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野菜為啥有些農民不愛吃,反而受到城市人的歡迎?

鄉下庭院


感覺現在人們越來越迴歸原始的生活了,十幾年前農村人的經濟條件都不怎麼好的時候,反而他們更不會想著去吃野菜,但是現在生活好了,反而越來越喜歡去野外採摘野菜食用,自己家裡面種的青菜反而不怎麼吃。農村人基本上每年都會種很多的青菜和蔬菜,所以對於農民來說,基本上都不用愁,沒有青菜吃,而城市裡面的青菜卻又貴的要命,現在普通的油麥菜價格都在7~8元一斤。今年野菜的價格真的是貴的離譜,就拿我們常見的香椿芽來說,剛剛上市的時候能夠賣到上百元一斤。

要知道香椿芽在農村地區隨處可見,雖然在農村周邊的縣城的人可能會購買香椿芽吃,但是價格一般也不會太貴。但是在大城市裡面生活的人,他們平時吃多了各種海鮮大餐,雞鴨魚肉等等在他們眼裡反而覺得沒有什麼新穎。他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對於野生的東西反而更加的好奇,即使野菜的價格再貴,他們也願意花這個錢去嚐鮮,這也是為什麼在城市裡面野菜價格能夠賣到如此高的原因。


其實這幾年農村人也越來越喜歡吃野菜了,就比如農村地區的馬齒莧,香椿芽,蕨菜,折耳根,蒲公英等等這些野菜,其實在十幾年前農村人是吃的非常的少的,但是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之後,反而對這些野菜越來越感興趣,每年到了採摘野菜的時候,就紛紛提著個籃子上山採野菜。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蕨菜,因為以前在我小時候農村人基本上很少吃蕨菜,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年蕨菜非常的火爆,很多人採摘蕨菜吃不完就曬乾,然後等到冬天的時候再拿出來吃。


還有就是香椿芽,以前在我們農村當地香椿芽隨處可見,從來沒有看到過人會去吃香椿芽,就連牛和豬都不吃的。因為香椿芽有一股味道,可能不吃的人會覺得很難聞,但是吃的人就會覺得很香,對於豬和牛來說這種味道他們可能受不了,所以他們也不吃。所以在十幾年前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香椿芽可以食用的,而且當時我們農村山上到處都是香椿樹。但是確實很奇怪,近些年來農村地區的人知道香椿芽可以吃之後,反而山上的香椿樹越來越少了。

所以題主所說的農村人不吃的野菜,城裡人反而喜歡吃,其實在現在看來是不正確的,因為現在的農村人反而對野菜比較感興趣,自己家裡面種的青菜反而沒有那麼感興趣。而城市裡面的人經濟條件比較好,平時吃的青菜,都沒有什麼特別,而是野菜能夠讓他們感興趣,所以他們願意花高價錢去購買野菜吃。農村地區現在野菜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少了,以前在菜地裡面隨便都可以看到很多的野菜,根本就沒有人採,而現在在農村的菜地裡面,反而見不到野菜了。不知道大家喜歡吃哪些野菜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少三番


這是一誤解,農民也吃野菜,而且要比城裡人吃得多。

先拿窩頭來做個例子。

每次接待客人,我城裡的同事都會專門安排後廚上盤窩頭。窩頭端上來,同事先把客人讓一遍,然後夾上窩,放進菜,吃得滿嘴流油,私下裡還悄悄對我誇說:真TM好吃!

我面帶微笑,心裡卻大笑,心說:好吃你吃,我是不吃。

為什麼?吃夠了!

小時候天天窩頭,先是地瓜面窩頭,後來是玉米麵窩頭,吃得看見就眼綠,胃裡直抽抽。

不難想象,那個經歷過“瓜菜代”年代的農民們,哪個少吃了野菜?又哪個沒有吃夠?

