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女人,容易受婚外情傷害?

1

今天的文章算是昨天樹洞來信情人節,聊點婚外情中的普遍話題:傷害的回覆。昨天我沒寫回復,只是呈現了一個受傷女孩子的來信。

她說要不要去報復,相信很多留言對她會有很大的啟發。但是啟發歸啟發,最後選擇的路還是要她自己走。

其實讓人特別難受的,還有我樹洞號公佈的一些案例,以前還公佈過一個,婚外情最佳反面教材,和婚外男人保持了十年,最後還不能生育的案例,當事者要求,我刪除了。後來她來信解釋了一次,為什麼會陷入十年不能自拔,原因我就不具體說了。

在讀多了這些故事之後,我也會思考,這種很容易受傷的女人,一般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她們為什麼會在那種情緒當中就是走不出來?為什麼明知道是錯的,還是很難及時糾正,而是放任了自己的感情,又沒有反思和進步?

就算未婚女孩子愛上已婚男人的故事,我也呈現過很多,有些反思和思考都很不錯,也基本上可以安全脫身,擺脫這件事對她人生當中的影響,但昨天女孩子的來信,通篇你看不到一些反思,還是在那種情緒當中沒走出來。

從一開始她就知道,這個男人對她不怎樣,她在文章裡還寫了這麼一句:我只想這麼陪伴在他身邊一輩子就好了。後面發現原來男人如此不堪之後,還說,我們還可以做普通朋友嗎?

稍微有點自知之明的都知道,這個男人品質差到什麼程度,早就想怎樣擺脫這個人,開始自己的新生活了,更不會想著還能做普通朋友嗎?再說了,你就那麼缺朋友了,要這麼一個如此低劣的朋友,問他借錢可以及時救濟不?有個什麼電影,可以隨時談感想不?人生價值觀可以暢聊一番不?這些都不行,還是那種嚴重詆譭你的人,還做什麼朋友呢?看都懶得看一眼。

今天我就重點寫寫為什麼女人容易在感情當中收受到傷害。特別是類似昨天未婚女孩子。

這類女人,容易受婚外情傷害?

2

雖然現在是疫情,很多人都面臨著生死的考驗,但是我樹洞來信反而會增多,很多人的情感困惑並不會因為面臨生死的考驗就會減少,很多人會說,在生死麵前這點男女情感算什麼。

說這話的人,真的錯了,因為生死我們都不能掌控,所以男女之事才會顯得如此重要。

我喜歡曾奇峰老師這句話:“自古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的困惑也許並非生和死,而是男和女。生死是上帝獨玩的遊戲,人類在其中只是被操控的對象;而男女之間發生的故事,人類自己是主角”。

生,我們完全不能選擇,死,我們大部分人也不能選擇。我們可以自己做主角的,其實就是我們的情愛,我們的情緒,所以我們會在情愛當中如此的熱衷,又容易迷失。

再說點題外話,疫情期間,我收到好多封來信,都是以前因婚外情來信過的,她們再次來信,是講述自己做志願者的經歷,如何幫助救治病人,還有講述如何在海外採購口罩運回國內的,還有講述自己愛的婚外男人去支援武漢,自己怎麼擔心的等等。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情感經歷很多時候和他善良不善良沒多大關係。一個人可能有其他的情感需求,但在生活當中,她可能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很好的人,也因為這種善良和敏感,會給自己很多自我攻擊,所以才會來信。

回到今天的話題,什麼女人容易在婚外情中受到傷害?從性別上來說,女人在婚姻和情感上受傷的概率本來就更高,不管是婚內還是婚外都是如此。但是昨天公佈的來信情人節,聊點婚外情中的普遍話題:傷害當中,為什麼這種未婚女孩子更容易受到傷害,甚至會想著去報復呢?

因為她們一開始在這段感情當中就是弱者地位。我們往往會混淆了愛情和關係的界限。“愛情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虜的情緒,一般來說可以用另一個說法來表達,即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摘自《愛的藝術》

如果你很愛一個人,首先是可以有能量去給,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你覺得自己內心富足了,情感豐富了,需要去愛這個人。所以愛首先是給,而不是得。

這類女人,容易受婚外情傷害?

