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生只能选择在家学习,你认为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学习能力?

一抹书香伴君行


1.非高考、中考学生,首先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其次,好好把教材复习复习。平时上课,节奏很快,教材内容不熟悉、没吃透的学生其实很多。再次,读一些好书、好杂志。

2.高三、初三学生老师基本在上网课,除了认真听课,晚上时间要有计划复习巩固功课,重在多做练习题,在做题过程就会发现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提高能力。


跳起来摘果子


因为特殊情况,现在学生只能在家里学习,如果能按照发布的预期日正常开学(3月2日),那么把正常的寒假时间计算在内,学生在家的时间,已经有四十天了。四十天已经占用到了一个学期的四分之一。

这么长时间,如果学生在缺少“学习能力”,应该是会落下一大截的。即使开学后“零起点”讲新课,即使用“星期天”和“暑假”,把正常的学习时间补够,但现在能够在家里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在正常开学之后也会学有余力、学得轻松。

相反那些不好好学、投机取巧,甚至是“混天熬晌”、不学的学生,到了正常上课的时候,学起来就会吃力。虽然说老师是“零起点”讲课,但是毕竟在家里这么长时间,不学习,不但会掌握不了新知识,还会忘掉一部分旧知识。

学生在家的这段时间,应该具备哪些学习能力呢?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自觉。

有人说,学习其实就是“自学和自求”。

也就是说,学习是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放眼望去,哪一个学得好学生,不是靠自觉、自学、自求。

无论是家长的监督(包括督促、吵,甚至打),还是老师的教导(讲道理、表扬、批评等),都是在促使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使学习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需求。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自学、自求”之心,再怎么监督和教导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监督和教导的轻了,他会不当成回事,重了他腻、烦,会跟家长、老师对着干。

所以当学生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自学时的自我约束能力,没有内在自求之心,爱学习、渴望学习的欲望,他无论如何,是学不进的,自然也就学不好。

所以让孩子有学习的自觉性很重要。其实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是来自于一个方面,它既可能是家长的一种物质上的诱惑,也可能老师的一句鼓励,或是故意的一“激”;它可能是学生因为争强好胜、赌一口气,也可能是“惧怕”——怕家长吵、打,怕老师批评、惩罚。

但是能让学生一直坚持学下去的,一定是对于学习的热爱,学起习来会让他把一切置之度外,乐在其中。学习是一种内在的需求。

因此,学生在家的这段时间,家长和老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其实平时也都在培养,而现在尤甚。

下面简单地说说这段时间,家长(当然是指一直在家“蜗居”的家长)怎样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自觉学习的能力。

作息时间要有规律。现在学校的老师,把作息时间和课程表,都发给学生(家长)。家长要让按时作息表,让孩子有规律地“上课”和休息。不能因为在家里,学生就没有了“时间”观念。

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现在学习步骤,大致是看网络名师授课视频、老师直播、阅读电子课本,做笔记,然后做练习,交作业。

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对于缺乏自觉性的孩子,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最好陪在身边——一起看视频,看着孩子做每一题作业,孩子不会的可以给孩子讲解,也或者和孩子一起讨论、研究。这样既可以监督孩子,也可以帮助孩子,还可以避免孩子学习时间开小差,并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他学习的重视。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不能由着孩子自己去学习。现在孩子的学习,大部分时间都离不开手机,无论是看视频,还是做作业,都得看着手机才能完成,做好之后还要拍照上传到老师指定的“空间”里。

可以说,孩子从来没有这样长时间地有自主权地拿着属于自己的手机。手机,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不止是人手一部,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和家长,各看各的手机。

对于没有多少自觉性的孩子来说,现在终于可以“冠冕堂皇”地拿着看了。如果家长这段时间完全由着孩子“自学”,恐怕结果真的会让你大吃一惊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手机进行管理。最好是学习就看,不学习就不让看了。毕竟每天因为学习看手机的时间,相比于平时来说,就够长的了,有些家长在担心孩子的视力会受到影响,所以除了学习时间之外,就不要再让孩子看手机了。

孩子的自觉性,有时来自于内在需求,有时也是外在因素的影响形成的。自觉性好的孩子,家长可以省心些,自觉性差的孩子,家长就要多费心了。


超敏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在家不比学校,没有老师的监督、同学的鞭策,受干扰的因素数不清。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去约束自己,去合理规划时间,是很难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的。自我管理包括对自己的执行力、时间规划、学习安排等的管理。

自学能力。有老师在身边指导学习,能减少很多弯路。但是在家学习,与老师的交流没有面对面方便,孩子如果尝试自学,并且学会自学,将会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很多帮助。


云朵书书


学生"线上学习"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线上学习"习惯。

1.做好课前准备,上课不要拖拉

线上教育不比面对面教育,最重要的要靠孩子的自觉性。孩子要学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前一晚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然后早些休息,调整作息时间,养精蓄锐;第二天早一些起床,提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手机或电脑设备,检查确认网络通畅没有问题,收拾好课本、笔记本、签字笔等课堂用品。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在准备的过程中,要动作有效率,不要总是拖沓,拖拖拉拉只会浪费时间,毫无意义。一切准备就绪后,定身静思,端坐在课桌前,等待老师开始上课。

2.要有仪式感,尊重每一堂课

"线上学习"和在学校里学习,本质上没有差别——都是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学习知识的过程。要让孩子端正态度,即便是隔着屏幕,也要尊重每一种不同形式的教学课堂。孩子要做到那些事情呢?首先,不硬性要求孩子一定要穿校服上课,但要求孩子至少要做到喜欢整洁——有的孩子衣服歪七扭八、头发没有梳理乱七八糟就开始上课了,身体都不在状态精神又怎么会在状态——整理好衣物、保持基本的整洁的过程也是逐渐端正态度的过程。还有就是,不要在上课的时间里玩游戏或者吃零食,这些行为都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上课要有仪式感,上课要有上课的样子。

3.要坚持预习功课做笔记,课后不懂及时查缺补漏

正如前面所说的,没有老师的督促,"线上学习"更重要的要靠学生的自觉性。非直接互动的课堂,预习、记笔记、复习变得更加重要,及时完成这些任务,才能更好地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记笔记能够在课堂后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如果发现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语音聊天或者视频通话的方式及时询问老师,解决问题。

4.学会利用线上学习资源

"线上学习"的的不足也是它的优势,学生拥有更宽的自由度,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能够更多样的渠道进行学习。举个例子,网络上有着相当全面的学习资料,当孩子需要拓展学习资料时,就可以通过利用这些资料,理解吸收,补充知识,更好地学习下去。



ALAN9650


自我学习力,约束力,还可以和家长一起做家务,学习间的枯燥必然会被做家务的快乐所替代,还能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相信孩子会领悟到其中意义


Aaikys广媒


和往年一样,只是今年多了个疫情,少了去补习班,看护班,辅导班,你家长没高消费,可能有点不适应了!还有时间,好好醒醒神吧!孩子的前途不是拿钱堆出来的!而是你作家长的用心传教下来的啊!……


李文彬531


第一、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营养全面才能有精力去学习。

第二、应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只有当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时,在没有学习的管制情况下才能更好的消化老师教的知识。

第三、要有独立思维的能力,老师会教,学生要“会学”只有会学了才能“学会”


科一科四理论彭教练


上进好学的能力、自律严格的能力、乐观积极的能力!差不多主要能力就这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