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在自家门口敲锣打鼓 看完A股史上最“寒酸”上市仪式感动到泪目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2月19日报道:浙江双飞股份在2月18日登录创业板后,庆祝活动没有大舞台,没有闪光灯,没有红地毯,董事长在公司楼下敲锣打鼓,自赚吆喝。

老板在自家门口敲锣打鼓 看完A股史上最“寒酸”上市仪式感动到泪目

双飞股份上市仪式


上市敲钟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是取得巨大成就的象征。为了这个重要的仪式,上市公司通常会提前进行精心安排,邀请合作伙伴、公司高管、员工代表等一起见证。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上交所、深交所暂不安排现场上市仪式。于是,各公司一切从简,有的还向疫区捐献抗疫物资,尽快恢复生产,履行社会职责。

双飞股份:公司高管敲锣打鼓

2月18日,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然而,受疫情影响,双飞股份无法举行大规模的上市仪式。于是,公司准别了一面锣和一面鼓。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没有红毯,只有老式办公楼和戴口罩的高管。高管们在董事长周引春的带领下,敲锣打鼓庆祝上市。

据了解,这对上市锣鼓来头不小,是嘉善县干窑镇为双飞股份送来的礼物,鼓励双飞股份以上市为契机,擂响冲锋战鼓,全力以赴抓复工。

老板在自家门口敲锣打鼓 看完A股史上最“寒酸”上市仪式感动到泪目

老板在自家门口敲锣打鼓 看完A股史上最“寒酸”上市仪式感动到泪目

瑞松科技:嘉宾规模缩小至三分之一

2月17日,瑞松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因疫情影响,公司将上市仪式改到公司自家的厂区内举办,邀请嘉宾的规模也从原计划的120人缩小到40人。

经过了层层检查、消毒环节,2月17日上午,戴着口罩的瑞松科技高管站成一排,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字样。瑞松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手持香槟,庆祝上市。简短的上市仪式,显得温馨而朴素。

公牛集团:向火神山捐赠7000余个插座

2月6日,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主动取消上市仪式,把精力投入到生产和防疫中去。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公牛集团向火神山医院捐赠了7000余个墙壁开关插座产品,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批墙壁开关插座已经运至医院现场,满足了医疗工作者现场取电用电的需求。同时,公牛集团还捐赠了1000万元支援肺炎防控工作。

老板在自家门口敲锣打鼓 看完A股史上最“寒酸”上市仪式感动到泪目

公牛集团捐赠插座


广大特材:上市首日捐款130万元支持疫情防控

2月11日,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广大特材遵循防疫监管要求,将本应通过上市仪式为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开彩”的惯例让步于疫情防控。

与此同时,广大特材承担了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在上市首日携565名员工向张家港市慈善总会捐助人民币共计近130万元,专项支持疫情防控。

映翰通:取消上市仪式研发5G设备助力远程医疗

2月12日,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公司在上交所的指导下,取消上市仪式,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生产和防疫中。

据介绍,目前公司正在通力研发5G设备,为进一步实现“远程医疗”,为助力疫情的防控、社会的稳定,履行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老板在自家门口敲锣打鼓 看完A股史上最“寒酸”上市仪式感动到泪目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第一面开市锣

上市敲钟/锣的习俗,起源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早是用来表示交易的开始和结束。一开始,敲得不是钟,而是木槌。后来随着纽交所交易人员的增加,木槌的声音太轻,在1870年代被锣替换。有意思的是,最开始用的锣,还是“Made in China”的。1903年,纽交所搬迁,交易大厅变得更大了,铜锣被铜钟取代。

敲钟一般是属于交易所经理的职责,直到1995年,纽交所开始定期邀请嘉宾来主持敲钟。至此,敲钟/锣渐渐成为一种仪式,并逐步发展成为公司上市时一个重要的时刻和标志。

今年2月初,沪深交易所相继发文,疫情防控期间,暂不安排现场上市仪式,交易所与发行人的上市协议将通过邮寄方式签署。在疫情影响消除后,支持发行人在所内补办上市仪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