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彬:“把農村市場‘創造’出來”


專家觀點|彭彬:“把農村市場‘創造’出來”


快遞是建立在商流基礎上的物流,快遞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正相關,特別是建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的基礎上——在有充足的網絡基礎設施配套的基礎上,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促使網絡零售市場不斷擴大,從而對快遞物流的需求不斷增加。

2011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6萬元,同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57%,快遞業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在人文社會環境沒有重大變化的條件下,我們不妨將人均可支配收入1.46萬元看作快遞業高速發展的臨界值。2018年,我國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1.46萬元,這一年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崛起,驗證了上述判斷。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城鎮,預計未來5年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將不斷縮小與城鎮的差距,農村快遞市場將有較高的增速。

由於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各省(區、市)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差異。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有10個省(區、市)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了1.46萬元。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等地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大幅高於1.46萬元,提示這些省的農村快遞市場已打開局面;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慶等地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處於臨界點1.46萬元上下,提示這些省的農村快遞市場近兩年會有較快增長,需予以重點關注;其他省份雖然目前的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較低,但預計伴隨著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將會提升,將陸續迎來快遞業高速發展的臨界點。

未來5年農村快遞市場的發展,除了順應市場經濟的自然發展規律外,對於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還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發展農村快遞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重要手段。

在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的情況下,我國經濟增長已轉向更多依靠內需拉動,內需中又更多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2019年前三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合計貢獻率達到80.3%,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60.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3萬億元,同比增長9%。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發展農村“電商+快遞”可以改變農村消費長期依靠多層級、高成本的實體銷售渠道的面貌,通過網絡購物擴大農民的消費品類,帶動農村消費大幅增長。

快遞留住“鄉愁”

發展農村快遞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保障。

因鄉村“衰落”、人口減少而對發展農村快遞產生質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態度。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間,我國農村人口數量由6.19億人減至5.64億人,佔比由45.2%降至40.4%。那麼,很多村莊是不是以後就沒有人了,成為“空心村”,還要發展快遞嗎?分析這個問題,須以終為始,思考“我們是否可以接受鄉村的衰落?”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城市需要多功能農業(含農林牧漁等農村全業態)的產品供給,需要廣大鄉村綠色生態支撐,也需要鄉村留住“鄉愁”。

實現鄉村振興,一要堅持“以農為本”發展惠農產業,推進農業產業鏈條現代化,二要加強農村建設,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存在的各項短板,改變農村生活條件長期落後於城市的狀況。發展農村快遞在這兩方面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快遞網絡下沉拉動了農產品上行,各地農特產品通過快遞渠道可迅速運往全國,實現從田間到舌尖的無縫銜接,大幅度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2019年,全國打造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年業務量超百萬件項目163個,新增昆明鮮花、煙臺蘋果、南寧沃柑、成都柑桔和五常大米等20個年業務量超千萬件“快遞+”金牌項目;農村地區年收投快件超過150億件,同比增長25%;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8700億元,同比增長24%。其次,電商基礎設施和快遞服務下沉到鄉村,讓農村居民可以購買到全國各地的、與城市居民所購買的同品質的產品,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改善鄉村的生活條件。

“2、4、6”

根據我國農村快遞市場發展的現狀和特徵,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對農村快遞的需求,可從“2、4、6”三個方面對實現農村快遞高質量發展進行思考。

“2”是“二元服務”——要兼顧服務農業生產和服務農民生活。

服務農業生產,就要通過節點網絡共享、運力資源複用、標準規範統一、企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暢通便捷、經濟高效、便民利民的縣、鄉、村三級物流服務體系,促進農產品、農村生產生活物資、郵政快遞寄遞物品等高效便捷流通,加大對新農民新主體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服務農民生活,就要提升快遞鄉鎮網點覆蓋,推動快遞服務進村,要通過寄遞基礎設施共建共用共享、加強科技應用等方式提升運營效能,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客戶服務。

“4”是“四流合一”——快遞業在農村高效發展的基本邏輯,是對農產品供應鏈的升級。

“四流”包括商流及其引領下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企業拓展農村市場,理想狀態是達到“四流合一”。比如中國郵政,既有商流實體網點(郵政支局+郵樂購站點),也有物流實體網點(寄遞事業部網點及代辦點),還有資金流實體網點(郵儲銀行網點+代理金融網點),以及三農服務站、便民服務站等,輔以信息網絡,如這幾方面能很好地協同發展,推動資源複用和功能疊加,將發揮出強大的力量。快遞企業在農村市場也有較大優勢。基於商流的企業(電商)發展“商流”,或疊加“資金流”,重要的“物流”部分快遞物流企業來支撐。快遞企業還可以既發展“物流”,又發展“商流”,可根據自身特點,以“商流”和“物流”的不同比例,找到在農村市場發展的盈利模式定位。

專家觀點|彭彬:“把農村市場‘創造’出來”


部分企業在農村市場的盈利模式定位

目前在農村,很多企業已經邁開了“物流”與“商流”相結合的步伐。中通基於“中通優選”電子商務及增值服務平臺,在農村末端網點疊加商業銷售功能,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推出“優鮮送”“時效件”等服務產品。2018年,中通快遞鄉鎮覆蓋率達89.36%。百世集團以其S2B2C深度分銷綜合服務平臺百世店加觸及下沉市場,依託“店加雲供系統”、RDC倉分佈和快遞快運物流體系幫助客戶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供應鏈企業怡亞通輸出先進的物流模式,吸引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的渠道商加盟,2018年其終端零售門店超過200萬家;同時通過實現信息互通,解決了相關企業融資風險難以衡量的問題,並以此為基礎重構了銀企貸款的商業模式,為小微終端提供純信用貸款。京東物流、菜鳥網絡擔當母公司商流平臺的“第二方物流”,服務於本體電商平臺。快遞物流企業下沉到鄉村市場,需要根據市場需求,明確商業模式和網絡運營模式,並明確不同階段的損益模型。

“6”是郵政快遞企業與地方政府、農業部門、商務部門、金融部門、交通部門“六方協同”。

郵政管理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部門給予“快遞下鄉”“快遞進村”的必要支持,通過政策扶持、資金補貼、貸款貼息等形式,支持農村快遞發展。加大與農業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推動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與當地快遞企業對接,尤其是國家級、省級等更成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電子商務示範縣的地區,加大與商務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資金在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方面加大投入;推動快遞企業與供銷、農村超市等實體網點的合作,降低運營成本。加大與具備服務三農能力的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推動銀快合作、銀郵合作。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推動“交快合作”,實現運輸網絡站點資源複用,使用農村客運車輛帶運快件。

發展農村快遞還需要用好生物學“在複雜環境裡的演化算法”。我國農村市場如此廣闊,全國4萬個鄉鎮,60多萬個村莊,各地因地制宜自主創新,農村快遞的發展模式會呈現多樣化。成功的創新可以在行業內進行推廣普及,不適應市場的發展模式將被淘汰。我們要鼓勵各地農村快遞從業者創造力的發揮。

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說過,“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這句話特別適用於農村快遞市場。農村快遞發展趨勢是確定的,未來5年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則要靠廣大快遞從業者“躬身入局”加油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