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近日,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全國各地被迫延期復工的時間。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目前來說,疫情到現在還沒有達到峰值,根據鍾南山於2月11日在媒體透露的消息稱,目前疫情的拐點仍無法預測,距離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而另一方面,在一些出現“返工潮”必要行業的大城市中,員工不僅要擔心受病毒感染的威脅,還要擔心會不會被企業“辭退”“降薪”的風險。

比如財經網報道的這家新潮傳媒,開工第一天就裁員500人!除此之外高管集體降薪20%!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要知道,目前國內有房貸、車貸、或者企業貸款壓身的人不在少數,根據此前央行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報告稱:2018年我國住戶部門(居民家庭和個人)貸款餘額為47.9萬億,同比增長18.2%。

近日,清華北大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了在疫情影響下的經營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85%的企業難以熬過三個月(參考圖2)。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在這種內外夾擊的情形下,每個人要承擔的經濟壓力和風險可想而知。我們算徹徹底底明白了董卿說的:“如果我們一旦失去了平衡,那麼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這時,逆商就顯得尤為重要,那是任何企業、個人觸底反彈、扭轉乾坤、生死存亡的關鍵。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什麼是逆商呢?


保羅·史託茲(Paul Stoltz)在《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一書中,說逆商是由CORE四個維度構成的。

CORE是Control(掌控感)、Ownership(擔當力)、Reach(影響度)、Endurance(持續性)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略詞(見圖3)。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圖3 CORE的構成


掌控感探究的是:你覺得自己對於不利事件的掌控有多少?堅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催人上進。

擔當力是從極具建設性和實用性的角度重新定義責任,衡量解決逆境的能力有多強。

影響度維度探究的問題是:這個逆境會對我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多大影響?側重把逆境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以求降低災難化的結果。

持續性是構成逆商的最後一個維度。它探究兩個相關問題:逆境會持續多久?逆境的起因會持續多久?持續性維度分數越低,就越有可能認為逆境和/或其起因就算不會永遠存在,也會持續很長時間。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拿這次疫情舉例,深陷貸款還款困擾而又不得順利解決的窘境,逆商低的人很可能破罐破摔不理,但逆商高的人總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我們公司線下實體店還未正式上班,但店長小A去年年底才剛剛貸款買了一套公寓,現如今想以正常工資供房是不可能的了。好在小A的逆商也夠強悍的,不急不慌分析了一遍境況:

她能掌握目前還款的情況,還不上這兩月的貸款,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銀行信用等,這責任來源於她平時沒有理錢備險的習慣,可能會影響到接下來兩個月的生活支出和資金週轉,但她目前還來得及去找別人週轉,能暫時度過這次逆境。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正如我們的力量、速度、協調能力和智商可以決定我們在網球場上的得分一樣,CORE四維度能夠決定你的總體逆商,一般以以下三種形式呈現出來:

第一,逆商作為一種新的概念框架,用於理解和提升成功的各個因素。逆商是基於大量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結果,形成一套新穎實用的知識組合,從而重新定義了成功的要訣。

第二,逆商作為一系列衡量方法,用於評估人們應對逆境的反應模式。這些潛意識的行為模式如果不受抑制就會伴隨人們一生。

第三,逆商作為一種具有科學依據的工具,用於改善人們應對逆境的模式,最終全面提升個人效能和職業效能。

綜述以上,逆商的這三種呈現形式——新的知識框架、衡量方法、實踐工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參見圖4)。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圖4 逆商的定義


通過此體系,人們可以去了解和改善日常的基本模式,培養自己的抗逆力。


要如何應對逆境?


利用LEAD工具提高逆商,應對逆境。

心理神經免疫學領域近年的研究成果發現:研究者們日漸意識到情緒和激素(有壓力時體內釋放的激素,或是處於恐慌、悲觀、傷感、持續緊張和無助等心理狀態時所釋放的激素)之間關係密切。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在疫情的緊張時期,多數人欠款難以按時支還,吃食住行都一定程度受到影響,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外出工作賺錢,此類將事件災難化的人更有可能會產生這些情緒和生理問題。逆商較低的人體會到的壓力會更持久、更有害。

LEAD工具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思維習慣來改變成功率。這種改變是通過質疑以前的模式並有意識地構建新的模式來實現的。

因此,這就需要LEAD工具防止“災難化”的行為,和避免這些消極的情緒,度過逆境期。LEAD工具可以幫助調節大腦活動,從而抵禦和應對逆境。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通過四個簡單的步驟就可以評估和質疑自己的逆境反應,進而提高逆商解決困境。


01 傾聽(L)逆境反應

要想把逆商從終生的、潛意識的、習慣性的模式轉變成促進個人提升和長期效用的強大工具,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是重要一步:

  • 這是高逆商反應還是低逆商反應?
  • 在哪個維度得分最高或最低?

