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前言: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寒假恐怕要稱得上是史上之最了。

本來早已是高三同學在學校里舍生忘死奮戰高考的時間了,現在多種原因無法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甚至把已經複習過了的知識忘掉,新的知識又得不到複習。

脫離了學校,離開了老師,無法適應在家自主學習的模式,不知道自主學習的時候該怎麼做。今天我便向大家談談兩種方法,只要有效利用好手頭的資源,就能提高成績。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一、淺析複習後成績仍不能提升的原因

現在已經是高三下學期了,相信大部分同學經過之前一段時間的努力,至少已經完成了一輪複習,對各個科目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全面認識。在這個時候,有的同學已經差不多將自己的不足都修補好了,每次考試都穩居前列。


但是肯定有更多的同學,成績相比複習之前還是沒有太大的提升,而且總是存在波動,這回考得好,下回卻又考得不如意。明明已經有過一輪總體的複習了,為何成績還是不能提升?不能穩定下來?


其實是因為老師引領下的複習只是一個大方向上的提綱,每個班都有那麼多同學,課堂時間又極其有限,老師是不可能細緻地將每一個同學的盲區都補上的。雖然經過了一輪總複習,但是這個過程中每個同學對於知識點的領悟也是不一樣的,而考試總是比較全面的,這樣一來,疏漏的知識沒能補上,分數自然就不會穩定


所以,老師只是起到一個大方向的引領作用,想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複習道路,還要靠自主學習。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二、專題複習法:分解專題,查漏補缺

許多分數不能上去的同學對自己哪方面存在不足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平常複習只能隨意複習,這樣是不能真正提高成績的。但是不管題目如何變化,內蘊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卻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專題複習法,首先要知道自己哪一科目、哪一種題型、哪一類題目存在不足,然後將這個不足列為專題,花專門的時間複習其基礎知識、解題方法,再集中精力練習這一類型的題目, 鞏固這一專題的知識和解題方法。

那麼如何尋找不足並劃分專題呢?其實早已經明明白白地寫在了試卷上面。可從多次的考試中總結出自己的不足,根據錯題反本溯源,將某一類題目、知識點劃分作一個專題,然後專門去攻克。等到各項專題都做得差不多的時候,成績也就趨於穩定了。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說到這裡,或許有同學會反問。比如數學的一些"硬骨頭"即使列為專題,但是根本看不懂,不會做,那又有什麼用?其實"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數學題雖難,但仍是由許多細小的知識點組合而成的,數學的推理也是一步緊跟一步證明出來的。

頂尖學生能夠一眼看出答案,除了思維敏捷之外,他們早已把那些知識點滾瓜爛熟於胸了。由於知識面不全,所以做題時經常掉鏈子,解不出題目也就很正常了,而專題複習正是修補缺漏的知識。所謂迴歸課本,其實就是複習基礎知識。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下面讓我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以便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一方法。

一、語文全國卷第一題是現代文閱讀,有三個3分的選擇題。由於需要細緻分析原文,使得這一題難度較高並且容易出錯,號稱奪命九分,是很多同學頭疼的一個題目。如果有同學經常在這一題目上失分,那麼就非常有必要做為專題複習的對象。


首先需要從複習書或者資料書入手,上面往往都有關於這一類題型的內容,裡面詳細介紹了該題型的特點、難點以及解題方法,並且配有相應的練習題。


我們要做的就是先將資料書上的基礎知識學完,並且通過上面給出的題目來理解這一道題的解題方法,之後就可以去做專題練習了,提前收集好同一類型的題目,嘗試著將解題方法運用到練習中去,進行鞏固。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二、文綜是文科的代表性科目,這裡我們就歷史的主觀題進行一下說明。歷史的主觀題有三個題目,一般可以根據答題特點將第一道主觀題和選做題作為一個部分,論述題作為一個部分。雖然是主觀題,但並非沒有規律可循,前一部分的題目的答題特點就是根據題目材料找答案,將涉及出題點的材料轉化為歷史術語來作答。


很多同學之所以無法掌握這一道題目的原因就在於不知道哪一句材料提示了答案,也不知道該如何轉換成為相關的術語來表達,所以常常無法拿到高分,這時候就非常需要專題複習法來一個系統的查缺補漏。這一個專題可以資料書入手,也可以直接從做過的題目中入手,所要做的就是弄明白哪一些材料代表著得分點,這些材料又可以轉換為什麼樣的術語來作答。並且將這些材料和對應的答案術語摘抄下來,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庫。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三、輪迴複習法:持之以恆,輪迴複習

