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吞金獸” 有苦無處訴


記得在開放二胎的前3個月左右,有大人物還信誓旦旦地說,“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二胎開放後專家們又放言,新生兒會井噴式增長。預言落空後,他們感到自己是“桃花源”的居民,看不懂了!說真的,如果人不接地氣,就要免開尊口,不然無論你以前多牛逼,現實都會打得你滿地找牙。

社會的發展比光速還快,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們最難面對的難題,幾乎所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都逼得懷疑人生。多子多福的傳統觀念早就被疲憊不堪的父母們拋到太平洋裡去了,誰還敢無計劃地“造人”?如果誰家“幸運”雙胞胎是一對兒子,我敢說這對夫妻的幸福感肯定大打折扣,除非他家有礦,亦或是富二代,再就是他倆定力超常以至於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這一切都是“吞金獸”惹的禍!

我家二口子都在教育系統上班,同事之間談得最多是子女教育問題。單位裡如果誰最淡定,基本可以肯定他家的情況是子女很優秀,“文曲星”下凡到他家了,同事們都一臉羨慕。說良心話,我既不羨慕權,也不羨慕錢,更不羨慕“拆”,但最羨慕“文曲星”。我常常對人說,有出息的孩子就是家裡的移動金庫,她/他的體重就是他家擁有的黃金的重量。

很不幸的是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孩子是常人,不是“文曲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於是就開始了造“星”運動,結果是“吞金獸”常有而“文曲星”不常有。這到底是誰的錯?這到底是誰惹的禍??我真的是說也說不清楚!

我曾計劃與省社科院的一位博士聯合做一篇《關於學生的補課費與內需不振之關聯的初步探討》的課題,想認真探究一下家家戶戶裡的“吞金獸”是如何揮霍父母的血汗寶馬的,但最後放棄。這裡有一個很大悖論是我既反對課外培優,又要送孩子培優。就像人人都向往天堂,但誰也不去天堂一樣,完全人格分裂!如是乎就整天抱怨培優費太高(一對一500元/2小時、有名一點的機構大課160元/2小時……),如是乎就把培養費過高的鍋甩給武漢市的拆遷戶。

我們工薪階層都說,武漢市的培訓費高完全是拆遷戶抬高的,我開始懷疑它的真實性。後來我開始蒐證據,毫不費力就找到了幾例,最誇張的是,有位楊姓學生,她家居然“拆”到手30套房,她家倆姊妹,她初中,弟弟小學,全部一對一,賣一套房管三年培訓。嗚呼!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的。

有專家說,孩子跟風培訓是“劇場效應”,勸家長們都不要站起來看戲。這種說教和“何不食肉糜”一樣有情懷,餓了麼?那請你吃肉!人道得一塌糊塗。說真的,有時專家挺誤人的!我就被各種雞湯迷糊過。

兒子尚小時,我對什麼雙語幼兒園不屑一顧。還對堂客像專家一樣放言:學什麼英語,只要中國保持10%左右的年增長率,再加上和平國際環境,等孩子長大了中國肯定是世界第一,漢語將取代英語,現在以背誦唐詩宋詞和玩為主,要快樂成長!結果快樂到四年級時,由於兒子成績不好,我就再也快樂不起來了。痛定思痛後“吞金獸”就閃亮登場了。

於是,我家就上演了《家有“吞金獸” 有苦無處訴》的生活大片,情節就不贅述了,您懂的!不能再寫了,網課150元/2小時(平時300元/2小時,非常時期打對摺,機會)的自願報名登記馬上就要截止了,報不上要跪地板的,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