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为什么不用鸡消灭蝗虫?

用户7277064056546


蝗虫一来,就早已准备好了鸡,真是有备无患,鸡是现孵呢,还是鸡的军队早已严阵以待?回答问题,鸡蛋还在中国,二十多天孵出小鸡,小鸡二三个月才能吃个体那么大的蝗虫,等小鸡军团到位,蝗虫早已变成鸡了。


雾雨云霰


其实最近从网上解到的信息,有人说人为的捕捉,或是用鸡和鸭作为蝗虫的天敌来消灭蝗虫。这些办法只能对付一些小规模的,从报道上来看这次的规模确实不小,并不是一些常规的方法能解决的,可想而知能称之为几十年不遇的灾难该是何等的规模。最近和家里人聊起这事,母亲说我姥她们那一辈经历过蝗灾,我们本地地处山区,地广人稀,听老人描述,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地里的庄家吃光,连山里的树叶都吃完,可怜蝗灾的厉害。所以说并不是简单的说找蝗虫的天敌就能解决问题了。


三山月


2000年左右,新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蝗灾。而当年袭击新疆的那一批蝗虫,和这次蝗灾是同一种——沙漠蝗虫。到了2000年的5月份,受灾面积已经高达3000万亩。

▲鸭子灭蝗

因此,治理蝗虫可谓是迫在眉睫。然而,如何才能杀灭这么大范围的蝗虫呢?其实话说回来,中国治蝗经验非常丰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更是成就了一定的体系。

一开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药械灭蝗。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在使用农药的过程当中,自然也造成药量残留的问题。后来又研发出来生物治蝗的办法——用鸡来吃蝗虫。

这种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既可以杀灭成灾的蝗虫,又可以喂鸡。等鸡长大了,又可以拿出去卖。不仅如此,当时为了推广养殖户养鸡灭蝗,每只鸡还能补贴三毛钱。

但是,在实行的过程当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原来,鸡的抗灾、抗疫能力比较差,每经历一轮蝗灾,都会造成10%的损失。后来就发现,鸭子的能力比鸡好,抗灾能力强不说,吃的也比鸡多。

然而,当时新疆大部分农户养的都是鸡,很少有人养鸭的。在千里之隔的浙江,每年却有5000万只鸭子出来。经过抗灾指挥部的统筹规划,找到了一位叫杨大元的农民,从他那里买下了3万只鸭。

▲灭蝗虫珍珠鸡

这批鸭子主要是“樱桃谷”鸭,出栏的时候才40多天。随着这一批浙江鸭兵的出现,仅仅三个月的功夫,就恢复了100万亩的草原。为了消灭草原上的蝗虫,这批鸭子可是费了不少的力气。

对于一只成年鸭子来说,一口气可以吃掉100只蝗虫。而对于当时这批鸭子来说,一天需要工作两次。一次是早上四五点,一次是下午七八点,每次两个多小时。

如此看来,鸭子确实能帮助消灭蝗虫,是不是巴基斯坦有救了?就算巴基斯坦不用鸡去消灭蝗虫,也可以用鸭子呀,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咱再回到这次新疆灭鸭上,其实,想用鸭子或者鸡来灭蝗虫有着一定的限制条件。一般情况下,蝗虫有三种形态——虫卵、若虫和成虫。

而对于鸭子和鸡这样的家禽来说,出生两个星期左右的蝗虫,最适合这些鸭子进食了。因为这个时候的蝗虫还是若虫,尚且不具备飞行能力。再加上刚孵化没多久,体内的蛋白质丰富。

▲这种鸟也非常适合灭蝗虫

不过,这一批在巴基斯坦的蝗虫可不一样。他们可是从东非飞过来的成虫,飞行能力强不说,而且比较暴躁。对于鸭子这种不会飞的家禽来说,很难捕捉到。

可能你会问,我看照片都是铺天盖地,蝗虫总不能一直飞着吧。只要蝗虫敢落地,就可能被鸭子或者鸡进食。是的,确实如此,但是你想过这是多少只蝗虫吗?

