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跟不上"戰疫"節奏?新方法來了

30秒至5分鐘可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新產品進入研發生產最後階段

防治疫情,最關鍵的是治療藥物、方法、疫苗和檢測。2月13日開始,湖北和武漢改變了疫情統計方法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可,其中的關鍵就是為了應對以前確定病例時費時的檢測方法導致排隊檢測、無法收治等難題。中國科研人員最近研發出一種低成本、便捷式、快速準確的檢測系統,據評估有望對繁雜的檢測工作做出重要促進。


事實上,鍾南山曾在多個場合指出:本次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及時確診是重中之重,就是要"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但截止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和攜帶者的確認工作仍然是難題之一,一直沒有一個便捷高效的確認方法。目前檢測方法全部採用的是核酸檢測,這一檢測方法必須由醫護專業人員操作醫療專業檢測設備,檢測所用的試劑盒嚴重短缺且成本高昂。


對此,新的檢測方法一直是專家們重點攻堅的課題,包括鍾南山團隊在內的很多專家團隊都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

檢測跟不上

恰時,《中國企業報》集團、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等多家機構的支持下,廣西貴港華堂天諾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揮了其2019年構建的中國微生物科技產業院士博士專家團的科研力量,聯合了國內外眾多院士、博士專家們,開啟了"新型冠狀病毒現場快速檢測產品研發應急項目之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應急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究工作,申請生產最新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系統產品。據中國微生物產業院士博士專家團召集人、項目發起人樊海麟介紹:"最新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系統是在疫情爆發後,廣西貴港華堂天諾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快速響應,發起並組織微生物科技產業院士博士專家團包含王曉娟、劉曉竹、徐海、汪俊、王維、秦滔等一批的博士研究專家,進行專題攻關項目研究,項目與1月底啟動,現在已進入研發生產的最後階段。這個項目是基於ACET+LIF 光譜快速蛋白質分析儀和主動運輸蛋白質以完成蛋白質快速檢驗科技基礎上,針對此次疫情緊急攻關,我們的要求是研發出的在一分鐘內完成抗原、抗體等微粒檢驗的儀器進行改造的科研項目。"

檢測跟不上


據介紹,樊海麟團隊申報的這項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系統項目與現有的冠狀病毒檢測方式對比,有很多顯著的優勢,可在潛伏期確診以遏制病毒蔓延,可檢測出無症狀早期病毒攜帶者,並確診疑似病例;本系統前端檢測部分為便捷式設備,方便攜帶,通過對被檢者血液樣本,可在30秒到5分鐘內給出檢測結果,而機場、車站、社區甚至家庭中非醫療專業工作人員經過線上培訓都能上手操作。樊海麟說,如果這項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系統能夠量產,會從源頭上對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擴散發揮較大作用。


檢測跟不上

與傳統檢測的方式相比,可用於快速篩查無症狀、無發熱感染人群或者監控隔離人群,杜絕病毒進一步傳播。它具有很好的廣普性,只要有病毒樣本,即可快速檢測出攜帶相同病毒的動植物,可為病毒的發現、監測、防疫提供最好的支持。

項目創始人團隊劉曉竹博士已於2010年在田納西聯合Jayne Wu教授團隊,共同把微粒操控技術應用到傳染病檢測中。2016年,劉曉竹博士回國對這項技術產業化,得到重慶政府和投資公司等機構資助,已經投入資金約1500萬元。目前在人流感和牛,豬傳染病方面完成了23項驗證。當前計劃完成新冠病毒的快速現場檢測,本系統曾在同為呼吸道疾病的甲型流感病毒的檢測上驗證過,與RT-qPCR檢測弱陽病例相比,靈敏度達到其90%。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時,正值春節期間,樊海麟團隊的院士博士專家團也分散在世界各地團聚春節;此次,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系統團隊骨幹研發人員在疫情發生時,立即啟動線上工作協調,2月初開始調集骨幹至實驗室集中,進行系統的實驗室研究。新冠病毒快速檢測系統項目負責人王曉娟博士說:該項目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正在協調生物原料和芯片廠商。


近期從國家層面也對這類科技研發項目給予了關注,科技部發布了《科技部關於發佈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現場快速檢測產品研發應急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內容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組織管理的相關要求,組織社會科研機構及企業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項目申報。通知對申報項目的要求為:聚焦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現場快速檢測的應急需求,能夠對疑似患者快速診斷和密切接觸人群進行現場篩查。這無疑將進一步促進和催化相關研發工作的開展,樊海麟召集組建的中國微生物科技產業院士博士專家團隊也將迎來一次政策方面的支持,並對其合作者都將產生良性的影響。(本報記者 梁雋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