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發生蝗蟲災時,為什麼人們不吃蝗蟲度過難關呢?

體育快遞員


蝗災從來都不是單獨的,它同時代表著饑荒與大旱災,在吃觀音土,吃樹皮吃草根甚至易子而食的大災之年,災民不吃蝗蟲也是不可能的,可最終還是會有無數的人餓死!

天氣和害蟲的“戰爭”

古時候沒有殺蟲劑,防蟲全靠天意,如果前一年天氣足夠冷,能夠將地下的蟲卵大面積凍死,那麼第二年的糧食就會大概率免於蟲害,蝗蟲也沒有辦法爆發。

可一旦暖冬來臨,那麼第二年的糧食收成就成了難題,因為天氣不夠冷害蟲的蟲卵也沒有辦法凍死,到了春天就會孵化為成蟲。

如果說朝廷這時候賑災得力還可以撐到下一季收穫,但如果說賑災也出現了問題,唯一的希望斷絕,災民們也只能“自食其力”

物資缺乏導致的“飢餓”

比如在還沒有餓到跑不動之前可以去逃荒,去投靠親戚朋友,通過各種辦法度過了災年再回鄉,在逃荒的路途中也有吃樹皮這樣的事情。

肯定就有人奇怪了,為什麼古人不去捉蝗蟲去吃呢,明明蝗蟲體型那麼大,肯定肉也不少,為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會餓死很多的人呢?

現代吃過蝗蟲的知道蝗蟲的美味,對於古代普通腦百姓來說,蝗蟲也是一個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可是古人在大災之年卻很少會去吃它。

首先就是烹飪的方法,現代大多使用的是高溫油炸,然後撒上各種各樣的調味料才能變得比較好吃,而古代並沒有這樣的條件,最多白水煮一下,或者火烤。

這樣子沒有調味料蝗蟲的口感就會變得很差,甚至會忍不住嘔吐出來,並且蝗蟲也不是那麼好抓的。

並且蝗蟲寄生蟲問題十分嚴重,如果直接生食,寄生蟲也可以讓一個成年人特別難受,而且蝗蟲這個東西並不能長期儲存,以後的日子還是要靠糧食去支撐。

眼睜睜看著的現實

除了這個之外,更加可怕的就是蝗蟲都是成群結隊出現,在一個地方吃光了之後,就會立馬展翅飛走,這段時間出現的蝗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它從來不會停留。

而百姓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蝗蟲吃光地裡的莊稼而什麼辦法都沒有!只能選擇依靠餘糧或者是逃荒

所以這並不是災民們愚蒙,而是各種各樣的條件迫使的他們別無他法。


三書青史


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數枚而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誠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這個就是非常著名的唐太宗吃蝗蟲的故事,連皇帝都吃蝗蟲,古代百姓為什麼寧可餓死不吃蝗蟲呢?

其實真到饑荒時連樹皮草根,觀音土都吃,更不要說蝗蟲這種富含蛋白質的美味了,真要有一頓蝗蟲吃,那是要開心死的。只是現代人沒有經歷過,歷史也很少記載這些細節,一般又不會有人細緻的去讀史,不知道而已。

“貞元元年(785年),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唐)

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元)

所以真的不是古代饑民寧死不願吃蝗蟲,而是有難言之隱。

第一,蝗蟲遷徙能力極強。蝗蟲雖然不是速度最快的昆蟲,卻是最擅長長距離飛行的昆蟲。一旦成年,它可以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連續飛行10小時。我們現在可以開車去追,古代百姓又如何追得上。加上蝗災之前必有大旱,經歷過大旱的百姓往往已經餓的頭昏眼花了,又怎麼追得上。

第二,蝗蟲的進食能力非常強。蝗蟲的進食速度非常快,而且速度又多,往往如烏雲蓋日一樣撲來,一夜之間就能把當地所有的草木糧食都吃光。第二天可能就已經飛到數百里之外了,短時間內捕捉的蝗蟲根本彌補不了損失。

第三,蝗蟲的存活時間非常短。我們都說秋後的螞蚱蹦不長,蝗災存在的時間也非常短,基本上一場雨,或者氣溫略下降,就會全部死光。如果實在糧食沒被吃之前是幸運的,但如果糧食被吃後,整個秋天和冬天都沒有糧食也沒有蝗蟲,甚至第二年春播種的種子都可能沒有,這時候吃什麼?

