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磚牆鎮茅城村 “第一書記”,扛起疫情防控“硬核”擔當

2月15日傍晚,氣溫驟降,天空還下起了雪。高淳磚牆鎮茅城村,王超匆忙地走向該村青龍橋疫情值守卡點。

“王書記,今天週六,你怎麼也沒回去,老婆孩子不想你啊?”值班村民問。

“大家都在加班值守,我也不能落後。今天降溫,我來看看這裡的值守和防寒情況。”王超應答道。

王超,市委政法委機關掛鉤幫扶茅城村駐村“第一書記”。春節假期,他放棄休息,告別親人,返回村裡,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帶領該村黨員幹部群眾構築起了一道群防群治的堅固防線。

強化組織引領,31名黨員主動請纓抗“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王超返回村裡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召開會議,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強化組織引領,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凝聚全村防疫意志,以黨員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方法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隊伍中來。

高淳磚牆鎮茅城村 “第一書記”,扛起疫情防控“硬核”擔當

高淳磚牆鎮茅城村 “第一書記”,扛起疫情防控“硬核”擔當

疫情期間,他主動參與到重點隔離戶巡查及值班點值守的工作中,組建黨員先鋒崗和黨員巡邏隊、宣傳隊,亮身份、樹旗幟,積極向大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不分白天黑夜巡查村裡防疫和卡點值守情況。在他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帶動下,村內31名黨員陸續主動請纓奔赴疫情防控工作的各個崗位,或參與值守、或參與摸底排查、或參與疫情知識宣傳……

在黨員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群眾踴躍報名成為疫情防控志願者,大家守望相助,自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夯實網格根基,1081戶進行地毯式摸排

作為市委政法委機關掛鉤幫扶的駐村第一書記,王超充分發揮網格化工作經驗,夯實網格基本單元,組織開展

網格防疫。他主動擔責,組建村網格防疫小組並任組長,組織網格員分別帶領志願者對7個網格中的1081戶進行地毯式摸排,全面摸清外地人員來村情況,並針對性做好居家隔離措施。

高淳磚牆鎮茅城村 “第一書記”,扛起疫情防控“硬核”擔當

高淳磚牆鎮茅城村 “第一書記”,扛起疫情防控“硬核”擔當

疫情防控中,王超通過統籌網格資源,區分出重點網格和普通網格。把居家隔離人員較多、卡點較為重要的網格列為重點網格,組織多名網格員同時負責,確保1名網格員落實好1戶居家隔離人員監督責任、1名網格員志願者帶4名平安志願者落實好居家隔離責任。

在入戶排查過程中,網格員發現茅城墳園某戶居民,其親戚有一家四口1月24日從湖北黃岡來高淳,王超立即啟動居家隔離應急措施,並指派一名網格員帶兩名平安志願者專門負責隔離觀察工作,早晚測量體溫。他還特別交代網格員注意安全。隔離期滿後,王超還去交代了當事人注意事項。

此外,為切實解決網格員一線工作的後顧之憂,王超主動為網格員分擔文字工作和宣傳工作,加強網格員後勤保障,確保網格員全身心撲在疫情防控一線。

心繫困難群眾,6萬隻蟹苗銷售有著落

“出門一定記得戴上口罩!”在低保戶劉四美家裡,王超特別交代著。

據悉,疫情發生以後,王超陸續走訪慰問了村內的45戶困難群眾,給他們宣傳防疫知識,詢問他們是否購買了口罩,生活上還有什麼不便和困難,並給他們送上急需的防疫用品。

高淳磚牆鎮茅城村 “第一書記”,扛起疫情防控“硬核”擔當

高淳磚牆鎮茅城村 “第一書記”,扛起疫情防控“硬核”擔當

新春過後,村民葛新林就為自家的6萬隻蟹苗的銷售犯了愁,受疫情影響,交通受到管制,往年銷往外地的蟹苗沒了客戶。同時,眼下正是蟹苗下塘時間,村裡很多蟹農也正為無法到外地購置蟹苗而苦惱。

在瞭解了相關情況後,王超一邊做好有購置蟹苗需求農戶的登記工作,一邊主動協調本村蟹苗銷售和購買資源,向本地有需求蟹農推薦本地蟹苗,促進“外銷”轉“內銷”,解決供需矛盾,積極協調購銷雙方合理洽談達成合作共贏,並組織分批購買,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目前,葛新林家剩餘的6萬隻蟹苗的銷售已接近尾聲。

王書記是做實事的人,田間地頭、農戶家裡都能看到他,遇到什麼難事我們第一時間就想到他。他是我們村的貴人,我們要感謝他!” 葛新林說出了村民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