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春: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可能比人們的恐慌要小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病疫情,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2020年春節期間,疫情在中華大地迅速蔓延並波及多國。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研究部署。舉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並採取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為打贏疫情阻擊戰創造了條件。與此同時,疫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產生影響:有些影響可從數據分析得出,也有些影響可以從社會現象觀察中判斷。

總體上看,由於擔心疫情擴散,人員流動限制必然會帶來服務需求的減少,生產、投資與進出口的中斷,失業率升高、財政與金融環境惡化等情形,是可以預期的。短期看,對旅遊、餐飲、娛樂等行業的影響不言而喻,春節期間這些行業營收情況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長期看,波及的行業乃至對整個經濟的影響程度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國內外已有眾多關於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的研究文章,其中又以恆大研究院的文章最為詳盡。該文認為,宏觀上,對投資、消費、進出口等將帶來明顯衝擊;短期內將帶來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中觀上,餐飲、旅遊、電影、交通運輸、教育培訓等受到衝擊最大,醫藥醫療、在線遊戲等行業則會受益。微觀上,民企、小微企業、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至於影響增長速度多少,研究者得出的結論大多是估計。例如,將2003年的SARS作為參照,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做了一個“初步的評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令中國GDP減少1.2個百分點。國內專家的研究一般認為,對2020年一季度GDP的影響可能在1到2個百分點,對全年GDP的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甚至更多。

一場疊加春節假日效應的肺炎疫情,驟然改變了國人的生活軌跡:往年喧鬧的電影院冷清了;儘管城市交通仍在發車,但不少公交車上只有駕駛員和安全員;儘管不少人家在餐館預訂了春節聚餐,但年三十大多退單了;娛樂場所、旅遊景點幾乎見不到人……所有這些均是交通、旅遊、餐飲、娛樂等行業受到影響的縮影。

結構上,呈現“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特點。春節期間在傳統盈利行業,如旅遊業、交通運輸業、零售業、餐飲服務業、娛樂業、會展業等行業受到衝擊的同時,醫療衛生、保健用品、網絡服務等一些行業的新增需求迅速出現。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物流、辦公自動化、大健康產業等新業態和新產業迎來難得的機遇。配送和上門服務平臺,如蔬菜配送,定製化餐飲配送;電商,無人零售;同城物流、快遞等發展迅疾。短視頻、遊戲、線上教育等,出現井噴的勢頭!除與新冠病毒疫情防治有關的醫藥、醫療器械、衛生防護、洗滌和消毒用品等需求快速增加外,中醫藥、心理健康等養生保健行業出現增長態勢。環境衛生用品和服務、垃圾分類、廢水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行業也呈快速增長勢頭。

一般地,受到影響或衝擊的行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提供的機會,均要比新產業、新業態大得多,其結果是一季度GDP增長速度必然會降低一個百分點甚至更多。長期看,二季度是回升到6%左右的增長速度還是延續下跌一直到一個新的增長臺階,有待時間檢驗。主要原因在於疫情拐點出現的時間,也取決於會不會出現部分地區原有GDP的“擠水分”。如果出現那樣的情景,儘管是小概率事件,也需要引起決策者的高度重視,因為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無一不是從人均收入一萬美元水平上開始的。

減輕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需要我們科學判斷、精準施策。疫情對經濟社會的滯後影響會逐步顯現;寧願把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社會的滯後效應估計得充分一些,把問題估計得嚴重一些,把困難想得大一些,也絕不能掉以輕心。要堅持政府引導、財政、金融等多措並舉,加強集成,守住經濟增長底線。寧願把應對措施準備得充分一些,也不能出現疏漏;寧可把工作做得超前一些,也不能貽誤戰機。既要全力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更要避免經濟出現大的波動,畢竟經濟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新冠病毒疫情與流行性傳染疾病一樣,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可能比人們的恐慌要小。換句話說,無論是實際死亡率還是傳染程度,由於我國採取了精準高效的防控措施,死亡人數並不比美國每年流感的死亡人數多,因而不必引起過度恐慌。人們對病毒性感冒、流感,禽流感(鳥感冒)等概念並不陌生,之所以對新冠病毒疫情產生恐慌情緒,是對“無藥治”的恐懼,本質上也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由於人們的恐慌,難免“小題大做”甚至“草木皆兵”;網絡上的謠言、錯誤說法也不少,新冠病毒由空氣傳播就是錯誤概念之一。事實並非如此。病毒離開人體就不能存活,接觸是傳播的主要途徑。如果新型冠狀病毒靠空氣傳播,任何人都會“無一倖免”的被感染。因此,“帶病工作”的原有觀念必須改變,防控病毒攜帶者流動應成為共識;應改變原有按醫療資源為中心的運管模式,而以病人收治、隔離、康復為中心,打贏疫情阻擊戰。

此次疫情及其救治過程,也暴露出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短板”。從2003年的非典到2020年的冠狀病毒,十七年過去了,應對複雜疫情預案、重大疫情戰略防護物資及其緊急生產能力等,還是捉襟見肘;基層更是“手忙腳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病疫情是一門專業的事情,公眾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知道傳播途徑,也不知道怎麼防控;無法甄別網絡上的說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即使是官宣,前後說法矛盾會影響政府公信力。關係民眾安全感的口罩買不到,超市貨架上沒有了豐盛的蔬菜,事發多日後才開始安置酒店隔離,均說明我國存在突發事件應對“短板”。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口多,加上恐慌性搶購,勢必給疫情防控物資、日常生活必需品供應等帶來異乎尋常的壓力。因此,除疫情防控的領軍人物儲備外,還應有疫情防控的快速反應系統、疫情防控設施和相關產品。

疫情爆發後,我國的檢測能力無疑得到世界公認;但信息發佈、基層人員的應對、國家疾控部門的專業精神等,與公眾期望差距較大。因此,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治理能力建設,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採取更加果斷、更加有力有序、更加科學周密的舉措。建議徵用醫院附近賓館、飯店等閒置場所對疑似病人進行全面收治、隔離,再進行分類診治,讓所有疑似病人在得到正規診治前有基本的醫療保障和起碼的護理,以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儘快取得疫苗研發突破,“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防控信息,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加強基層疾控人員應對突發疫情能力的快速培訓,做好疫情防護知識宣傳,減輕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程度。

作者單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