所以這只是在我國現在已經成功治蝗,蝗蟲成為稀有零食的情況下,造成的錯覺。如果真的有一天爆發蝗災,糧食吃完後,所捕捉到的那點蝗蟲夠吃一天,一週還是一個月?


潘不安講究史


蝗蟲,又叫螞蚱!

是絕佳的烹飪材料,可煎、可炸,可蒸、可炒;肉質鬆軟,鮮嫩潤滑,其口感如蝦蟹,回味無窮。

蝗蟲是高營養的美食,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各種維生素、以及包括鈣、鐵、鋅等各種人體必須微量元素。乃是居家旅行,接親訪友之必備佳餚。

在中國北方的燒烤攤兒上,炸螞蚱乃是比小龍蝦更受歡迎的地道美食;在泰國,東亞飛蝗製作的“油炸飛蝦”乃是當地特色。

總而言之,在東亞,蝗蟲就是食材!

但是,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蝗蟲是不能吃的!在古人眼中,蝗蟲是神靈,蝗災是天災,是老天爺派下來懲罰他們的,吃不得、也趕不得,只能看著自己的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莊稼,淪為“祭品”。

面對蝗災,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祭拜神靈,跪求老天爺。

蝗蟲由是無法無天,肆意洗劫莊稼,所過之處,顆粒無收,百姓們餓殍遍地。

直到他們遇到一個叫李世民的人!

沒錯就是唐太宗,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史所載吃蝗蟲的人,而且還是生吃。

話說在貞觀二年,長安逢大旱,在北方逢旱必起蝗,所以旱災也是蝗災。唐太宗巡視災情,順手就抓了幾隻蝗蟲。為了摒除百姓對於蝗蟲的神靈恐懼,他一口就其生吞了。

貞觀二年,京師旱,蝗蟲大起。太宗入苑視禾,見蝗蟲,掇(duō)數枚而咒曰:“人以谷為命,而汝食之,是害於百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將吞之,左右遽諫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災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復成災。

唐太宗吃蝗蟲之後,蝗蟲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人們紛紛開始對蝗蟲動手,由是開啟了對蝗蟲的一場美食盛宴。

當然了,這僅僅是燃起了老百姓們對抗蝗災的希望,並不代表他們就能解決蝗災。

蝗蟲依然是農民的天敵,治理蝗災,也不是擼幾串兒螞蚱就能解決的!

首先前面咱們講過,逢旱必起蝗,有蝗災的地方原本就收成不行,到處鬧饑荒,逃難的逃難,造反的造反。老百姓們很難組織起有力的抵抗。

然後是蝗蟲不易捕捉,每當蝗災起時,往往都是鋪天蓋地壓過來,沒等你抓幾隻螞蚱,他們已經完成了覓食,很難阻止他們糟蹋莊稼。

最後是蝗蟲不管飽啊,如果說莊稼沒了,咱可以吃蝗蟲。但是時間有限,你根本抓不了多少。也就能當個零食吃一下,起不到當糧食過日子的作用。

所以我們看到,在我國的歷史上,即使唐朝之後已經開始來大規模治蝗,但是收效甚微。蝗災一起,必然餓殍遍地,百姓流離失所。

最著名的就是明末了,天啟、崇禎年間陝西、河南一帶的蝗災,引發了大面積的饑荒。

“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漢南續郡志》)

沒有糧食,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們紛紛起來造反,這才有了大明王朝的覆滅!


