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囚禁南宫,为何还能夺门成功?原来她才是幕后主使

这个春节假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一直“宅”在家中,实在无趣,就把前些日子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重温了一遍。对剧中的“夺门之变”唏嘘不已。

明英宗囚禁南宫,为何还能夺门成功?原来她才是幕后主使

景泰八年(1457年),在对抗瓦剌时立下大功的石亨为了自身利益,趁景泰皇帝朱祁钰出巡郊外,疾病发作,在代替皇帝行祭祀仪之时,便与张轨、曹吉祥等人商议 ,闯进囚困明英宗朱祁镇的南宫。簇拥着朱祁镇直奔皇宫,将朱祁镇扶上了奉天殿的皇帝宝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

明英宗囚禁南宫,为何还能夺门成功?原来她才是幕后主使

其实,我们发现,明英宗朱祁镇之所以能够复辟成功,除了石亨等人的政治投机,还跟一个深居后宫的女人有关,她就是电视剧《大明风华》女主角的原型,明英宗的母亲孙太后。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明成祖朱棣喜爱。永乐9年(1411年),朱瞻基14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皇太孙。永乐15年(公元1417年),“诏选济宁胡氏为妃,而以孙氏为嫔”(《明史》)。朱瞻基即位后,因为胡氏无后被废,立孙氏为皇后,孙氏就是后来明英宗的母亲。

明英宗囚禁南宫,为何还能夺门成功?原来她才是幕后主使

在明英宗朱祁镇出生(公元1427年)的第二年,吴贤妃所生的朱祁钰也出生了,刚当上皇帝的朱瞻基定然欢喜无比,对两个儿子疼爱有加。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人年纪相近,他们自幼关系就非常好。朱祁镇即位的时候年仅8岁,不忍心唯一的弟弟离开京城到外地就藩,就封朱祁钰为郕王,奉藩京师,这在整个明朝藩王之中都不多见。

自明太祖定鼎中原到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大明王朝一直在跟退居漠北草原的北元残余势力用兵,而位于蒙古西部的瓦剌部到了正统年间逐步强大起来,并且时不时南下侵扰中原边疆。

深受明英宗宠信的宦官王振鼓动明英宗亲率几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明英宗不听。邝埜跟随明英宗出征,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明朝大军不料在山西大同土木堡全国覆没,明英宗沦为瓦剌的战俘。

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兵部尚书于谦请示孙太后,让她立奉命留守北京的郕王朱祁钰为帝,使朝政稳定下来。

明英宗囚禁南宫,为何还能夺门成功?原来她才是幕后主使

孙太后并不想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朱祁钰不是自己所生,他的母亲是吴贤妃。如果立朱祁钰登基为帝,他必定会尊奉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自己的地位和亲孙子朱见深的命运如何,实在难以想像。可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年仅2岁又无法承担起国家大任,为了尽快使动荡的朝政平息下来,孙太后只好同意立朱祁钰为帝。

果然,朱祁钰登基后,立即封自己母亲吴贤妃为皇太后,并将朱见深的太子位废掉,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可惜,朱见济无命享受太子之位,被封的第二年就夭折了。

瓦剌首领也先看到大明王朝又立了新君,明英宗朱祁镇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如果贸然杀害,必然会给明朝留下口舌,以后再跟明朝谈条件就会大打折扣,那就不如将明英宗送回明朝。

明英宗囚禁南宫,为何还能夺门成功?原来她才是幕后主使

明英宗朱祁镇被送回来后,虽然被朱祁钰奉上太上皇,却被软禁在南宫,景泰帝既不亲自去朝见,也不许百官却拜见;并且为了防止朱祁镇与外界联系,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还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掉,以防有人越墙与他联系。

当时,只有孙太后经常去看望朱祁镇,毕竟这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有太监悄悄告诉孙太后,朱祁钰对太后前去探望朱祁镇非常不满,曾放出话来,如果太后再次南宫,就将太后也困在南宫。孙太后听后,担心自己也被囚禁,自此以后再也不去南宫了,可是心里却对朱祁钰大为不满。

石亨等人密谋发动夺门,复立明英宗,他们提前秘密告知了孙太后,孙太后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重新当上皇帝,所以,对石亨等人的建议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明史》中记载“石亨谋夺门,密白于太后,许之”,充分说明了孙太后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