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的“抗疫”之路

引子

誰也沒想到,大家還在概嘆2019年的百業蕭條、經濟不景之餘,2020年的開篇居然是從一場疫情開始。娛樂、旅遊、餐飲、住宿等本該在春節期間成為旺季的第三產業,已經立馬受到疫情的影響停滯了,據各路的分析,未來的2、3月甚至會出現倒閉潮。而第二產業中的汽車板塊,在本次疫情之後又會怎樣呢?

汽車企業在行動

正值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已經波及全國各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從1月開始陸續有汽車企業(集團)已經行動起來,積極投入到馳援疫情防控工作當中。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的統計,截至2月3日8時,已有46家汽車、零部件、後市場企業(集團)、汽車協會組織及個人加入到了馳援疫情防控工作中,累計捐贈現金、物資及乘用車輛約合5.32億元,負壓救護車百餘輛,成立專項基金2.03億元。


只懂車觀察 | 汽車業的“抗疫”之路

從表中數據看到,其中的一汽集團,2月1日更將捐贈金額追加至8100萬元。預估後續隨著“返工潮”的來臨,將會有更多企業加入行動隊列,善款金額會不斷提升。

疫情的連鎖反應

本次疫情中,對娛樂、旅遊、餐飲等行業的影響可謂首當其衝,從這次史上最長春節假期中人們已經親身體會到,市面人流稀疏,商鋪關門閉戶。汽車是一個“長反射弧線”的行業,目前所見貌似未受疫情影響太大,只因春節原本就是汽車銷售淡期,但在大環境的經濟連鎖反應下,汽車行業相信也難獨善其身。與此同時,汽車零部件供應鏈也受到較大影響,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預警,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影響其全球供應鏈,供應鏈存斷裂風險。汽車行業上下游及終端零售因疫情被迫全線停止運作,對企業的經營造成一定程度打擊。

有報道稱,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表示,這次疫情過後,是否能夠重新審視和平衡公共交通與私人乘用車的關係,他說“在出行上,大家的選擇應該更多元化,相比較公共交通,私家車的獨立空間能夠提升個人對疾病防控方面的安全感。不能剝奪人們對安全的選擇權。”李院長這番話的確激勵行業和有一定的論據,但就目前疫情對整體經濟的衝擊可見,在後續階段如非剛需的私人買家,相信還是持幣觀望的態度居多。

疫情後的“危”和“機”

目前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奮力抗擊病毒,相信疫情會有受控和阻擊的一天。雖然各行各業事後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有危就必有機,“只懂車”試著大膽拆解一下。

危:

· 汽車銷售方面在事後儘量少用疫情做營銷或促銷,人是感性的動物,最怕是在傷口上撒鹽和舊事重提,看得越多,聽得越多,負面情緒越大,對消費只有悲觀看法。

· 低端車別急著做促銷,本來已經靠走量低利潤的車型,如果再割肉競爭,正所謂傷敵一千,自傷八百,於己於行業均無益,堅持做好低端車性價比,在經濟不好的環境下,說不定能殺出一條血路。

機:

· 汽車銷量雖會出現下滑,但汽車保有量只會繼續上升,後市場則要抓住時機,特別是洗護類,自從這次疫情後,相信人們將長期對空間、私人衛生清潔有更強意識和更多的需求,除了過後的大量出車清洗之外,會更注重車內的細緻消毒,因此服務內容及服務規範會是消費者的關注點,若能從中成功制定相應的行業服務規範流程,並能獲取用戶持續的認可,將有可能從中成為領跑者。

結語

汽車業已經連續兩年的蕭條狀態,2020年註定是汽車行業不平穩的一年,亦大概率會成為中國車市連續下行的第三個年頭。新型冠狀病毒的確對人類、經濟及各行各業都帶來傷害,但黑暗總有過去的一天,只要堅持做好產品、做好服務,相信汽車行業也會在太陽昇起之際,繼續憑藉自身的特質,領跑於百業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