根据粗略估计,这批蝗灾的规模在3600亿只左右。假设一只鸭子一次进食100只蝗虫,也需要36亿只鸭子才可以搞得定。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鸭子都在巴基斯坦。

那我们取一个比较好算的数字,假设有500亿只蝗虫在巴基斯坦。再低就不行了,因为这些蝗虫已经在巴基斯坦造成40%农作物的损失,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因此,想要消灭这500亿只蝗虫,是必须要5亿只鸭子。其实也再少一点,毕竟也没说非得一口气吃完所有的蝗虫。给鸭子一个月时间,这样也得需要几千万只鸭子。

▲珍珠鸡是蝗虫的克星

以巴基斯坦的体量,去哪里找这几千万只鸭子?更何况蝗虫寿命本来就短,等鸭子还没吃光的时候,蝗虫自己都死的差不多了。另外,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大家不了解的是,成群的蝗虫是有毒的。对于单个的沙漠蝗虫来说,本身并没有毒,非常适合喂养鸭子或者鸡这样的家禽。但是一旦成群,就会激发一种保护机制。

成群之后的沙漠蝗虫,会释放出一种名叫的苯乙腈化学气体。这种化学气体并不好闻,造成鸭子或者鸡闻了之后就不想吃了。但是如果饿的不行,偏要吃这些蝗虫,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受到攻击或惊吓之后的蝗虫,会把苯乙腈气体转化为氢氰酸,而这种东西有毒。虽然不至于立刻杀死鸭子或者鸡,但是也会造成鸡鸭出现不适症状,严重可能致死。

所以,想要通过鸡鸭等生物的方式灭蝗虫,只能选在若虫期。而如今飞抵的蝗虫已经处于成虫期,已经不适合鸭子和鸡吃了。


史之策


巴基斯坦的蝗虫已遍布全境,危害也愈演愈烈。巴基斯坦出动了数百架飞机喷洒农药来对付蝗虫,但收效甚微,这让巴基斯坦焦急万分。

既然喷洒农药效果不好,那么是不是用别的办法可以消灭蝗虫呢?比如用蝗虫的天敌。说到蝗虫的天敌,我们就会想到鸟类和家养的禽类,像鸡鸭鹅等。还别说,在防治蝗虫的过程中,真有地方用家禽消灭蝗虫的先例,而且还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个地方属于我们国家,就是新疆。

2000年,新疆北部发生特大蝗灾,当地除采用化学药剂防控外,还使用牧鸡、牧鸭参与消灭蝗虫。这些鸡鸭在灭蝗过程中很有威力,作用巨大。特别是鸭子,由于食量较大,一次可吃一百多只蝗虫。

看到鸭子灭蝗效果不错,新疆马上和浙江进行沟通,联系到浙江长兴县养鸭专业户杨天元,把他饲养的三万只鸭子分批次空运到新彊,和新疆鸡鸭一起消灭蝗虫。当时,浙江鸭子和新疆鸭子共有10万只,每天分早晚两次出动,在100万亩草原上纵横驰骋,把那里的蝗虫彻底消灭。


在鸭子捕食蝗虫的过程中,它们看起来训练有素,非常内行。鸭子所经之处,蝗虫刚刚飞离地面,就被啄食。平时看起来笨笨的鸭子,捉起蝗虫来脖子转动灵活,每次都弹不虚发,一张嘴蝗虫就成了它们的美食。

相比鸭子,鸡捉起蝗虫来还是稍逊一筹。这是因为,一方面鸡没有鸭子的食量大;另一方面,鸡也不像鸭子那样有组织性。鸭子喜欢成群结队出行,这对密集的蝗虫群杀伤力很大,并且鸭子看到蝗虫就不吃别的东西了。鸡不像鸭子那样集体出击,在吃蝗虫的同时,还吃青草和植物种子。所以,同样是消灭蝗虫,鸡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
(椋鸟也是蝗虫的天敌)


对于2000年新疆的蝗虫,还只是局部性的,鸡发挥的都不算好。如今,巴基斯坦的蝗虫太多了,早就以千亿只计了,让鸡去消灭显然很不现实。岂止鸡不行,就是有鸭子,恐怕十万百万只鸭子对于防控遍布巴基斯坦全境的蝗虫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再说,一时间上哪里弄这么多的鸡鸭呢?何况,巴基斯坦境内的蝗虫属于沙漠蝗,性格暴躁,飞行速度快,飞的高,这都大大增加了鸡鸭捕食它们的难度。

目前,南亚和东非的蝗灾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国际组织和不少国家都在积极想办法帮助消灭蝗虫。不过,对于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沙漠蝗,除了化学药物防控,其它有效办法并不多。


高山流水116820061


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产生了大量的蝗虫灾害,这些蝗虫是从非洲地区飞过去的,顺着气流飞越了阿拉伯海,导致巴基斯坦粮食作物受灾严重,巴基斯坦方面出动了4架军用飞机,但是其中一架还坠毁了,后来又出动了大量的教练机用农药剿灭蝗虫。现在印度方面的蝗虫灾害基本已经解除,因为印度从来不缺少农药,而且印度的飞机也不少,这次剿灭蝗虫的过程中,印度还出动了无人机。

