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芽枯病是怎么回事?如何综合防治?

雾都山客


大家好,我是山里伢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豌豆是我特别喜欢吃的一种蔬菜,其豆子和嫩芽都能吃,我家每年都会在菜园子周围种一圈豌豆。有一年我种的豌豆芽就生病了,它就是我们常说的芽枯病。

芽枯病的症状十分明显,病变位置一般出现在嫩茎处,其周围生者灰白色绒毛状霉层,叶子中间夹有黑色颗粒,腐烂后迅速干缩,豆荚枯黄,带病的豌豆也是枯黄或者不饱满。

芽枯病的发病原因可由多方面造成,根据个人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1.气温低,光照少,土壤湿度高。

2.土壤中残留有菌丝体或产生接合孢子越冬提供病原菌。

3.豌豆植株上有病菌可侵入的伤口。

4.昆虫帮助传播病害。

那么怎样去预防豌豆芽枯病呢?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1.实行轮作换茬;

2.降低土壤肥度,防止土壤过于潮湿和荫蔽;

3.在豌豆苗根部茬树枝,任其缠绕,以保证通风,防止伏地和雨水漫溉。

4.在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当然能尽量不用药是最好的。

总结:豌豆芽枯病可防可控,了解其发病原理,做适当预防,可减少和降低其发病率。


山里伢伢


一是低温、寡照、高湿诱发病害。

二是土壤中残留有菌丝体或产生接合孢子越冬提供病原菌。

三是豌豆植株上有病菌可侵入的伤口。

四是刮风下雨可加速病菌传播。

五是昆虫帮助传播病害。

预防技术

从农业措施来讲

一是豌豆忌重茬,应实行轮作换茬,最好是水旱轮作。

二是肥力较高的田块,要适当降低密度,防止荫蔽。

三是精整沟厢,及时排水。

四是干旱时严防大水漫灌。注意“干花湿板”,即开花时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结荚时要足墒,保持湿润管理。

从化学防治来讲

一是在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二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三是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四是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是当对某些杀菌剂产生抗性时,可用69%安克锰锌1000倍液。以上是我的建议!


任是无情也动情


如芽枯病又叫湿腐病或腐头病,有两种症状十分明显,一是在嫩茎顶端2~6厘米处,出现水渍状病态,当气候干燥时,腐烂部位迅速干缩,挂在茎顶部位,当降雨或空气湿度回潮时,病部又会呈现湿腐症状;二是幼荚发病,荚的四周着生灰白色茸毛状霉层,中间夹生有黑色颗粒状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豆荚枯黄,病荚由蒂部向荚柄扩展,湿度大时,可见许多感病荚长有灰白色茸毛半枯黄的豌豆。

  发病原因,一是低温、寡照、高湿诱发病害;二是土壤中残留有菌丝体或产生接合孢子越冬提供病原菌;三是豌豆植株上有病菌可侵入的伤口;四是刮风下雨可加速病菌传播;五是昆虫帮助传播病害。

  预防技术,可分别从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入手。

  从农业措施来讲,一是豌豆忌重茬,应实行轮作换茬,最好是水旱轮作;二是肥力较高的田块,要适当降低密度,防止荫蔽;三是精整沟厢,及时排水;四是干旱时严防大水漫灌。注意“干花湿板”,即开花时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结荚时要足墒,保持湿润管理。

  从化学防治来讲,一是在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二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三是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四是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五是当对某些杀菌剂产生抗性时,可用69%安克锰锌1000倍液。


勤奋的老赵


豌豆中的青豆及芽苗菜,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因一些生理障碍及病菌入侵影响品质与产量,比如芽枯病。

芽枯病症状

有两种症状十分明显:一是在嫩茎顶端2~6厘米处,出现水渍状病态,当气候干燥时,腐烂部位迅速干缩,挂在茎顶部位,当降雨或空气湿度回潮时,病部又会呈现湿腐症状。二是幼荚发病,荚的四周着生灰白色茸毛状霉层,中间夹生有黑色颗粒状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豆荚枯黄,病荚由蒂部向荚柄扩展,湿度大时,可见许多感病荚长有灰白色茸毛半枯黄的豌豆。

发病原因

1. 低温、寡照、高湿诱发病害。

2. 土壤中残留有菌丝体或产生接合孢子越冬提供病原菌。

3. 豌豆植株上有病菌可侵入的伤口。

4. 刮风下雨可加速病菌传播。

5. 昆虫帮助传播病害。

预防措施

一方面可以从农业措施预防1.豌豆忌重茬,应实行轮作换茬,最好是水旱轮作。2.肥力较高的田块,要适当降低密度,防止荫蔽。3.精整沟厢,及时排水。4.干旱时严防大水漫灌。注意“干花湿板”,即开花时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结荚时要足墒,保持湿润管理。5.播种前用益富源种植菌液喷洒土地改良土壤,补充益生菌,抑制病菌杂菌,每亩喷洒3-5公斤菌液。

另一方面可以使用化学方法,在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当对某些杀菌剂产生抗性时,可用69%安克锰锌1000倍液。化学方法比较速效但很容易有副作用而且好多对人体有害要慎用。


宋小喵


豌豆芽枯病又叫湿腐病或腐头病,有两种症状十分明显,一是在嫩茎顶端2~6厘米处,出现水渍状病态,当气候干燥时,腐烂部位迅速干缩,挂在茎顶部位,当降雨或空气湿度回潮时,病部又会呈现湿腐症状;二是幼荚发病,荚的四周着生灰白色茸毛状霉层,中间夹生有黑色颗粒状孢囊梗和孢子囊,后期豆荚枯黄,病荚由蒂部向荚柄扩展,湿度大时,可见许多感病荚长有灰白色茸毛半枯黄的豌豆。

发病原因,一是低温、寡照、高湿诱发病害;二是土壤中残留有菌丝体或产生接合孢子越冬提供病原菌;三是豌豆植株上有病菌可侵入的伤口;四是刮风下雨可加速病菌传播;五是昆虫帮助传播病害。

预防技术,可分别从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入手。

从农业措施来讲,一是豌豆忌重茬,应实行轮作换茬,最好是水旱轮作;二是肥力较高的田块,要适当降低密度,防止荫蔽;三是精整沟厢,及时排水;四是干旱时严防大水漫灌。注意“干花湿板”,即开花时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结荚时要足墒,保持湿润管理。

从化学防治来讲,一是在发病初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二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三是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四是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五是当对某些杀菌剂产生抗性时,可用69%安克锰锌1000倍液。




半升红豆半升绿豆


发病原因,一是低温、寡照、高湿诱发病害。二是土壤中残留有菌丝体或产生接合孢子越冬提供病原菌。三是豌豆植株上有病菌可侵入的伤口;四是刮风下雨可加速病菌传播;五是昆虫帮助传播病害。

预防技术,可分别从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入手。

从农业措施来讲,一是豌豆忌重茬,应实行轮作换茬,最好是水旱轮作;二是肥力较高的田块,要适当降低密度,防止荫蔽;三是精整沟厢,及时排水;四是干旱时严防大水漫灌。注意“干花湿板”,即开花时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结荚时要足墒,保持湿润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