白話歷史君


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沒有見過蝗災,不知道什麼是蝗災.我爺爺是農民親歷過蝗災,我在非洲援建的時候也聽它們講過蝗災.我們看見有炸螞蚱🦗小吃,以為抓螞蚱🦗吃也不錯!實際上,蝗災中的螞蚱🦗不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遇見的螞蚱!蝗災時候的蝗蟲處於一種癲狂的狀態!全身會變色可以迅速吃掉多倍於自己身體的糧食,葉杆全都不剩!連續狂吃不休息!日夜兼程!小規模的蝗災可以治理,蝗蟲一旦聚集成了規模根本沒辦法治理,遮天蔽日,連太陽光線都會被遮蔽住,往往一兩個小時一整片田就什麼都不剩了!連麥稈都沒了!連牛馬的草料都剩不下!它們一旦吃完,就會迅速飛走了十分二十分就會飛走!再尋不到!在非洲蝗蟲一天能行進400公里!根本等不到你抓來烤串就都飛走了!




大鐵鍬摳牙縫兒


我上的生物課裡,蝗蟲是叫東亞大飛蝗,這東西好吃,我吃過,做這東西吃的地方,管這東西叫“跳菜”收好莊稼的田裡,總有人拿個竹製的大圈,套上塑料薄膜做的大袋子,打點眼,在田裡跑來跑去,然後袋子裡面就能倒出好多跳菜,用開水燙死,煮一開,撈出來晾曬乾了,就是跳菜,油炸最香,烤吃也不錯,以前缺油時候幹炒也挺香的,好吃著呢。



但是古代蝗災時候為什麼不吃著個呢?肯定吃,不會不吃的,咱們國家只要能進嘴的東西,自古就沒落好的,古代不知道,我小時後在鄉下,小夥伴們抓點知了螞蚱烤著吃那是常事。說古代蝗災後,不吃蝗蟲,我是不信的,但我認為沒什麼用,我們常見的那種蛇皮袋,裝米得四五十斤,賣跳菜的也拿那種袋子裝著跳菜賣,一袋子才十幾斤,就是說這東西吃著玩,當菜吃都可以,當糧食吃。

恐怕蝗災時能抓到的蝗蟲,不夠填補糧食損失,本來古代田裡那點糧食收成,地主家都得半年幹半年稀,蝗災糧食都泡湯了,抓的蝗蟲最多能填補小半,所以最後還得吃樹皮,甚至易子而食。農民是最實際的,要是吃蝗蟲能頂上糧食,能比糧食稍多一點,就該種糧養蝗蟲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蝗災的危害有多恐怖,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我親身經歷,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湖南爆發松毛蟲災害,半個月不到,整座整座山上樹的葉子,全被松毛蟲吃得乾乾淨淨,後來動用軍用飛機灑農藥,才防治住。

蝗蟲有翅膀,能飛,比松毛蟲的危害更多,防冶也更困難。

古代發生蝗災,就如同近代發生瘟疫一樣,是天災,不可抵抗的。


對於沒有對抗手段的自然災害,怎麼去度過難關。

唯一的辦法,就是受災,總結,再受災、再總結,最後得出一套預測蝗蟲災害是否會發生的經驗,為來年的減災,賑災做準備。


瞎忙的胖子


古人是否吃蝗蟲,恕我孤陋寡聞,所見資料甚少,只說蝗災重,赤地千里,民相食。但我發現了今人吃蝗蟲的記載。

1942年1943年連續兩年的大旱災,殃及太行,冀南,太嶽及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這是一場百年難遇的旱災,蝗蟲如颶風暴雨,遮天蔽日,每群有二三里寬,幾十裡甚至百餘里長。蝗蟲一旦落地,莊稼全部吃光,樹頭大多壓折。不僅吃光莊稼,野菜,野草也啃完了。整個邊區陷入浩浩的蝗蟲世界中。

邊區政府成立了救災委員會,組織指導人民救災抗災。一是採摘野菜(蝗蟲沒到過的地方),二是打蝗蟲。政府發動各界群眾,像打日本人一樣打蝗蟲。129師官兵,政府主席,廳長,教師,學生,紳士,連小腳老太太也來了。不少人驚奇地發現:蝗蟲可以吃。有人發明了多種吃法。把燒死的蝗蟲磨成面,烙餅,蒸窩頭……雖然有一股異味,但總比光吃野菜強。不少人因吃蝗蟲得救。有人餓得不能動,吃蝗蟲後能下地了;有人快餓死了,吃蝗蟲後能擔水了,還有人攢了兩大缸蝗蟲面。

事實求是地說,1970年代,我們村裡還有人捉蝗蟲燒著吃,他們說挺香的,只是吃時,掐去頭尾。

我想古時人們飢餓到人相食,吃觀音土,如果有蝗蟲吃,是飢不擇食的。


皖北隱士


人要是餓急眼了,什麼東西都敢吃,何況是蝗蟲?