为什么不用鸡去消灭蝗虫?因为这种自然的方法实在是太慢了,也一时间找不出这么多的鸡,蝗虫是有天敌的,用鸡鸭去消灭蝗虫甚至不如用鸟类去消灭蝗虫,而且这些家禽类动物行动的太慢了,蝗虫的迁徙性非常强,在短时间内无法消灭这些蝗虫。等这些动物吃饱了,农作物也已经被蝗虫吃完了,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用直升机或者是飞机来消灭蝗虫,主要是在蝗虫飞行的地区喷洒农药,能够让蝗虫短时间内灭亡。

非洲地区之所以剿灭蝗虫不利,主要是非洲地区的工业太不发达,像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没有飞机来剿灭蝗虫,更是缺少农药。在一个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蝗虫灾害并不可怕,能够在短时间内予以消灭。就算是印度这样的国家也可以快速消灭蝗虫,虽然这些蝗虫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分散在各国各地,这些蝗虫的集中程度非常高,蝗虫是一种聚集类动物,往往会成群结队的飞行,这让剿灭蝗虫的飞机有的放矢。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快速消灭蝗虫,从技术难度来讲并不是特别大,非洲地区之所以蝗虫泛滥主要原因还是这里的科技不发达。

当然巴基斯坦也可以在固定方向上消灭蝗虫,逼迫这些蝗虫向北飞,北边正好是喜马拉雅山,蝗虫向这些地区飞行那是自寻死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蝗虫飞行的方向就可以快速剿灭蝗虫。当然这些蝗虫如果飞到东南亚地区,大量的鸟类以及鸡鸭也可以成为剿灭蝗虫的一支力量,不过这个过程实在是太漫长,防虫危害最大的是粮食以及农作物,而剿灭蝗虫的目的则是为了稳定粮食供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科技实力的先进程度将会决定受灾情况。


四十五度历史


因为蝗虫太多,鸡和鸭子无法在短时间降低虫口密度。

这次大蝗灾,虫口密度肯定在每平方米1000头以上,不要问单位为什么是头,在农业防治病虫害上,单位就是头,不是只。

我们防治蝗虫的目的是什么,不让它们破坏农作物,这就需要快速降蝗虫杀死,相比蝗虫的移动,鸡和鸭子吃蝗虫的速度太慢了,而且它们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你还得等它们饿了才能继续吃,等鸡和鸭子把蝗虫消灭,农作物早就被啃光了。

当然,如果我们放特别特别多的鸡和鸭子,比如说几亿只,几十亿只,是可以消灭蝗群的,可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鸡和鸭子,找来之后怎么运输,怎么收回?全都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更何况蝗虫群是会飞的,飞行高度通常在600米到800米,对这种高度,鸡和鸭子根本无能为力。

所以,只有蝗虫虫口密度小的时候,才可以用鸡和鸭子。具体来说,鸡能用的虫口密度,是8—20头每平米,鸭子是10—50头,超过这个阈值,鸡和鸭子无能为力。

面对大规模蝗群,只有一招,飞机喷洒农药,农药短时间内大量扩散,触碰到蝗虫或者是被蝗虫食入,几分钟就可以将蝗虫杀死,三天之后,基本上可以将蝗虫杀死百分之九十以上。


作家且听沧海


不请自来。

在目前情况下,要消灭成万上亿的蝗虫,从成本上说,需要鸡的数量也是相对庞大的;况且,从最近新闻图片可以看到,这些蝗虫的个头硕大,巨量蝗虫组成的“蝗”兵军团,是一个“有组织”且“机动性强”的空中兵团,即使鸡再想吃掉它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消灭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要消灭这些蝗虫,根据劳动人民多年的智慧经验,方法还是有很多的,至于效果如何,尚需通过实践才可验证(但愿用不着验证):

首先,利用诱捕(如蚊子逐光、苍蝇逐臭等原理)、驱赶(如声呐赶鱼、喷雾赶飞虫等原理)等方式,把蝗虫引诱或驱赶到某个相对集中区域,在这个集中区域设置捕网(如捕麻雀),收网后统一集中无害处理(如水淹、土埋等)。此法旨在先消灭大量蝗虫的有生力量,可控制它们的疯狂侵害和无节制繁殖。

其次,倘若第一步凑效(如果没效果,需另想办法,总之能做到高效低成本地消灭大量蝗虫便可),接下来,剩下相对小部分的“残余部队”,我们可以适当使用第二个武器:蝗虫的天敌——鸟类(包括鸡)和蛙类等。之所以把蝗虫天敌放在第二位出场,是为了限制这些所谓“天敌”的数量,既减轻庞大成本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生态失衡或疾病传播(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蝗灾消灭后,鸟类太多很可能因为竞争食物,而导致鸟类死亡,死亡的鸟类不知道是否会引发不明禽流感)。

最后,在完成第一、二步的基础上,该到科学家们的出场的时候。倘若说前面两步是“治标”的话,科学家们要做的,并不是研发农药之类杀害蝗虫(这个不利于环保),而是通过雄性蝗虫的基因改造(可参考下图雄性“益蚊”基因改造这个点子),使这类大蝗虫少繁殖或难繁殖,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

以上,仅个人愚见,不吝赐教,非喜勿喷!








