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千春猶待發華滋。——葉嘉瑩

她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專家,享譽海內外;

她是代表整個詩詞界的偉人,代表了中國詩詞的最高水平;

她是一位教書育人的老師,桃李遍天下;

她是一位慈善家,自己一生清貧、兩袖清風,卻將家產盡數捐出,她善良、高尚、澄澈。

“中國最美先生”的稱號,她當之無愧。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如果說她一生最想要什麼,那麼最恰當的詞就是奉獻了。在她的眼中,即使自己的一生受盡了苦難,即使自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離開,但是這個世界上,她一定要留下一些什麼,她只是希望,在這大千世界,她能做出屬於自己的一點小小的貢獻。


一、艱辛的童年

1924年,葉嘉瑩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因為家庭的緣故,父母從小就對她寄予厚望,所以自然對她要求十分嚴格。童年的葉嘉瑩沒有樂趣,她的世界裡,永遠都被詩詞填得滿滿當當。

“我從小是關在家門裡長大的,所以像盪鞦韆、跳繩我都不會,我就是讀誦詩歌。”

這是葉嘉瑩的回憶,從她的話語中,我們彷佛看到了她並不快樂的童年,當所有同齡人都在快樂地玩耍時,等待著葉嘉瑩的,只有無窮無盡的學習與背誦詩歌。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1937年,全面清華戰爭爆發了,葉嘉瑩的父親卻在戰爭中與家人失去了聯繫,偌大的家族,失去了頂樑柱,在並不太平的世道,整個葉家風雨飄搖。1941年,母親因為手術感染不幸去世,一時之間,葉嘉瑩成為了孤兒,無依無靠。

父親杳無音信,母親離開了世間,只剩下葉嘉瑩與兩個弟弟相依為命。作為兩個弟弟唯一的依靠,她只能帶著他們投奔伯父,從此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只是,儘管生活苦難,但是葉嘉瑩從來沒有自暴自棄,相反,她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為的就是有一天出人頭地。

於是,她進入了輔仁大學國學系,並且跟隨詩詞大師顧隨研究古典文學。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二、婚姻不幸

在學校讀書的時候,老師為葉嘉瑩介紹了當時在國民黨任職的趙東蓀。但是一心攻讀古典文學的葉嘉瑩沒有想到,趙東蓀竟然對她一見鍾情。於是,趙東蓀對她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他甚至因此荒廢了工作,被開除了。知道這件事情的葉嘉瑩十分愧疚,為了彌補趙東蓀,葉嘉瑩答應了他的追求,兩個人結婚了。

然而,葉嘉瑩的黑暗時代來到了。在女兒剛剛出生四個月時,趙東蓀就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捕入獄,只剩下葉嘉瑩和剛出生的女兒相依為命。她帶著女兒奔波各處,一個人解決遇到的所有問題,艱難地活著。

4年之後,趙東蓀出獄了,本來以為自己苦難的日子結束了的葉嘉瑩卻再一次失望了。

因為無妄的牢獄之災,趙東蓀性情大變,十分易怒,甚至不願意出去找工作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於是整個家庭只靠著葉嘉瑩勉強維持,她在臺灣大學等學校教授詩詞,工作十分辛苦。當她終於結束了自己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之後,等待她的,只有丈夫的暴怒和謾罵。

這樣灰暗的婚姻生活甚至讓葉嘉瑩看不到希望,她曾經想過打開煤氣,讓自己的生命慢慢流逝,以此來擺脫這人世間所有的苦難。但是,每當她產生了如此極端的想法時,詩詞都會給與她力量,讓她繼續活下去。

正因為有了詩詞的激勵,葉嘉瑩才能重新拾起對生活的信心。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三、葉嘉瑩的未來

1966年,因為葉嘉瑩對古典文學的深入研究,她被邀請到美國教學,也正因為這次國外的經歷,葉嘉瑩才有機會開始將屬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讓世界瞭解到中華文化。

後來,葉嘉瑩成為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於是她在加拿大定居下來。因為當地的學生並不懂得中文,葉嘉瑩只能重新學習自己早已經丟棄的英文。

她一邊學習著英文,一邊將中國的古詩詞翻譯為英文,如果遇到自己翻譯的不滿意的地方,她就堅持修改,甚至幾十遍。她將中國的古詩詞教授給加拿大的學生,讓他們瞭解中國,瞭解中華文化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1974年,中國與加拿大建交了。知道這個消息的葉嘉瑩興奮不已,她完全抑制不住對祖國的思念之情,立馬申請回國。短暫的回國旅程讓她感受到了故鄉的獨特氣息,即便自己已經回到了加拿大,卻依舊對中國魂牽夢繞

1978年,葉嘉瑩給中國教育部寫信,她希望得到教育部的允許,讓自己可以回國教學。教育部批准了葉嘉瑩的請求,於是從1979年開始,葉嘉瑩用自己攢下來的積蓄回國教書,沒有向國家要求任何的經費。20多年來,她一直獨自一個人在國內國外奔波,她所有的教書全是義務免費的,沒有收過一分錢。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四、鉅額捐款

2014年,葉嘉瑩在南開定居了。她任教的南開大學為她修建了迦陵學社,她變賣自己的多處房產,所得都當作教育基金。而葉嘉瑩的捐款,卻遠遠不止這些,她的捐款數額,甚至超出了許多人的想象。

2019年,95歲葉嘉瑩已經裸捐3568萬元的關鍵詞衝上了熱搜榜,而這3568萬的背後,是葉嘉瑩變賣房產、捐出自己的稿費還有一生的積蓄。

也正是因為這個熱搜,讓人們開始認識了這個似乎早已經被人遺忘的古典詩詞第一人,這位中國最美先生。先生這一個詞,表達了人們對葉嘉瑩高度的贊同與尊重,由此足以看出葉嘉瑩極高的地位。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葉嘉瑩捐出了3568萬,可自己卻過著清貧的生活。她的一日三餐十分簡單,沒有什麼奢華的食物,就連家中的保姆也是因為自己滑倒而不得不請的。

在別人看來,捐出了鉅額的財產,自己卻在過著這樣清貧的生活,葉嘉瑩不免傻了點。可是在葉嘉瑩眼中,金錢這樣的東西永遠都是身外之物,自己的世界裡,有了詩詞,有了中國古典文學,就已經足夠了。

我們總說,好事多磨,其實這句話就好像印證了葉嘉瑩的一生。從小的她被強迫在家中背誦古詩,可是葉嘉瑩卻成為了古詩詞研究專家,並且將自己的古詩詞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學生,甚至將中國詩詞、中華文化傳遍世界

中國“最後的先生”葉嘉瑩: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她忍受著婚姻帶來的不幸,卻在不幸中磨練了自己的意志,讓她在一次又一次的艱難處境之中依舊保持著希望,依舊拼搏向上。她自己過著清貧的生活,卻將自己全部的家財悉數捐出,只是因為她想要為國家、為社會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

她不僅是一個文化造詣非常高的詩詞專家、教育家、翻譯家,她還是整個社會的奉獻者,是我們該銘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