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電網“科技戰”怎麼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抗疫,电网“科技战”怎么打?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這場戰“疫”裡,一些新生力量引人注目。疫情實時地圖、同程查詢工具、紅外快速測溫、AI智能化診斷等諸多實踐,讓人們在戰“疫”中有了更多科技手段。

在電力抗“疫”戰線,電力大數據精準服務社區防疫和企業復工復產,智能巡檢為電網保駕護航,城鄉居民足不出戶線上辦電……電網員工打響了一場科技戰“疫”。

下沉社區,電力大數據為住戶“摸脈”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強調全國都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里”在社區。將數字經濟應用於社會治理,杭州有較豐富的經驗。2月4日,杭州市所有村莊、小區、單位開始實行封閉式管理。兩天前,杭州供電公司“電力大數據+社區網格化”算法在當地試點應用。

中興花園社區位於濱江區開發建設核心地段,常住人口8711人,是最早的兩個試點社區之一。電力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2月1日,有1戶居家隔離家庭用電量突降。社區工作人員立刻上門排查情況,登記該戶居民當日外出去向以及接觸過的人群,勸導接觸者做好自我居家隔離。

“人們生活離不開電,我們收集、分析用電數據,建立了3種場景下的6套算法模型,能夠比較準確地判斷出居民流動情況,與社區排查相互印證。”2月7日,算法攻關小組負責人徐川子說。

電力大數據不僅能監測在家居民的出行情況,還能識別舉家返鄉未回居民,通過算法判斷其大致到家時間。徐川子介紹說,電力大數據還可以對社區重點關注對象做深入分析。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然而,社區情況複雜、防疫人手短缺,疊加節後返程、復工高峰,防疫壓力巨大。在2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強調,開展社區防控工作,技術支撐很重要。

無人機也參與到社區防疫中來。

2月6日,福建漳州榮興小區附近的行人聽到廣播聲:“戴口罩,勤洗手,少串門,拒野味……”

丟下這串“嘮叨”的是一臺巡檢輸電線路的無人機。操作它的是漳州供電公司無人機班班長林火煅。無人機巡檢能在操作人員不移動的情況下覆蓋更大巡檢範圍,減少巡檢人員與其他人員的接觸。這種高覆蓋、強隔離的效果給了林火煅靈感——讓無人機搭載擴音喇叭,邊巡檢邊“兼職”宣傳防疫知識。

智能化的電網是能源流、數據流的高速公路,每個人的生活都與電息息相關。這是電力參與社會治理的機遇,也考驗著參與的智慧。

接地氣——電力大數據和無人機參與社區防疫的實踐充分體現了這一點。設計者們挖掘原有電力設備和資產的潛能,把服務延伸到人們日常生活和與疫情作戰的一線,且硬件幾乎“零新增”。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治理存在隱私暴露的風險。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特別提出,保障數據規範使用,切實保護個人隱私安全。

對於這個問題,徐川子說,電力大數據應用於社區防疫涉及多個主體,從數據使用、算法研發到與社區對接,供電公司在各個環節都加強了對用戶隱私的保護。

防疫+復工,電力指數進擊新戰場

疫情形勢嚴峻,抗擊疫情的“戰場”之外,隨著各地陸續有序復工,新的“戰場”也在開闢。

如何在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讓工廠的機器轉起來,既能為疫情防控更好地提供物資保障,又能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電力大數據為解決防疫與復工“兩不誤”提供了數據參考。

電力數據可靠性高、連續性好,通過綜合分析企業當前及歷史用電量數據得到的企業電力復工指數,能反映出哪些企業已復工,以及復工企業的產能;不僅能刻畫不同地區、行業的復工情況,為政府合理安排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參考,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企一策”分析。

2月11日,根據每日的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分析情況,結合政府批准的復工企業、應急物資生產重點企業等名單,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員工來到寧波廣源紡織品有限公司,檢查配電房設備,為企業加緊生產口罩原料提供電力保障。

不過,在疫情防控關鍵期,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有距離”在有些情況下比“在現場”更有必要。

2月4日起,吉林電力物資公司優化調整供應商服務大廳對外業務流程,採用郵寄方式發放中標通知書、電子簽章形式簽訂合同。進入2月以來,該公司對18家供應商使用電子簽章,其中省外12家、武漢籍供應商1家,合同涉及總金額558.77萬元。