很多人都是以一種“想象”的方式理解歷史,說嚴重了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心態。比如蝗災問題,老百姓真的不吃蝗蟲嗎?

《元史·五行志》記載,至正十九年(1359年),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境內多縣爆發蝗災,“……皆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行,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以為食,或曝幹而積之。又磬,則人相食……”

這個記載告訴我們,遇到大災之年,饑民確實是吃蝗蟲的。不僅吃,而且還曬乾儲存起來當口糧,不過吃不了多久就沒了,只好再次“人相食”。

唐貞觀元年的時候,也是多地大蝗災,“秋,關輔大蝗,田稼食盡,百姓飢,捕蝗為食。”至於說那個最著名的故事,唐太宗痛恨蝗蟲造成饑荒,直接抓幾隻生吞了,也證明吃蝗蟲沒那麼多忌諱。


可能正因為如此,有人就想了:既然可以吃蝗蟲,為什麼還會餓死這麼多人?

第一個原因,就是吃蝗蟲遠遠不如吃糧食。

很多喜歡看“荒野生存”類節目的人,最大的樂趣可能就是挑戰者們怎麼吃的問題。比如各種蟲子,就是主要選擇之一。但是,蟲子能提供的能量有限,一點點根本吃不飽。當然,有人會說炸蝗蟲的熱量很高的嘛,而且還是下酒好菜。關鍵是,古代油鹽都非常珍貴,炸蝗蟲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用的。

其次,蝗蟲遠遠不夠吃。

蝗災最猖獗的時候,一般是夏秋時節,糧食成熟之時。《除蝗疏》中記載:“聞之老農言,蝗初生如粟米,數日旋大如蠅。能跳躍群行,是名為蝻。又數日,即群飛,是名為蝗。”也就是說,蝗蟲從“粟米”小的體型,到可以飛的成蟲體型,根本用不了幾天。所以人們難以防範,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遮天蔽日的蝗蟲吃光莊稼。

而蝗蟲啃食莊稼的速度極快,用不了兩天就能把一個村子附近的田地啃乾淨,然後就迅速飛走,尋找下一個目標。農民就算一刻不停的捕捉蝗蟲,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儲存夠一年食用的。

且不說饑民沒有力氣捕捉蝗蟲,就算不考慮耗費的能量,能捉到的也有限,吃不了多久的。


第三,災荒之年,天災往往是“組團”來的。

若是研究蝗災的話,會發現它總是伴隨著旱災一起來的。大旱之年,農民家中存糧本來就少,再遇到蝗蟲的話,基本上就斷了來年有收穫的希望。所以,就算是吃蝗蟲能挺過一年,第二年呢?因為旱災沒有收成,一樣會被餓死。

更為關鍵的是,蝗災的主要發生地,是在黃河下游地區,比如河北、山東、河南三省,是蝗災高發區。這些地區的特點是什麼?人口密度高。在這些地區,大量的人口只能依靠地裡的糧食生存。大的乾旱不僅會有蝗災相伴,而且還會產生瘟疫,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就算不餓死,也會病死。

所以,饑民餓極了是吃蝗蟲的,但是這東西不好抓,也不夠吃。如果來年的種子沒著落,人還是會被餓死的。另外,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餓幾天是什麼感受了,連走路都費勁,哪有力氣去抓足夠吃的蝗蟲?