野菜並非農民不喜歡,而是吃夠了。

城裡人吃野菜,與養生關係不大,更多的是嘗新鮮。

真正天天買野菜,挖野菜,做野菜來吃的人,其實並不在多數,雖然某些野菜有某種很高的營養價值,對身體某些方面有很大的好處,但更多的城裡百姓只是買來嚐個新鮮,何況偶爾吃那麼一頓兩頓,也起不到養生的作用。

其實是很多有了錢的朋友追求自然,渴望綠色的一種表現,有人說是逼格,有人說是小資情調,都有,但也不完全。

另一部分則是離退休的老人,有退休錢養著,閒得無聊,年輕時在辦公室坐得太多,吃得比較上檔次,然後落下些富貴病,比如糖尿病,再也吃不得大魚大肉,醫生說野菜好,為了長生,於是天天挎上小籃,拿上小鏟去挖野菜。

回來教育兒女一番,告訴鄰居幾遍,宣傳起了作用,市面上野菜又太貴,於是閒暇日,便出現了出鄉挖野菜的大軍。但真正能堅持的,沒有幾個人。

對於農民來說,要麼忙地裡,要麼去打工,哪來時間吃野菜?

吃野菜一般是比較耗時的。

就我瞭解的吃柳芽為例。先是攆孩子爬到樹上去(農村人捨不得把樹枝掰下來傷害樹),把新鮮柳芽摘回來,用涼水撥上一夜,第二天先用熱水焯一遍,然後才可以炒來吃或蒸來吃。辛苦這麼一圈,好嗎?除了苦,實在說不出好吃在哪。營養價值高嗎?也許有,但對於需要出力流汗的農民來說,太少太少了!

再就是城裡與農村的能量結構是不一樣的。

再說個傳說吧。

據農村老人說,吃杮餅喝白酒,杮子會板結在胃裡,必死無疑。有個推車農民住店,吃了杮子,又喝了酒,旁邊有人認為農民必定會死,於是農民上路後,就跟在後面,等農民死了,好撿便宜。奇怪的是,他跟了一天,農民一點事沒有。回來一說,眾人大笑,有位老人說:農民出的是牛馬之力,是鐵也能消化掉。

雖然故事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一個問題,農民是出大力流大汗的群體,需要更多的能量,野菜的能量肯定是不夠的。

而且農民活動量大,富貴病一般與他們無緣,所謂的野菜養生,自然也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之內。

這與城裡人的食物結構正好倒過來,所以對野菜的喜好差不多正好相反。

不過,偶爾吃些,換換口味,農民們還是經常會做的事情。比如用馬莧菜做菜餅,那味道還是很美的。

再就是,能用野菜換城裡人的錢,農民還是比較喜歡的,所以不如留給城裡人吃,喜歡也當不喜歡。建議城裡的朋友,一定要愛吃、多吃......


我非農民,但是農家子弟,血融三農,根植三農,三農的憂喜悲歡,牽繫著我的每一根神經。站在三農與城鄉的結合位置,為農哭,為農笑,為農憂,為農呼。關注鄉村滋味,探討農家話題。

鄉村滋味


我最喜歡吃小筍炒酸菜,還記得小時候,為了能吃到這道菜,放學回家,和村上小夥伴跑到山上去打野竹筍。因為野竹筍很多,打的起勁,竟然忘記了時間,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我爸看我沒有回家,問同村孩子也不知道我去哪裡了,村裡村外找了很久,還打電話給老師詢問。等到我回到家,痛快的捱了一頓毒打,現在想想都記憶深刻。

農村的野菜確實味道鮮美,不僅城裡人喜歡吃,農村人也非常愛吃。而且每年只能在特定的季節,才有特定的野菜吃,這是非常難得的。



那為什麼農村人自己摘來的野菜,自己不吃,而拿到市場上去賣呢?

這主要是因為農村老百姓,都並不是很富裕,在農村賺錢的機會很少。除了自己家種的一點蔬菜,水果,農作物,能換錢,或者幫別人乾點小工賺錢,基本沒多少賺錢的機會。除了賺錢機會少,賺錢的不確定因素也太多,如果遇到自然災害,那可能顆粒無收。所以農村人有一點能賺錢的機會,都不會錯過的,賣野菜這種不需要付出成本,就能賺錢的機會,自然是不會錯過。



