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因禍得福!房價在疫情結束後,將重啟上漲之路

對於中國房地產,我國民眾的感情是極為喜歡,也極為熱愛,已經達到狂熱的地步,這也是中國樓市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根本原因。

這當然,與中國民眾長期浸淫在傳統的家庭文化觀念有關:“有家必有房,落葉歸根,沒有防就沒有家”,已經深入人心。再加上商業炒作,更讓房子變成了必需品,與人終生相伴的商品,因為有房才能結婚。

有意思的是,人們對中國房價的感情,卻很複雜,屬於愛恨交加的狀態。因為有房的人,當然對房價上漲是迫切希望或熱衷於維護房價上漲的趨勢;而沒有房的人則不願意看到房價上漲,最好是下跌。

中國樓市因禍得福!房價在疫情結束後,將重啟上漲之路


不管你對房產的喜歡,還是對房價的複雜感情,中國樓市經歷了40年的大漲之後,在輿情的壓力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調控。尤其近些年,調控力度空前,樓市有所收斂,不少房企面臨龐大的壓力。

也就是在調控即將見成效的時候,一場意外的疫情來襲,頓時讓房地產調控由緊轉松成為必然。因為此次疫情,對不少售樓處被關閉,購買通道的切斷則意味著現金流的切斷。中指研究院預判,202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0%-6.5%,疊加新冠帶來的市場影響,預計同比降幅繼續下調2%左右。從絕對量上來說會減少3000萬-3500萬平方米,也就相當於減少了一個武漢的市場總量。

“房企怎麼辦?”陡然成為了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中國樓市因禍得福!房價在疫情結束後,將重啟上漲之路


榮辱與共的房地產成為地方政府的頭等大事,各地紛紛出臺房地產政策已經不是穩定之策,而是放鬆之策,畢竟房地產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財源。在2月14日晚上,湖南衡陽市就是通過曲線救市,不好意思直接救地產商,改為通過救買房者。

據“澎湃新聞”等媒體報道:情人節的晚間,衡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出臺《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所謂“衡十七條”)。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城市跟進並超過衡陽的力度,那是一定的,這沒有什麼可懷疑的。

中國樓市因禍得福!房價在疫情結束後,將重啟上漲之路


放鬆限購、取消限售,讓限價名存實亡,首套房利率全面下降等等,這些政策都會出臺。原本一場疫情,讓中國房地產市場遭遇銷售重挫,結果卻引來政府的大量幫扶,重新放鬆地產調控政策。

實際上,這些政策出臺,並沒有任何城市允許房價下跌,而只能允許上漲!在我國,也僅僅只有房地產市場因禍得福,打一次翻身仗!這一次疫情直接將多年調控帶來的萎縮,藉著疫情期間有房才能進小區成功地做到了二次營銷,實現房地產市場的大幅反彈,房價從盤整重回上漲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