3

為什麼很多未婚女孩子愛上已婚男人,註定會最容易受到傷害?因為你需要尋找的是關係,是庇護,是一種保護,而不是愛,是你自己能量不夠。

很多女孩子愛上已婚男人的時候,一開始只是被男人的關心和溫暖感動,並沒有說去認真愛一個人,因為自己的能量都不夠,貪戀和貪心享受他人對你的好,而不是去思考自己到底是否有愛的能力。

一旦習慣了被男人照顧,付出,被他編織的溫柔和呵護包圍,你自然很難很難跳出來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感情。一旦貪念更多,而男人呵護減少的時候,女孩子自然會失落和難受,因為你一直是索取的,而你的能量並不足以,你走出這種關係。

如果把我呈現這裡的故事讀一遍,就會發現,那些維繫比較好的感情,不管是婚內還是婚姻,都基本上具備了一個條件,兩個人都是很獨立的,在情感能量付出上都是很對等的。

譬如我公佈過的婚外情十年如何維繫的,這是最安全最完美的婚外情嗎,這裡面的女主也好,男主也罷,都是自身能量足夠的人,就是能夠遇到你,相愛一場那當然是最好,如果沒有遇到,我自己的能量也足夠去照顧好自己,和付出給下一個我可能愛上的人。

“缺乏對自己的愛和關心表明了這個人內心缺少生命力,並會使他感到空虛和失望。在必要時這個不幸和膽怯的人會通過各種其他的滿足來彌補他失去的幸福。”

昨天來信的女主,為什麼會安心在一個已婚且也沒說多愛她的男人身邊呢,因為她膽怯,需要這個男人給自己安全感,她需要的是這段關係,只要和這個男人還是有關係的,她還是在這段關係裡的,她就是覺得安全的。

其實很多人是在關係裡面尋找安全感,而不是愛。因為愛是飄渺的,也是需要你內心真正去感受的,但是關係確實實實在在的。譬如很多人在婚姻裡的感受也是,只要婚姻關係還在的,她就是覺得安全的,至於愛和不愛,並不是最重要的。

很多女人為什麼在失去一段婚外情之後,撕心裂肺的痛,或者很長時間都走不出來?並不是說她感受到了愛,而是她害怕關係失去之後,她那點期待都沒有了。

如果可以站在更高一點的高度看待自己遇到感情,可能會對你更有幫助一些:

是真心愛這個人,還是捨不得這段關係,你是真的有能量之後才付出愛,還是僅僅需要尋找一個關係的安全感?安全感的話,能否自己給。

這類女人,容易受婚外情傷害?

4

愛是餘力之後的付出,而不是毫無原則的縱容。你覺得自己身心能量都是足夠的,自然而然的給到你愛的人,而不是說你可以去討好或者為了引起對方關注而過度委屈自己。

一般委屈自己的感情,走不了多遠,你覺得這種付出你是可以接受,還對你的生活沒影響,甚至產生積極態度的,才是正常的感情。就像你去救助他人的時候,至少你自己是安全的,可以保護好自己的。

中國人喜歡強調過度犧牲,也喜歡宣傳那種過度犧牲的典型,這是違揹人性的。在愛情和婚姻當中,很多人也過於強調自己的忍讓和付出了。很多人會這麼說,我都對你這麼好了,我都對你這樣了,我都對你如此如此了等等,用此來綁架另外一半。

但實際上這種是把愛情當中的“給”當作犧牲了,對這些人來說,

他們的“給”是一種交易,也是一種忍耐,而且這種“給”的過程往往體驗不到快樂。但是有能力的“給”完全不是這樣的,是一種很自然也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有創造性的人對‘給’的理解完全不同。他們認為‘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恰恰是通過‘給’,我才能體驗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體驗到生命力的昇華,使我充滿了歡樂。我感到自己生氣勃勃,因而欣喜萬分。‘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這不是因為‘給’是一種犧牲,而是因為通過‘給’表現了我的生命力。”摘自《愛的藝術》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昨天來信的女主會那麼傷心,我公佈過的很多未婚女孩愛上已婚男人的來信當中,她們會那麼在困境裡走不出來。因為她們都不具備能力去“給”,她們會把自己的每次付出都當作是犧牲和忍讓,她們也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忍讓會讓男人愛自己,然後獲得一種安全的關係。

其實並不會,你的生命力,你的活力,你的能力都不具備掌握這種關係,自然就不會安全,只會失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