野菜因為稀奇,很少吃得到,還有口味比較好,在城市裡面是非常受歡迎的。城市人因為吃的機會少,就好這口,就比如農村人很喜歡吃城市裡面的一些美食一樣。新鮮,稀奇的東西,總是很受歡迎的。還有就是野菜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是天然無汙染的蔬菜,對於城市人來說,更是喜歡的不得了。

因此有些農村老百姓看中這個市場,在農村摘了很多野菜拿到城市裡面去賣,這幾乎都是供不應求。因為野菜稀少,價格比較貴,很多農村人都相繼效仿。我之前在市場上經常看到有人在賣野蕨菜,野竹筍等野菜,雖然標著的單價很貴,但還是很多城市人都在那裡購買。



還有就是有些老年人,為了補貼家用,節省兒女的開支,也會自己去山上,河邊,摘點野菜,拿到市場上去賣。以前我外婆,就是經常在鎮上賣菜,在有野菜的季節,就會去摘野菜來賣。

所以農村人摘了野菜自己不吃,拿去賣,並不是他們不喜歡吃。而是捨不得吃,這都是為了能多賺錢,補貼家用,都是無奈之舉。誰不想把好東西留給自己吃?難道是傻?


惠農天地


這就屬於很典型的“見怪不怪”了。我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下我老家甘肅省平涼市農村在上個世紀末關於農村的一些事情。

我們老家那邊有一種野菜叫“辣辣”(方言),我姑且叫做“辣根”,是一種很不錯的在春夏生長的野菜。

但就是在我奶奶小的時候,她們就是那這個來充飢的,那時候窮啊,白麵玉米麵,那根本就沒有,只有少數的黍黍面(一種雜糧面),吃起來很難,難以下嚥。

辣辣現在我們甘肅城市裡面的居民很喜歡吃,農村人就不喜歡吃了,因為窮的時候吃吐了,基本上天天吃這個,漫山遍野的找“辣辣”,挖“辣辣”。

還有一種野菜是苜蓿,能野生也能種植,不過現在野生的居多,老家農村我小時候漫山遍野很多苜蓿。

一放假一週末就去山上掐苜蓿,回家交給奶奶做“箘饃饃”,好像那個時候最常吃的就是這個玩意兒,吃了幾次不愛吃了。

至於苜蓿涼拌或者做漿水,說實話,農村人不怎麼喜歡吃,尤其是以前窮的時候,苜蓿涼拌吃多了他肚子脹啊,不信你可以試試。另外苜蓿做的漿水也不怎麼好吃。

還有就是“榆錢”,以前窮的時候農村環境好,空氣好,榆錢吃起來甜甜的,裡面沒有蟲子,灰塵少,農村人很喜歡吃。

不過現在榆錢真不怎麼好,裡面蟲子也有,相反是城市裡面的人喜歡吃榆錢了,我就見過好幾次在大學校園裡面掐榆錢的城市老大媽。


總之,說到野菜,農村那是見怪不怪,要是想吃可以天天吃,關鍵再好的東西你經常吃那不就吃膩味了嘛,城市裡面相對野菜生長環境受限制,所以野菜少,屬於“少見多怪”的現象,所以喜歡吃。


寧寧說的話


農村的野菜為什麼農民自己不吃,城裡人特別喜歡吃?說實話不光野菜就是有很多能吃的菜我們家都不吃,城裡人吃的都是很多我們農村人不吃的。(這話城裡人別生氣)

一,扎耳根 我們老家很少吃幾乎都是割來餵豬,因為那個氣味我們不喜歡,在城裡菜巿場扎耳根貴的時候賣十幾塊一斤,愛吃得不得了,

二,牛皮菜 雖然不是野菜,但我們每年種來就是為了餵豬的,我們也從來不吃,偶爾炒來吃那個湯湯就是黑黑的,一點食慾都沒有了,

三,蕨菜,我爸說在文革時期沒飯吃,那時就挖蕨菜吃,吃多了特別容易便秘,那時他們連神仙土都吃過,我是沒吃過,也不再讓我們吃。可是在城裡,這個蕨菜稀奇得不得了,碰到賣蕨菜的一會兒就搶光了。