一旦有意識地探測逆境,下一步就是馬上判定我們的反應是高逆商反應,還是低逆商反應,在CORE四維度的哪一個維度上得分很高或很低?就能迅速覺察逆境降臨,發現逆境,下意識地培養逆境警醒能力,這很關鍵。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表妹去年年尾辦了幾張信用卡貸款做創業基金,可沒曾想年初就因為疫情的情況而滯後工作進程,現在還貸壓力巨大,她跟我傾訴說她當時都認為自己快要完蛋了,可能沒多久就要創業失敗了。

這想法一冒出來,她頓時心裡“嗡”的一聲,心裡開始有了警鈴。表妹平時也是開朗的性格,可關於錢財的事情,她總是持消極的想法,認為自己做事總是會賠錢。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意識到這點,她趕緊轉移注意力,告訴自己“一定可以想到辦法解決的,一定可以的……”就這樣不斷鞏固卓有成效的行為,她才穩定了情緒。

能夠迅速且自發地覺察到整個低逆商反應或高逆商反應,這對於提高逆商來說至關重要。敏銳地意識到逆境襲來的時刻,就能立刻改變應對這一時刻的方式。


02 探究(E)對結果的擔當

當我們決定從自己的行為中吸取教訓,並對結果的一些部分擔起責任的時候,就能夠重拾部分掌控感,並促使自己去採取行動:

  • 我應該對結果的哪些部分擔起責任?
  • 我不應該對哪些部分擔責?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這次疫情,對於公司發生的財務危機,要是我們對此自責卻不負任何責任,那我們會不會投入精力並加班加點地找出解決辦法呢?如果這是我們的團隊一個重大項目,那我們會不會推卸責任,對失敗不負責呢?

一點點的擔當(而不是自責)非常有助於我們從問題中吸取教訓或解決問題,並從大大小小的逆境中恢復過來。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03 運用理想思維:分析(A)證據

A=分析證據說的是一個簡單的質疑過程,讓我們可以審視、質疑並最終擺脫自己逆境反應中的消極部分:

  • 有什麼證據可以表明我無法掌控?
  • 有什麼證據可以表明此次困境一定會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 有什麼證據可以表明此次困境必然會持續過長時間?

面對疫情,損失最嚴重的當屬線下實體門店,無論是餐館、KTV還是商超百貨,都一片哀嚎。

西貝賈國龍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公司2萬多名員工待業,每月支出1.5億元,西貝賬上的現金將撐不過三個月。這裡有數據證明西貝虧損將耗不過三個月,但並沒有實實在在的證據證明西貝完完全全耗不過三個月。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亞伯拉罕·林肯曾經說過:“為自己的侷限因素辯解,那就真的受其侷限。”糾結於缺失的掌控感、可能存在的禍根和持久的負面影響都是徒勞,就像糾結於火星撞地球事件可能會發生、世界經濟可能會崩潰那樣徒勞。

只有設法探索逆境的侷限要訣才是有意義的,而不是糾結於自己因存在侷限而無法改善形勢的無力感。


04 採取行動:做點(D)什麼

列個行動清單:

  • 我還需要什麼信息?我應如何獲取這些信息?
  • 我如何對這一形勢擁有一點點的掌控?
  • 我應如何限制這一逆境的影響範圍?
  • 我應如何限制當前逆境的持續時間?
  • 我首先應做什麼?
  • 我應在什麼時候做這件事?哪一天?什麼時間?

單靠這個行動清單還是不夠有動力執行的,還要從列清單轉向採取某個行動、投入某段時間,即“漏斗法”,聚焦先執行最重要的事項。這會指引我們邁出第一步,這一步很重要(參考圖5)。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圖5 漏斗法


無助的臆測造就一種無助的現實。LEAD工具幫助我們從逆境轉向行動。無論你遭遇什麼困境,總得能做點什麼來獲得一些掌控感,讓形勢有所改善,或是捱過最艱難的情況。

和走路一樣,使用LEAD工具也需要付出有意識的鍛鍊,就是決然地離開阻力最小的道路並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總結


納爾遜·曼德拉說:“我們最怕的不是發現自己有所不足,而是發現自己無比強大。”

我們常常潛意識裡並不是很擔心自己會做不到什麼,而是擔心自己可以做到什麼。“可以做到”的事情就位於障礙物的另一側。一旦障礙被掃清了,我們就很容易達成自己的期願。

同樣,我們學會了LEAD工具,並將這個工具的使用變成像走路那樣潛意識的、自然的行為,那目前遇到的還貸款等逆境,我們也會迎刃而解,做出不一樣的成就。


比新型冠狀病毒更可怕的來了:欠了的,終究是要還,4招很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