“線上簽訂合同既解決了我們異地簽訂的困難,也降低了出差費用,為我們復工提前做好了準備。”北京華星恆業電器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連日來,國網湖南防災減災中心持續為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省交警總隊和省高速公路公司提供道路預警信息,輔助相關部門提前部署應急處置方案,減少交通事故。電網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覆冰數值預測系統計算,2月9~11日,疫情期間湖南省高速公路無覆冰、無覆雪,道路出行安全。

國網湖南防災減災中心研發的道路結冰預測系統能自動計算未來3天道路結冰情況。1月26~27日,廈蓉高速郴州段覆冰,預警信息通過短信和郵件及時發佈給湖南省應急管理廳及交通管理部門,為疫情防控期間公眾出行及防疫物資運輸提供了預警。“現在各地都迎來複工潮,道路安全預警預測也更具有現實意義了。”該中心的90後博士蔡澤林說。

技術加持,疫情下打響電網保衛戰

2月13日晚,華中電力調控分中心夜班調度員仔細查看大電網外部環境監測預警系統。近期中部地區有雷雨天氣,可能影響輸電設備安全運行。深夜,受疫情影響,全網最低用電負荷低至4779萬千瓦,較去年同期低30%以上。國網湖北電力調控中心打來電話,報告湖北電網負備用不足,電網局部電壓調整壓力大。

利用輸電斷面動態監控系統,調度員準確掌握了控制限額,科學採取調減電廠機組出力、臨時停機以及直流跨區調整等措施,同時結合分區備用容量監視系統,量化評估全網及各省各分區供電能力,為調峰調壓提供準確信息,全力協調華中其他省份配合支援,採取果斷措施有力地緩解了湖北電網的緊張局面。

戰“疫”是場硬仗,電力防線是“生命線”。作為電網的指揮核心,調度系統更智能高效,電網運行也就更安全平穩。

大電網外部環境監視預警系統、輸電斷面動態監控系統、分區備用容量監視系統所構成的華中電網智能精益調度體系,不僅能前期預警,還能準確識別電網運行方式變化並結合華中電網發用電情況輔助調度員決策,保障抗“疫”期間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調度系統是電網的“大腦”,輸電線路和設備則是電網的“肌體”。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在1000千伏特高壓南陽站,全國唯一一條外電入鄂的特高壓交流通道——南荊Ⅰ線正源源不斷向湖北重災區輸送電能。人工、機器人、無人機“三位一體”智能巡檢體系守護電網“肌體”的健康。

智能巡檢機器人白天對主變壓器、高抗等大型充油設備開展可見光巡檢,夜間對全站設備紅外測溫並形成數據分析報告。無人機則在傳統巡檢之外,對現場發現的疑似缺陷開展近距離觀測,多維度確保巡檢無死角。

在此基礎上,“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聯合會診”設備綜合數據分析系統,綜合智能分析多個系統的實時監測數據,確保找準設備病灶,精準消缺。

智能化時代,數據是最重要的資產之一,數據資源利用水平關係著電網的智能化水平。機器人、高清攝像頭、無人機之間的數據如果不能互相交流,就會形成一個個數據“孤島”。

四川電力檢修公司將設備(資產)運維精益管理系統中的設備17位編碼作為每類設備的唯一編碼,通過識別設備編碼打通了系統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了數據的全面融合、實時共享。

2月10日,500千伏尖山變電站開展全站特巡。班長文宗林啟動聯合巡檢平臺,無人機、機器人、高清視頻等巡檢設備齊上陣。巡檢結果自動生成巡檢報表,運維人員在後臺審核實時傳送回的圖片、數據和報表,90分鐘就完成了巡檢任務。

“現在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巡檢設備,獲得的數據比以前更精準、更及時,工作效率也更高了。”文宗林說,“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我們要少外出、少聚集,保持身體健康,繼續戰鬥下去。有這些智能的設備和系統並肩作戰,我們信心更足了!”

(求力、林麗平、單宋佳、趙岐、王琴、曹琰、王丹、李雲對本文亦有貢獻)

原標題:抗疫, 電網“科技戰”怎麼打?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