在農村想吃菜就去地裡現摘,都是吃最嫩最新鮮的部分,其它的就是給雞鴨豬吃,說實話現在特懷念小時候的日子。





夢伊然


現在的農村一般都是一些老人在家裡種種,然後拿出去賣,不是他們不喜歡吃,而是有些老人不捨得吃,當然這也不是所以老人都這樣,可是他們腦子裡為我們好的思想卻是一樣的

我爺爺就是這樣,自己種的菜,給我們吃的時候,“那捨得”就好像恨不得把全部的都給我們吃,可是自己就是捨不得吃,經常拿出去買,買菜給他的時候總是說家裡有菜,不用給我買,浪費錢,有時候被囉嗦,說的我都不好意思,而且心裡確實是有些氣了,逼不得已,我不買菜了,轉換了一種方式“給錢”,給他們的時候都是不會要的,都是我硬塞給他們“我們不是經常在家,可能他需要的是我們多多陪著他”,可是這個金錢的世界,難道我們不想陪嗎?我一個月也就回來兩三天,有時候沒空就不回來,不好意思,說到這些了,還是說主題吧!

在農村有一種菜叫:南瓜藤。南瓜大家都吃過嗎,南瓜藤就很少有人吃了,南瓜藤上面有一層細細的絨毛,處理下來比較麻煩,以前常有人摘回家吃,只是現在食物種類很多,農民嫌麻煩很少再吃它了,可是很多吃過南瓜藤的城裡人都很喜歡,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口感比較好,吃起來感覺很天然。

清炒南瓜藤

清炒南瓜藤,新鮮的南瓜藤剝皮處理掉藤上的細絨毛,再把老杆和黃葉摘掉,留下食用部分洗淨,鍋中倒油(放豬油更好),油燒熱後放入蒜瓣爆香,加入南瓜藤均勻翻炒,然後加入雞精,鹽即可,至於生抽、耗油、醬油等調味料就不要放了,畢竟清炒的南瓜藤,不需要太多的調味料來中和味道,吃的就是天然和原味。


第二種第二種:薯葉。軟糯香甜的紅薯大家都很喜歡吃,也會經常吃。在農村的田間或者野地裡,常常更看到遍地的紅薯葉,只是相比紅薯葉清淡寡味,人們更愛吃紅薯,其實紅薯葉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喜歡吃它的人也有很多,估計都喜歡它清淡天然的味道,覺得比一般常見的蔬菜要好吃些吧!


清炒紅薯葉

清炒紅薯葉,新鮮的紅薯葉連著嫩莖一塊摘下來,要是做給老人和小孩吃,最好把紅薯葉切斷改小一點,這樣方便食用,鍋中倒入油,油溫燒高後倒入蒜片爆香,然後倒入紅薯葉均勻翻炒,待薯葉變得翠綠斷生後,加入雞精和鹽,就可以起鍋裝盤了。
因為現在沒在農村,圖片是在網上找的

樂無憂視頻


因為我們農村的野菜多又雜,只要不是有毒的,基本上都可以食用。

但是我們家裡種的牛皮菜還有紅薯葉都是拿來餵豬的,偶爾會選擇一些很嫩的部分來食用。

說到野菜,五個月前左右在老家煮過一次叫不上名的野菜。

味道還真是挺不錯的,在這裡我來說句公道話:“不要介意什麼農村和城裡!”往上數三輩,多數人都是從農村出來的。

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其實我個人是喜歡農村的,可是家裡的老房子被人連坑帶騙的佔去了。

還好父母從新買了一套石頭房子,但是今年我問過相關人員。

像我們那種復耕的房子用了國家的錢辦房產證都是個問題。

就是重新修也沒有名額,因為以前的房主沒有辦得房產證。

所以過不了戶,但是像我們那種情況要想在繼續在農村過活也只有住著那種沒合法產權的房子。

只希望以後的農村還有我的那一畝三分地。

到老的時候有個歸宿,身邊依然是你。



山村劦哥


我最喜歡吃小筍炒臘肉,還記得小時候,為了能吃到這道菜,放學回家,和村上小夥伴跑到山上去打野竹筍。因為野竹筍很多,打的起勁,竟然忘記了時間,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爸媽看我沒有回家,問同村孩子也不知道我去哪裡了,村裡村外找了很久,還打電話給老師詢問。等到我回到家,痛快的捱了一頓毒打,現在想想都記憶深刻。

農村的野菜確實味道鮮美,不僅城裡人喜歡吃,農村人也非常愛吃。而且每年只能在特定的季節,才有特定的野菜吃,這是非常難得的。

那為什麼農村人自己摘來的野菜,自己不吃,而拿到市場上去賣呢?

