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01


說到傳統的西醫,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的名字,帕拉塞爾蘇斯(1493年-1541年)。

他是中世紀瑞士醫生、鍊金術士、占星師,生於醫生世家,

帕拉塞爾蘇斯並不是他的真名實姓,而是他自己給自己改的名字。

“帕拉”(para)的意思是“超過”,“塞爾蘇斯”(Celsus)是古羅馬的一位名醫,他自認為他比羅馬醫生塞爾蘇斯更加偉大。

所以帕拉塞爾蘇斯的意思,就是超過塞爾蘇斯,我們可以理解成“賽華佗”、“賽扁鵲”。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帕拉塞爾蘇斯宣揚一種離經叛道的方法論:重視實踐,拋棄經典。

他甚至用極端手法表明立場,公開燒燬經典醫書。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被他燒掉的那些經典確實很不靠譜,就算當時沒被拋棄,再過幾百年也註定只有送進博物館供人瞻仰的命運。

但是,如果沒有哪部經典醫書值得遵從的話,總不能讓每位醫生都只靠試錯法來積累行醫經驗吧?

所以帕拉塞爾蘇斯有破有立,提出了醫學新方法:跨界。

帕拉塞爾蘇斯打通了醫學和鍊金術的邊界。

他給鍊金術下的結論是:鍊金術的真正目的並非煉成黃金,而是要製造有益人體健康的醫藥品。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02


鍊金術是當時的一門高深學問,在方法論上體現著“道法自然”的高級哲理。

這點和中醫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很相似。

在鍊金家看來,礦物質是在地層當中緩慢生成的,我們只要掌握了它的生成原理,就可以在實驗室裡加速這個過程。

從“生成”的角度來看,礦物質也是一種活物,那麼反過來看,人體會不會也是一種礦物質呢?

這就是帕拉塞爾蘇斯的偉大創見。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當然,人體不是石頭,所以帕拉塞爾蘇斯把人體當作一個化學系統,有三種最具基礎性的化學物質——汞、硫和鹽——維繫著我們的生命。

當這三種化學物質形成恰當比例的時候,我們就是健康的,而一旦比例失調,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我們把這些不適叫做疾病。

按照這種理論,既然搞清了患病的原理,治病也就有章可循了,只要把某種元素添一點,把某種元素減一點,恢復平衡就好。

對的,平衡聽上去也非常像古代的中醫理論——陰陽協調。

所以帕拉塞爾蘇斯給病人開藥,用的盡是汞一類的礦物藥物。

汞,俗稱水銀,今天我們都知道這是劇毒物質。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給病人吃毒藥,這是用“以毒攻毒”的療法?

難道這西方“賽華佗”是庸醫來的?

我們先不要太多質疑人家的水平。

要知道帕拉塞爾蘇斯出身於醫生世家,受過醫學院的正規教育,擁有醫學博士的文憑,還當上了名牌大學的醫學教授。

更重要的是,他可不是什麼書齋裡的學院派,而是用一生時間遊歷歐洲,邊行醫邊講學,有過很成功的治療案例的行動派。

如果不是有一些非凡成就,他也不可能這樣囂張,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帕拉塞爾蘇斯。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03


帕拉塞爾蘇斯的療法在中國人看來並不稀奇,魏晉年間的“服食求神仙”就是這麼做的,這同樣出於“道法自然”的邏輯。

世間萬物,只有礦物質在性狀上非常穩定。

如果吃腰子可以補腎,喝虎鞭酒可以壯陽,那麼吃黃金和石頭是不是就可以長生呢?