七追風


歷史上的蝗災總是和乾旱結伴虐待老百姓。之後就是長時間的饑荒,饑荒的情況老百姓是什麼都會吃的。但在蝗災發生的時候,老百姓不吃蝗蟲的原因就比較多了。

一、蝗災發生的時候,不是最飢餓的時候 老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同樣的道理,蝗災發生時莊稼還在地裡,家裡還有一點點存糧。一旦等莊稼被蝗蟲糟蹋完,沒收成了,家裡也沒有存糧了,歷史上饑荒時易子而食也不是怪事,何況是蝗蟲。



二、古代人迷信,覺得這是上天的警示 古代的老百姓,知識普及面不高,更無法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乾旱天氣的原因,以及旱災和蝗災的因果關係。更沒有效果最佳的農藥,所以覺得這是上天的懲罰,而蝗蟲是上天的使者。那是不能吃,只能當神供著的,於是民間就有很多“蟲神廟”“蟲王廟”等等。

三、蝗蟲們會轉移陣地,很多人不是不吃而是抓不到 蝗蟲在吃完一片莊稼後是會轉移陣地的,它們會飛,會蹦,抓起來並不容易。古代人沒有現在的細網子什麼的,只能用竹簍子或者布袋或者徒手來抓蝗蟲,這樣的工作產量是很低的。



四、蝗蟲太少,不夠吃,很多人吃不到 有很多史料都有關於吃蝗蟲的記載,蒸著吃,煮著吃,燒著吃,甚至還會曬乾存著吃,但小小蝗蟲怎麼能當糧食吃。 我們來換算一下,一家三口,就算每天很節約吃四斤糧食=4斤蝗蟲,一個月就要120斤糧食=120斤蝗蟲,等下一季糧食可食用算一個季度,每家人一個季度360斤糧食。一個村子又有多少家人,能抓到幾個360斤蝗蟲,這還不能蝗蟲保證到處有,天天有。

五、沒有良好的烹調方式,吃多容易生病,沒有很好的醫療條件應對。 古代的老百姓烹飪方式,除了煮就是蒸或者就是燒,油鹽醬醋都非常缺乏,可以想象吃起來很乏味。昆蟲攜帶病菌是比較多的,一旦生病,在醫療條件匱乏的古代,小病就死人的例子不在少數。



綜上所述

大饑荒一般發生在蝗災之後,人們想吃蝗蟲時它們已經飛走了,根本就抓不到,即使抓到了也只是杯水車薪,僧多粥少,無法解決飢餓的問題。除此之外,對蝗蟲的忌諱和恐懼也有可能是老百姓不吃蝗蟲的原因。


妙趣侃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迷信思想,蝗蟲不能吃。

古人認為,蝗蟲是天災,是上天為了懲罰世人降下的災難,是所謂的蝗神。

對於蝗蟲,只能提高君王和老百姓的道德,才能消滅蝗災。

《貞觀政要》記載貞觀二年(628年)六月,京畿旱蝗時,唐太宗在皇苑中掇蝗祝之曰:"人以谷為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爾其有靈,但當蝕我心,無害百姓。"遂吞之,是歲蝗不為災。

所以,蝗蟲是不能吃的,是神靈。

第二,很難抓住蝗蟲。

眾所周知,蝗蟲是可以飛行的昆蟲,飛行速度很快。

蝗蟲是不斷遊走,一片片的吃光田地的作物。

以古代的科技力量來說,抓住大量蝗蟲很困難。

即便今天,對付蝗蟲最有效的方法是:用農用飛機噴灑農藥。

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在1950年代修建治蝗機場。2001年,政府在山東、河北、新疆三個重災區,投資修建了三個現代化的治蝗機場。

古人沒有這種技術,依靠土造工具很難捕捉到大量蝗蟲。

古人主要使用:鳴金驅趕法、捕擊法、火燒法、溝坎深埋法、掘種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溼難飛用器具抄掠法等,對於蝗災不是很有效,只能起到一些作用而已。

第三,吃掉幾隻沒有用處。

而蝗蟲一旦成災,數量是非常驚人的。2001年,中國的黃河流域、渤海沿岸及新疆北部地區出現蝗災,部分地區的蝗蟲密度達到了最多每平方米一萬隻。

大家可以算算,如果是幾百米農田,有多少蝗蟲。

那麼,你吃上幾十只幾百只,根本就沒用啊。

話說,薩沙也吃過蝗蟲,真的很好吃呢。

只是,古代的蝗災真的很可怕。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