這主要是因為農村老百姓,都並不是很富裕,在農村賺錢的機會很少。除了自己家種的一點蔬菜,水果,農作物,能換錢,或者幫別人乾點小工賺錢,基本沒多少賺錢的機會。除了賺錢機會少,賺錢的不確定因素也太多,如果遇到自然災害,那可能顆粒無收。所以農村人有一點能賺錢的機會,都不會錯過的,賣野菜這種不需要付出成本,就能賺錢的機會,自然是不會錯過。

野菜因為稀奇,很少吃得到,還有口味比較好,在城市裡面是非常受歡迎的。城市人因為吃的機會少,就好這口,就比如農村人很喜歡吃城市裡面的一些美食一樣。新鮮,稀奇的東西,總是很受歡迎的。還有就是野菜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是天然無汙染的蔬菜,對於城市人來說,更是喜歡的不得了。

因此有些農村老百姓看中這個市場,在農村摘了很多野菜拿到城市裡面去賣,這幾乎都是供不應求。因為野菜稀少,價格比較貴,很多農村人都相繼效仿。我之前在市場上經常看到有人在賣野蕨菜,野竹筍等野菜,雖然標著的單價很貴,但還是很多城市人都在那裡購買。

還有就是有些老年人,為了補貼家用,節省兒女的開支,也會自己去山上,河邊,摘點野菜,拿到市場上去賣。以前我外公、外婆,就是經常在鎮上賣菜,在有野菜的季節,就會去摘野菜來賣。

所以農村人摘了野菜自己不吃,拿去賣,並不是他們不喜歡吃。而是捨不得吃,這都是為了能多賺錢,補貼家用,都是無奈之舉。誰不想把好東西留給自己吃?難道是傻?










宋總行走鄉村


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的,春天小草發芽了我就會提著小籃子去地裡挖野菜,我認得很多野菜,苦菜、薺菜、婆婆丁等等,不過我挖的野菜都是用來餵豬餵雞的,在我們的村子裡很少有人會吃這些野菜,我也不知道這些野菜是人也可以吃的。

長大後結婚,婆家是城裡人,婆婆常跟一幫退休的老姐妹上山去挖野菜,一到週末我們去婆婆家她就會做野菜餡的包子或是餃子,每次都讓我們猜猜這是什麼餡的?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以前挖過的那些野菜人也是可以吃的,而且味道還不錯。

為什麼農村都不吃野菜,我想是因為農村應季的新鮮蔬菜太多了,不象城裡啥都需要買,農村只要到地裡去摘就行,保證無農藥又新鮮。而且農村種地都是按自家喜好來種,喜歡吃什麼就種什麼,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都很豐富,所以沒人會去吃什麼野菜。

城裡人呢,對菜市場上的菜不放心,怕有什麼農藥殘留,加上媒體上成天宣傳野菜又天然又保健,另一方面退了休的大爺大媽覺得挖野菜也是個消遣,也就助長了野菜在城裡的消費市場。

現在農村人也知道城裡人愛吃野菜了,一到春天就有很多農村的大媽們到城裡市場賣野菜,別看她們賣,她們自己照樣還是不吃的。


惜風聽雨


農村的野菜多,城裡人喜歡吃不到,農村人很少吃,這是因為農村人以前困難的時候經常吃野菜都吃膩了,而且野菜營養雖然高,卻不好吃,所以只是偶爾吃吃。

本人從小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吃過些野菜,大多味道一般,一般我們都是拿野菜來餵豬。有時候看到城裡人來挖野菜,我們總會嗤之以鼻,那玩意兒不是用來餵豬的嗎?

其實城裡人也就吃個新鮮,就算再有營養,天天吃這個誰受得了,那還不把人吃成綠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