《周易參同契》,這是一部很有名的經典,說過“<strong>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

因為金子天性不會壞,所以建議人們吃金子。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魏晉的人們則風行著一種沒那麼多銅臭氣的藥方,這就是著名的五石散。

五石散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名醫張仲景,到了曹魏時期,名士領袖何晏把張仲景的方子作了一些修改,這才完成了著名的“五石更生散”。

這裡邊的礦物質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鍾乳和石硫磺,再配以人參、桔梗、乾薑等等,能治男人的五勞七傷。

何晏服食五石散,療效如神,引起人們的爭相效仿。據何晏自己說,服食五石散不但可以治病,而且格外覺得神清氣爽。

五石散怎麼配、怎麼吃、有什麼注意事項,在《千金翼方》裡有很詳細的記載。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中國在魏晉以後,服食礦物的熱潮雖然淡了,但還是絡繹不絕。

想想各朝皇帝服用的所謂仙丹,其實就是道家術士在鍊金爐裡煉出來的,而那時的術士,就是高級的大夫。

而帕拉塞爾蘇斯的藥方也有同樣的命運軌跡。

直到19世紀末,也就是斯賓塞晚年的時代,各種以汞為主要原料的製劑還被當作萬靈丹來治療各種疾病。

當然不只是汞,銀、銅、鐵、鉛等等都會入藥。

但沒有哪個金屬元素能撼動汞的地位。

在這一點上,中西方很有共識。

中藥裡邊的硃砂就是汞的化合物,化學名字是硫化汞,在仙丹裡邊叫做丹砂。葛洪煉丹成仙,煉的就是這種東西。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葛洪煉丹

在帕拉塞爾蘇斯以前,西藥主要取自動植物,這點和中藥沒有本質區別。

帕拉塞爾蘇斯引領時代風氣,從此以後,西藥裡邊的無機物就成為主流了。

喜歡中醫的人也不該嫌棄西醫總用化學制劑,中醫也一樣流行過五石更生散之類的東西,而這些,也是化學物質。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中西方的煉丹爐,都長得差不多


04


傳統西醫的人體平衡理論

對於上面這個問題,一個最簡單的原因是:當時的醫療水平遠遠不能和今天相比。

我們今天說起醫學,常常把中醫和西醫作為兩大並列體系,這是十足的誤解。

在現代醫學興起之前,西醫和中醫很少有本質性的不同,都是一半靠經驗,一半靠巫術。

西醫也有崇古之風,也很喜歡固守古代經典,也會從整體上解決問題,也講究和陰陽平衡相似的平衡。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四元素說是兩千多年前古希臘關於世界的物質組成的學說。這四種元素是土、氣、水、火。

這和中國的五行——金木水火土,非常相似。

中醫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理論基礎,雖然以黃帝託名,但成書其實是在西漢漢武帝時期。

自古以來“醫道相通”,大夫未必是道士,而道士必然會醫人,而《黃帝內經》其實就是道家的經典著作。

在中醫的理論中,我們很明顯地感覺到道家的思想在裡面,比如陰陽五行。

所以,傳統中醫和西醫,誕生的時間是差不多,中醫有悠久的歷史,傳統西醫也有兩千多年歲月。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塞爾蘇斯在傳統西醫的地位,就相當於我們的扁鵲、華佗

四元素學說對於西方傳統醫學的影響非常大,中醫以五行為醫學理論治病,而傳統西醫,一樣以四元素說為治病的基礎。

所以傳統西醫與中醫一樣,也是用整體的觀念看待人體和疾病。

在四元素說基礎上,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0)提出的四體液學說。

他認為人體有四種體液分別與四種元素相對應:由肝製造的血液(氣),肺製造的粘液(水),膽囊製造的黃膽汁(火)和脾製造的黑膽汁(土)。

人之所以會生病,是由於四種體液失去了平衡所致,治病就是要讓體液恢復平衡,因此衍生出了放血、發汗、催吐、排洩等療法。

這個想法和中醫的排毒思想,是一致的。

其中處方配製方法與中醫相似,主要用草藥入藥,認為不同的草藥有不同的冷-熱、幹-溼屬性,可以藉助它們讓體液恢復平衡,處方往往同時用很多味草藥,講究不同草藥之間的相互搭配。

殊途同歸的傳統中、西醫

傳統西醫也講究人體平衡

在現代醫學發展之前,西藥,和中藥一樣,也取自動植物。

中藥,也和西藥一樣,從礦物質中取材煉製治病的丹藥。

中國古代的御醫醫不好皇帝,西醫的高級醫生治癒率也高不到哪裡去。

在現代醫學理論出現前,東西方文明雖然沒有交流,但在醫學上,中醫和西醫,是走在了一條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