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令妃姓魏,是嘉慶皇帝的母親,也是乾隆皇帝的第三個皇后。其實這位妃子的出身原本是不高的,在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她因為長相美麗並且為人溫柔,被安排到乾隆的府裡。原本是一個漢族,是滿族的包衣,後來被乾隆抬為滿洲鑲黃旗,改姓魏佳氏。


隨著《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的熱播,廣大觀眾對乾隆帝的令妃也燃起了極大的興趣。作者以為真正的令妃既不是《延禧攻略》裡打怪獸的魏瓔珞,也不是《如懿傳》中為了上位而不惜手段,諂媚狠毒的魏嬿婉。

《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令妃樣貌清秀,性格溫婉,看看乾隆帝對令妃的評語:“柔嘉之質”意思是柔和美好的品質;“勤慎居心、柔嘉著範”勤勞謹慎的內心,總是表現得柔和美好;“敬慎柔嘉”尊敬謹慎,溫柔美好。

乾隆帝特別喜歡用“柔”和“慎”兩個字,也就是在他的世界觀裡,女人應該具備溫柔和謹慎的品質。所以,令妃的性格正是他所喜歡的,從生育的頻繁度來看,令妃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間,先後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可見是非常受寵了。

《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皇后失寵後,令妃一直代行皇后之責,可是,在代行皇后之責的10年裡,乾隆帝都沒有把她立為皇后。而令妃也只能強忍苦澀,強壓淚水,默默料理好六宮的一切事務,期待有一天能接到乾隆帝的那份能讓她“母儀天下”的聖旨。

可惜令妃年僅49歲就病逝了,到死,她也沒能等到母儀天下的這一天,更沒看到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這對她來說,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如懿傳》炩妃下線了,讓廣大網友一片叫好,很多網友紛紛稱這是《如懿傳》裡最舒服的一個場景了。劇中炩妃魏嬿婉壞事做盡喪盡天良,她身為一個小宮女爬到皇貴妃的位置,一路上踩著別人走過來。她滿手鮮血,直接或間接的殺害了乾隆皇帝的六公主、五皇子、九皇子、十三皇子、五公主,不僅如此,她還害得八皇子墜馬殘疾,嘉貴妃和舒妃也是死在她手上,還有凌雲徹的死也與她脫不了干係。炩妃是以歷史上的令妃為原型,但是歷史上的令妃可沒有劇中如此惡毒。

《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多行不義必自斃。炩妃所做的事情被曝光後,乾隆皇帝把她囚禁起來,每天派人喂她蕈菇湯。這種湯有慢性毒癮,乾隆皇帝用這種方式折磨她好幾年,最後炩妃變成了頭髮花白、面容蒼老的婦人,到最後乾隆下定決心立永琰為太子時,才下令處死炩妃。在《如懿傳》中,炩妃就是一個如此十惡不赦最終下場也十分慘的人,但是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孝儀純皇后(1727-1775),魏佳氏,乾隆帝妃嬪,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嘉慶帝);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儲;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諡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后。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諡,全諡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如懿傳》中令妃原型,協理六宮10年都沒當上皇后49歲抱憾早逝

歷史上的令妃是嘉慶帝的生母,先祖是遼東漢人降將,後來被編入包衣八旗,以宮女身份入宮,後來一路遷升,坐上了皇貴妃的位置。雖然她生前沒有被封為皇后,但是她在宮裡在沒有皇后的前提下,當了十幾年的皇貴妃,一直主持宮內大小事務,還佩戴了只有皇后才能佩戴的東珠朝珠。在她死後,乾隆更是把她皇貴妃的葬禮原本是58件加到了76件,僅僅比皇后少一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