锐翔27997031


我们有用鸭治蝗成功先例。

🐔不行,到处乱窜难管理,放出去收不回。

看到些治蝗经验,山东是吃,美食,有一年山东发生蝗灾,大家抢着吃,都不够抢。

巴基斯坦不会选择吃,用鸭子还是比较好的,这在我国有成功经验,多少年前就采用了。

鸭性格温顺,成群结伙,有组织纪律,便于管理。别看样子埋汰动作迟钝,但看到蝗虫就来劲,瞬间换了神态,追着吃。

一只成鸭,一天能吃100~200只蝗虫。如果有10万只鸭子,战斗力还是惊人的。

用鸭子吃蝗虫要注意鸭群不能过大,以1000只左右为一个灭蝗团队。防止团队过大,体弱的鸭跟在后面吃不到。

旱鸭别指望生蛋,但鸭肉是可以食用。巴基斯坦人如果不喜,可以出口到邻国。

有人测算过,一只鸭综合效益(灭蟥减少损失+鸭卖钱)不低于10元人民币。

不谈赚多少,生物治蝗最是绿色环保,不会导致化学杀灭的残留。


布衣吴新建


鸡和鸭确实是蝗虫的天敌。而且相比鸡来说,鸭的效果更好。目前巴基斯坦已经出动了数百架飞机喷洒农药来消灭蝗虫。面对数量惊人的沙漠蝗虫,家养的鸭子也不一定能招架住。相比动用大量的鸭子来消灭蝗虫,最恰当稳妥的办法就是用农药来消灭。

什么是沙漠蝗虫?他们有什么天敌?

沙漠蝗虫是一种重大农业害虫,它来源于非洲和亚洲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地区,飞行能力强,破坏力超强,一天可以飞行150km。可以在短短几天内,把人类三个月左右的粮食吞噬掉。和我国的蝗虫相比,沙漠蝗虫只能用残忍来形容。沙漠蝗虫的主要食物有玉米,高粱,水稻,甘蔗等。所以哪个地区遭遇了大规模的沙漠蝗虫袭击,哪个地区的粮食产量必定减产,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粮食荒灾。

蝗虫的天敌有鸟类,昆虫,爬行动物等。例如鸡,鸭子还有蛙类。几乎所有的蛙类都是蝗虫的天敌。所以可以把蛙类作为制约蝗虫繁殖的排头兵,据统计,一只青蛙。在一个夏天可以消灭1万多只蝗虫。如果是泽蛙的话,能力更强。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这次蝗虫袭击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亿只,规模庞大,时间不等人,如果单纯靠蝗虫的天敌来消灭它,效果不好,反而耽误了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机。因此巴基斯坦采用了以飞机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杀灭蝗虫。尽管如此,巴基斯坦还有大量的蝗虫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既利用蝗虫的天敌,又利用化学方法共同来消灭蝗虫。


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消灭蝗虫的办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谢谢大家。


猎鹰追风


鸡是蝗虫的天敌,这个毋庸置疑。但是治理蝗虫用一般的家鸡是做不到的。家鸡活动范围有限,不容易控制,效率是很低的。那个就需要我们的主角上场了。牧鸡。换句话说,就是经过训练的鸡了。需要养殖60天的雏鸡进行驯养,先让牧鸡适应也在环境,

养殖75天左右训练牧鸡听从指挥,

养殖90天开始治理蝗虫。

由此来看,养鸡治理蝗虫是需要一定周期的。然后我们再回到这个问题,巴基斯坦从2019年6月开始东部地区一直受到蝗灾侵袭,到现在依然没有太大的效果,先不说技术上人力上的限制,没有提前准备的话。单单养殖周期都是问题。

再者就是,生物防治的缺点了首先杀虫作用缓慢,大多数天敌对有害生物选择范围窄,对猖獗暴发性害虫及多种害虫同时并发难以迅速奏效;其次天敌的保护利用技术难度较大,往往需要人工大量繁殖,而释放到田间后又会受到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对于这种大范围的灾害,化学防治虽然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见效快确实当前所必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