網絡上曾有一句玩笑:"去年賺了兩個憶,一個失憶,一個回憶。"雖是調侃,但卻無意中說出了記憶的規律:人在記憶的同時,也在忘記。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實驗後得出了著名的"遺忘曲線",不經回憶的記憶會迅速遺忘。所以說複習就是最好的學習。


輪迴複習法正是基於這個原理,不管是新學的知識還是已經複習過的知識,就連做題的感覺都存在遺忘的可能性。顧名思義,輪迴複習法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合理安排時間,進行輪迴反覆式的複習,從而可以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狀態,確保已經複習的知識能夠得到持續溫習,同時可以不斷地鞏固新複習的知識。


前文提出了專題複習法,但是列出了專題之後要如何去做?列一個專題攻克一個專題,然後再列一個專題再攻克是肯定不行的,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忘記了之前複習的專題知識。複習一遍根本無法記住,做題時也難以想起來。所以這時候就需要輪迴複習法結合專題複習法了,在守住已經掌握的知識的同時,慢慢地學習新專題,將自己的"版圖"逐漸擴大。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各科都有不同的知識點需要列入專題,一般可以以兩個星期為作一個專題的完成時間,同時進行多個專題。將每天的空閒時間靈活分配,比如今天安排語文和數學的專題,明天安排英語和文綜的專題,後天再做回語文和數學的專題。

對於必須攻克的專題,則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時間去做,對於已經做完了的專題,則需要隔三差五去看看筆記,做做練習。這樣既能避免長時間複習某個科目的煩躁感,提高效率,又能輪迴滾動,鞏固已學知識。

下面舉幾個依然是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

一、前面所講的語文科目中的現代文閱讀專題完成之後,如果不加以輪迴式的複習,而只是一口氣做完,知識顯然是無法鞏固的。科學的做法是每天學習一部分基礎知識,每天精心地做兩三篇就已經足夠了,做完後細細揣摩做題過程中的不足,做好筆記,等到下次做練習時先稍微地複習一下,以防在同樣的地方再次聽命。


如此持續兩個星期,每天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慢慢地就可以將這一道題的知識、方法補全並且鞏固下來。即使專題完成之後還要偶爾複習一下,有利於培養和保持做題的感覺,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二、數學是非常適合用專題+輪迴複習法的一個科目,因為數學題目就是根據不同的章節知識來命題的,每一道數學大題就是一個不同的專題。


做數學專項往往需要準備錯題本,但並非用來記難題和錯題,而是記一些經常出現的同類題目中有代表性的母題。解這一題目的方法通常可以化用到相同類型的其他題目之中,可以提高解題的效率;或者是記錄一些本來可以做出來但因為在某個細節處轉不過彎來而最後做不出來的題目。而要使自己做錯題本的努力不白費,就必須經常輪迴複習,加深印象


三、英語不論聽力、閱讀、作文,詞彙都是重中之重。根據記憶遺忘規律,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英語的地方並不多,所以記下的單詞是非常容易忘記的,要想考好英語,就必須將背單詞作為每天必做的專題。


但是如果沒有目的、沒有計劃地去記單詞,註定是好鋼不能用在刀刃上。雖然高中英語詞彙要求3000多個,但是經常出現的詞彙來來回回都是那麼幾個。一個比較不錯的方法是買一本可以隨身攜帶的小本子,按照首字母進行分類,抄錄自己經常混淆的單詞、簡單卻總是忘記的單詞、試卷中常常出現的高頻單詞,再抄錄一些出現在語法填空、單詞改錯這兩道題目裡邊常見而易錯的、較為特殊的語法形式。


除了每天安排時間之外,一有空閒也可以拿出來記上幾個,如此輪迴反覆地記憶,單詞便不成問題,其他題目也就不成問題了。

此外值得補充的是,所有科目的選擇題都需要用輪迴複習的形式來保持一個狀態,提高準確率和答題速度。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四、結語: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已經知道專題+輪迴複習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複習方法,貴在堅持,堅持就是勝利。知道方法之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付諸行動並堅持下去最終才會有所回甘。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在家的空閒時間很多,複習任務雖重,但一定不要急功近利。希望大家在不放棄的同時也能夠不急躁,保持比較平靜的心態。欲速則不達,高考需要的是時間的積澱,不僅需要努力,也需要心理上的自我調節,自我激勵。


最後祝大家假期平安少出門,學習順利高考成功!


從兩個方法入手,淺談高三文科生的自主複習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