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戰“疫”一線顯神威

(文/圖/記者/向能利/遊曉春)“媽媽,現在快晚上7點了,你回家了嗎?我真的好想你”“好女兒,媽媽今天回來不了,明天一定回來!”陽新國泰醫院護士王豔剛“哄”完女兒,眼淚便奪眶而出。

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戰“疫”一線顯神威

自從2月5日,他們的陽新縣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參戰陽新興國城區防控疫情“阻擊戰”以來,她已是第十次“騙”女兒了。而她只是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的一個縮影。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自2月5日組建以來,10名隊員們舍小家顧大家,深入“疫”區一線勇敢向病毒宣戰,憑一個醫護工作者的醫者仁心,參與守護著興國城區的安寧與健康。

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戰“疫”一線顯神威

臨危受命 “疫”不容辭

自疫情發生以來,陽新城區形勢嚴峻,尤其是醫護人員缺乏。2月4日下午,當陽新國泰醫院董事長袁志華在本院工作群內剛轉發完縣衛健局關於鼓勵全縣醫護人員主動投入抗疫一線的倡議書後,自己的手機便開始響個不停。“袁總,我去,我有基層工作經驗,2003年“非典”我正在軍墾醫院當突擊隊長,再說,我又是咱們國泰醫院的內科主任”“袁總,我也要去,我剛從衛校畢業,正好可以去臨床鍛鍊一下”縣國泰醫院內科主任吳合志的電話剛掛斷,19歲的年輕護士董玲的“請戰”電話又打了進來。不到半小時,該院梁師學、張吉民、王銳芳、王豔、明露露、段煒、潘猛等10名醫務人員積極參戰並聯名寫下了“請戰書”,2月5日早晨,這隻由吳合志帶領的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來到了興國鎮蓮花池和陵園路兩個社區待命。他們深入“疫”區一線把“四類人員”轉入醫院和江灣大酒店、三五六酒店、萬有酒店和青年酒店四個隔離點。每個隔離點突擊隊都安排了一名醫生和一名護士,並且在蓮花池和陵園路兩個社區也各自安排了一名醫護和護士“蹲”點社區一線,每天給社區居民量體溫,搞排查。

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戰“疫”一線顯神威

戰“疫”一線 生死不顧

突擊隊副隊長張吉民既是一名醫生,又是一個“運輸隊長”,每天24小時開車來往穿梭於四個隔離點和社區之間,與毒魔作戰,與時間賽跑,他每天負責把社區排查出來的“四類人員”分別送往隔離點和不同醫院。昨天下午記者碰到在車上“小憩”的張隊長,他滿懷深情地對記者說:“疫情過後,我最大的願望是睡個七天七夜不起床!”95年出生的年輕醫生潘猛是江灣大酒店的一名值班醫生,他每天除了對該隔離點的密切接觸者細心觀察外,還要配合將發熱病人送往慈濟醫院治療,無論是下雨還是颳風,無論是深夜還是白晝,他都義不容辭,毫不退卻。今年35歲的王豔是國泰醫院內科護士,她的丈夫石福建是婦幼醫院的一名醫生,大“疫”當前,她和丈夫都義無反顧奔向一線,留下僅7歲的女兒給年邁的父母照看。自從她2月5日加入突擊隊以來,她女兒的思念電話就從未停過,她都想方設法的一次次“哄騙”過關。年僅18歲的明露露和段煒是突擊隊最早“請戰”的兩名小護士,她們深入“疫”區一線給居民們量體溫,她們深夜兩點進入隔離點給留觀人員蓋被子,她們在戰“疫”一線由恐懼變得堅強,她們是隔離點的好護士,她們是社區居民的“好閨女”。昨天下午在江灣大酒店的門口,當記者問到這些身穿著綠色防護服的女孩子們有何感想時,她們顯得很靦腆,她們期盼疫情能早點過去,她們也想早日回家,想吃上媽媽做的一頓家常飯。

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戰“疫”一線顯神威

大“疫”無情人有情

陽新國泰醫院作為陽新首家最先成立的民營醫院,在大“疫”當前不但組建醫療突擊隊積極參與興國城區保衛戰,而且還免費提供車輛和救治物資,陽新國泰醫院這支醫療突擊隊是戰“疫”一線的“先鋒隊”,也是一支無畏的抗疫“敢死隊”,他們為最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而奮之一博。

陽新國泰醫院醫療突擊隊戰“疫”一線顯神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