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在網上看到方艙醫院患者與醫務人員的逗樂視頻:

患者模仿火車上乘務人員賣東西,而醫務人員也特別配合,模仿乘客。真的是唯妙唯俏,特別有趣。

可是,我看著看著卻鼻子一酸,差點掉下眼淚。

那可是在方艙醫院,雖說以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為主,但是在病毒的強大威力下,也是不容易讓人笑出來的場所。

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患者和醫務人員依然可以自娛自樂,這是需要多麼強大的樂觀心態呀。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鍾南山院士曾說:“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得了病是垂頭喪氣還是樂觀對待,差別是極大的。”

相信在如此樂觀心態下,方艙醫院的患者們定能早日康復。

反觀我身邊的一些孩子,遇到一點點小事就哭爹喊娘,如果父母不幫他解決,他就一直鬱鬱寡歡,不知如何是好。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想,除了一些孩子是因為天生比較敏感,有悲觀傾向外,大部分孩子無法樂觀起來,是因為樂觀往往與學習無關,很容易讓家長忽視掉。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我們常說,要培養孩子的樂觀精神,因為越是到了關鍵時刻,樂觀的孩子越能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可是,又有多少家長對此真正在意了呢?

如果孩子沒有樂觀心態,對什麼事情都比較悲觀,能不能從根源處著手,改變孩子的認知,讓孩子變得樂觀起來呢?

答案是,能,這個方法就是ABCDE法。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ABCDE法是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提出的,可以作為練習工具,幫助孩子習得樂觀。

  • A:代表主觀判斷不好的事。
  • B:代表你對這件事的想法。
  • C:代表你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的行為,也就是後果。
  • D:代表反駁,重新審視B的看法是否正確。
  • E:代表激發,經過D反駁之後,對事情形成新看法,激發新行為。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第一步,識別自己的ABC模式。

識別出自己的ABC模式,即識別出不好的事跟我們的想法、後果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先自己做到,才能教孩子。

我先舉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解釋一下ABC的概念。

我們很多人都有過減肥的經歷,包括我在內,可結果往往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一次小失誤導致的。

比如,你制定了一個節食計劃,前幾天都堅持得很好,可是公司突然宣佈聚餐。你告訴自己,我只吃青菜,結果一時沒忍住,吃了不少肉。

這是不好的事情,就是A。

於是,你很鬱悶,認為自己永遠不可能減肥成功,因為自己太沒有自制力,永遠經受不住美食的誘惑,做什麼事情都堅持不下去。

這些對自己的看法,就是B。

所以接下來你就破罐子破摔,放棄了整個減肥計劃。

這一後果,就是C。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要識別出自己的ABC模式,就要在自己遇到不愉快的經歷時,多加註意,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自我對話,以及當時的情緒。

如果一下子不容易識別,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寫日記,把你認為不好的事情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就能發現日常生活中的ABC都是如何運作的。

這個方法當然也可以教給孩子,讓孩子對自己的主觀想法和行動後果,有一個清晰認識的同時,還能鍛鍊寫作能力。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第二步,反駁自己大腦中的想法。

說實話,即使是很有警惕心理的人,也很容易相信自己大腦中的想法,哪怕有些想法特別荒誕,也很少去反駁。

如果你也是如此,就可以在出現了一些讓自己不舒服的情緒,如苛責、愧疚、懊惱、悔恨等之後,審視一下,是不是一些想法造成的。

如果是,就試著反駁一下這些想法。做一個辯手,查找能支持自己進行正面思考的證據,然後自己和自己辯論。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還拿節食的例子來說,你可以問問自己,自己之前的努力真的會因為一頓飯前功盡棄了嗎?其實,只要計算一下,就能大致估算出所吃肉類的熱量。

然後,你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糟。只要你在睡覺前多運動幾下,然後第二天只吃低熱量的食物,就可以兩兩相抵了。

另外,認為自己自制力差,抵制不住美食的誘惑,其實也並不準確。你可以回憶下,你已經堅持了好幾天了,說明自己也有自制力。

當你可以從其他角度看待這件事情時,關注的重點就不是自己的無能,而是可以改變的因素。

自我否定,自我苛責,認為自己是全天下最倒黴的人等想法,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習慣思維,而反駁能讓你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如果孩子對此運用不熟練,我們也可以引導孩子反駁。但是要注意,我們只負責提問,孩子才負責回答。

比如,孩子在學校開同學玩笑,沒有把握住尺度,被老師批評了。結果,孩子非常傷心,認為自己是一個被老師討厭的壞孩子,甚至因此產生了厭學情緒。

這時候,我們可以讓孩子理出ABC:

  • A:在學校和同學開玩笑,被老師批評。
  • B:沒有老師會喜歡我了。
  • C:不想再去學校上課了。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這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思考下列問題:

  • “你一向都很友善,今天還把課外書借給同學了,壞孩子會這麼做嗎?”
  • “老師經常和媽媽發微信誇獎你,她如果不喜歡你,會這樣做嗎?”
  • “媽媽去開家長會時,班主任發了小冊子,上面是各位老師對你的好評,難道他們的想法都錯了嗎?”
  • ……

我們通過這些提問,喚起孩子的回憶,讓他找到充分的理由說服自己,相信自己大腦中的負面想法是錯誤的。

對於這一過程,我們可以鼓勵孩子記錄下來,就寫在ABC日記的下面。

孩子在寫出反對負面想法的證據時,能進一步激發思考,甚至可以想到對這個問題的其他樂觀的解釋。

當孩子成功地反駁了自己後,就會改變自己的悲觀想法。與此同時,也能讓他更理智地看待問題。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第三步,激發自己產生新的行為。

在經過自我反駁後,我們會對事情形成新的看法,而認知的改變會激發我們產生新的行為,創造新的結果。

和前面兩步相比,這一步是最為簡單的。因為即使懶得去反駁,或者視而不見,只要不做改變,堅持之前的行動,就是勝利。

當然,如果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可以看一下,在自己的思維方式發生改變後,自己是不是找到了更有意義的解決方案。

哪怕經過了自我反駁,發現自己的負面想法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也可以採取破壞力較小的解決方法。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比如,孩子考試成績直線下降,大腦中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我很笨,學習能力不足,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

此時,孩子有兩個選擇:

  • 一是對此進行反駁,找出自己值得肯定的部分,同時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成績。我推薦讓孩子這樣做。
  • 二是無視這樣的想法,繼續努力,雖然自身真的存在不足,結果也不會比現在更糟。但是這樣做,需要很大的勇氣。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孩子容易誇大困難怎麼辦?簡單詳細ABCDE法,照做就能養出樂觀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說,孩子樂觀與否,與父母的人生態度和教育方法有很大關係。

希望我們能學會ABCDE方法,用以指導孩子,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錯誤認知,讓孩子變得積極樂觀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