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更可恨-南宋危在旦夕(十一)

文|羽林轻骑

襄阳战役使岳飞的事业又有了一次飞跃,他收获了襄阳战役得到的所有地盘,官职也由神武后军统制官升为清远军节度使,治下今天的湖北荆、襄到湖南长沙的广大地区,比起当年有官职无地盘被人呼来喝去的情景,奋斗终于有了回报。


此时的岳飞年仅三十二,成为宋建国以来最年轻的的节度使,也即大军区司令员,而在今天,这个年龄段的军人大都是上尉连长或者少校副营。


这边厢岳飞笑,那边厢刘豫却是欲哭无泪。


刘豫那厮为何郁闷呢?


刘豫这个伪皇帝一直诚惶诚恐,他寸功未立就在金国人扶持下当起了皇帝,得不到治下的汉人百姓和士大夫的支持,而金国内部大多数人也看他不顺眼,特别是辽朝降金的元帅监军耶律伊都,四处对人发牢骚,说自己为金拼命征战,却还不如啥都做不了的刘豫。而刘豫本人也的确平庸,文武皆不能行,治下乱七八糟,贪腐横行,因此背负巨大压力。


这次丢了襄阳重地,刘豫自然要给金国人一个交代,只是他自己的部队根本不是宋军的对手,要在宋军那里讨便宜还是要借助金兵。


刘豫探到了宋军的重要粮仓,昌国县(今舟山)。为此,他为金军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金军主力从密州(山东诸城)出海,由海路进攻昌国,先打掉宋的粮仓,再乘胜南下明州(即今天的宁波),这里是宋军的军港,停泊着赵构的大御船,拿下明州就断绝了赵构从海上逃跑的路线,再由钱塘江兵进临安。

汉奸更可恨-南宋危在旦夕(十一)


刘豫的作战计划先交到金元帅府,他以为这个计划会让金国的元帅们高兴,而金的几个元帅也确实专门针对刘豫的计划开了个研讨会,只是会上除刘豫的铁杆支持者粘罕赞同,其他将领都反对,尤其曾深入过江南的金兀术反对最烈:“江南卑湿,今士马困惫,粮储未丰,恐无成功。”完颜宗辅也反对。


金兀术的说法,也反映了此时金军的实力今不如昔,自西征西辽大伤元气之后,再经历了耶律伊都的叛乱,军力更加衰弱。


耶律依都为何要叛乱呢?


耶律伊都本是契丹皇室宗族,后投靠金国,为金国灭契丹,征西辽,战大宋,立下汗马功劳,总感觉付出没有回报,尤其是一向看不起的刘豫都当了伪皇上,心里的不平衡最终爆发,准备发动政变推翻金王朝,结果因行事不密遭到失败,金国的契丹人遭到大屠杀,连粘罕的次室,契丹人萧氏也不能幸免。


这一来,金国又伤了元气,再加上和宋旷日持久的战争,有满万不可敌之称的金军,曾经的百战百胜之剑,已经失去了最初的锋利,有些钝了。


金国再次大举进攻南宋


有粘罕的帮忙,刘豫的计划在军人这儿遭到了否定,却并没有停止游说的脚步,他干脆派人到金太宗处活动,终于将金太宗说动。


之前金、宋已经互有使节往来,金派使者李永寿来宋,提了三点意见,一、归还刘豫被俘的军人,二、遣返从西北逃到宋的百姓,三,和刘豫划江而治。


宋虽有“南自南,北自北。”的战略,但只对金国,而非伪齐国,因此对金提出的三点意见,宋只答应了前两条。


可能对宋的拒绝,金太宗心中憋着一肚子火,加上刘豫的忽悠和粘罕的边鼓,他立刻批准了对宋作战,命完颜宗辅和完颜昌为左右副元帅,起兵五万南下,考虑到金兀术到过江南,地形熟悉,又命金兀术为前部先锋。


完颜宗辅、完颜昌和金兀术三将,从内心来讲都不愿意再和宋打仗,无奈金主的命令不能违抗,完颜宗辅只得又动员起燕、云各路军队南下。

汉奸更可恨-南宋危在旦夕(十一)


有金军参战,刘豫的精神头十足,他征发境内所有壮丁,以儿子刘麟为齐军总司令,用李成策应,全力向宋进攻。


考虑到金军主力太远,又担心遭到襄阳岳飞军的抄袭,刘豫齐军的战略是尽量往东向金军靠拢,避开岳飞军。


刘豫齐军的作战计划:全军出汴梁向东进攻,攻下江苏泗州后,主力分两路南下,左路骑兵主力出泗州,右路步兵主力出楚州(今淮安),强渡淮河发起盱眙战役,攻克盱眙后再分兵两路南下,一路攻滁(今安徽滁县)、和(今安徽和县)、另一路攻扬州,达成目标后,各军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和瓜州(今扬州)渡江,滁、和二州南下的部队负责攻金陵,扬州南下的部队负责攻京口(今镇江),达成目的后,再分兵东下,兵锋直指赵构所在的临安。


一场由汉人挑起的金、宋之战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