人还满不在乎地表示:死几只老鼠没什么稀奇的。

《鼠疫》中警兆骤起时,没人太过在乎。甚至忽视卫生问题,直接用手抓取死老鼠,随意在垃圾桶内丢弃。而现实和文学作品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想想新冠初发之时,许多人也是口罩不戴、呼朋引伴,同样不把新闻、网络上的安全警示当一回事。

里厄发现,靠民众自发重视是不可能了,就只好说动了灭鼠办公室。由对口单位进行专业焚化处理,以防止鼠尸堆积造成卫生问题。

到了这个时候,恐慌情绪终于渐渐弥漫,因为人们得知,仅一天焚化的死老鼠数量,就达到了六千余只。

虽然,城里很快就再也没有死老鼠了,可这不过是暴风骤雨前的平静。

02

老鼠死绝了,接下来就该死人了。那些满不在乎卫生安全,没能避免跟死老鼠接触的人,都难逃厄运。

最早死在里厄面前的鼠疫患者,是他住所的门卫老大爷。鼠疫细菌也用惯常的手段,先从老幼这些体弱者、不注重生活卫生者下手。

可恰恰是这些最容易遭殃的群体,反而对疫病展现出了莫名其妙的勇气。

就在发病的几天前,门房老大爷还自以为是地认为:频繁出现在院门口的死老鼠,是别人的恶作剧,甚至他还不顾肮脏,拎着死老鼠的爪子在门口等着抓捕恶作剧的坏蛋。

且不说老鼠是否死于鼠疫细菌,单是它们在下水道、垃圾箱内徘徊,就已经是满身细菌。直接用手抓取实在太不卫生,随便感染点什么毛病,就算不致命也难免要吃点苦头。

《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可是奥兰城第一批死于鼠疫的居民都混不在意,或者说根本都没想到能有多严重的后果。就像书中所表达的意思:天灾人祸本来就随时可能出现,不过,人们就算是已经大祸临头,还是很难相信。

所以,就算里厄当机立断隔离了门卫。老大爷的妻子仍然浑浑噩噩地问到:

“病好转了吧大夫?”

里厄回答:

“他死了。”

老大爷的死拉开了鼠疫收割人类性命的序幕。它本来先礼后兵,让人们有机会从死鼠中瞧出端倪,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伤亡。然而,在失去这次机会之后,瘟疫就再也不会客气。

《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里厄是为数不多的猛醒者,他成为了《鼠疫》里的吹哨人。可惜,并非所有人都像他一样警觉,甚至还隐晦地说他小题大做。就连他与城里最有名望的医生里夏尔表达担忧时,对方也只是不冷不热地反问:

“您怎么就知道有传染的危险呢?”

可见,吹哨人并不好当,要面对的压力着实不小。因为,这个责任一般人都不敢轻易承担。在里厄强烈建议召开的卫生委员会议上,相关的领导、专家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跟里厄持同样观点的老医生卡斯泰尔说出“鼠疫”二字时,负责奥兰城管理工作的省长就吓得一哆嗦,赶紧回头去看看会议室的门是否关好,生怕谈话会被传出去从而引起恐慌;

《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而同行们的犹豫则是有着专业依据,毕竟,当前病人的症状虽然很像鼠疫,可是所感染细菌的样子,却与传统鼠疫细菌有所不同。也就说,不管它是否由鼠疫细菌变异而来,都是一种全新的细菌。

全新就意味着未知。医界大佬里夏尔就表示:正是因为这点才犹豫不决。

毕竟,新细菌的传染性、破坏性、持续性有多强,大家都不知道。茫然定性为鼠疫,那就势必要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届时,舆论必然沸沸扬扬、民众肯定惶惶不安,正常的城市运转、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如果确定了这种新细菌确实可怕,作出决定的人没什么好说的,必须带领大家一起抗争疫情;可如果它没有那么可怕,大家因决策过激而生出的怒火要如何承受呢?被影响到的正常生活又该给个怎么样的说法呢?

《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一方面关乎人命,另一方面关乎民生,这实在太难抉择。

好在,面对可能的重大疫情,人们都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所有与会者决定共同承担责任。

几天后,鼠疫井喷式爆发,奥兰封城。

03

为了促使奥兰城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里厄已是费尽心力。而当投身入与鼠疫的直接交锋时,更感到本职工作的沉重。

被瘟疫盯上的家庭和个人,将面临隔离观察、接受治疗、又或者失去性命。可是那些相对幸运的人,并不能切实体会这种痛苦。毕竟,通常情况下,这一切的亲友分离、生死离别,对那些没有染病的家庭和个人来说,只是化作了每日疫情统计中的数字。

《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所以,已经遭受疫情迫害的人,无疑很不幸。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又好过以里厄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他们才是心里最苦的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他们虽然是与鼠疫斗争的战士,可也会感到疲劳、恐惧,也可能会面对骨肉分离、或是染上疫病;

其二,他们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强行隔离患者时,时常承受来自病人家属的非议和谩骂,被贴上“冷血”、“不近人情”等标签;

其三,面对鼠疫,他们免不了带着无奈、愤怒和不甘,他们一次次失败,然后把救活下一位患者当作新的希望。但现实往往是,也许前一刻还鼓励过的病人,转眼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鼠疫》共读第二天:非常时期,谁的心里最苦?

可以说,大家一致的痛苦他们都有,普通人不必承受的压力他们却不少担。

可叹的是,即便奥兰已经封城,许多人还是搞不清状况。《鼠疫》就针对疫病初期这个阶段,表达了观点:许多人首先考虑的仍旧是自身的安危,烦恼的还仅仅是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利益。

可是,这种情绪对抗不了鼠疫。

那么,一旦与鼠疫的斗争发展成为持久战,人们的心态又会有哪些变化呢?里厄医生等抗击鼠疫的人士,又做了哪些事呢?

我们将在明天的共读中揭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