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的战疫故事,未来能否爆发?

新冠疫情当前,减少人员接触是疫情防控的主要方式,所以不需要人的智能无人车开始走上抗疫一线,例如无人巡逻车、无人消毒机器人、无人物流车、配送机器人等等。

随着这些智能无人车在这次疫情中的广泛应用,开始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此次疫情会不会成为无人驾驶发展的一个机会?

特殊的“逆行者”

疫情下,有一群特殊的“逆行者”引起关注,先来看几个场景:

场景一:“可爱的小花生现在正在为您提供食物,请您用餐。如果您还有其他需要,请在微信上告知工作人员。”这一幕发生在杭州一家隔离酒店内,这台名叫“小花生”的机器人正在给隔离人员运送食物,另外,据工作人员介绍,“小花生”还可以向患者提供药品、收集床单和医疗垃圾。

无人驾驶的战疫故事,未来能否爆发?

场景二:深圳福田区空无一人的马路上,一辆没有人驾驶的自动驾驶环卫车正在进行户外清洁工作。据了解,这辆自动驾驶环卫车可自主完成清扫、洒水、垃圾收集等工作,作业工作效率更高,最大限度地保障一线环卫工人的安全。

无人驾驶的战疫故事,未来能否爆发?

场景三: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场所的消毒至关重要,为了减少工作人员在外消毒时感染的风险,百度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新石器研发了自动驾驶消毒车,先于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投入使用。这种小车可以装160升消毒液,以时速5公里运行自走式喷雾消毒模式,喷洒范围覆盖3-5米。据了解,包括上海、山东、江西和武汉、温州、广州等地都已经采用了不同类型的自动驾驶消毒车开展消毒作业。

无人驾驶的战疫故事,未来能否爆发?

场景四:疫情中心的武汉地区,京东物流仁和站点一直支撑第九医院医疗及生活物资的配送工作,为了缓解疫情期间的配送压力,在疫情早期京东开始在武汉利用无人配送车来承担部分运输任务。据了解,京东无人配送车可以自动导航并识别配送目标路径,规避沿路障碍物,无需人员跟随。

无人驾驶的战疫故事,未来能否爆发?

从上述几个场景可以看到,疫情期间无人车开始应用到更多地方,从街区快递配送点负责配送的物流配送车,到街道上的清洁、消毒能手,隔离区和隔离病房里的送餐者,医护人员的助理等等,形成了一道有效阻断“人传人”的壁垒,缓解了疫区的工作压力,已成为“战疫”前线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无人驾驶技术的机会

把视线拨回17年前,非典疫情爆发时,互联网C端购物需求激增,当时由于一名员工确诊而全员隔离的阿里巴巴,就是在隔离期间上线了淘宝网,疫情结束后一大批电商企业也顺势崛起,所以后来2003年也被看作是激发中国电子商务蓬勃创新的起点。

17年后,相似的故事又上演了。新冠疫情爆发,无人化产业需求加大,可以看到,短时间内,无人驾驶在医院护理、物流快递、公共场所等场景下完成落地。

疫情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无人驾驶的发展,以往大众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关注点比较单一,集中在交通驾驶领域。疫情之后,人们看到了无人驾驶落地更多的可能性,拓宽了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纬度,进一步加快无人驾驶的落地。

无人驾驶的战疫故事,未来能否爆发?

眼下仍面临三大难题

从长远来看,无人驾驶一定是大势所趋,不过,眼下仍然面临三大难题,政策、技术及成本。

政策方面,由于无人车处于测试阶段,政策还没有放开,后续的制定和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技术方面,无人驾驶技术丞待快速提高,还是一种研究性解决方案,其稳定性尚待考验,需要对路况、场景有更多深入的测试、研究和突破。以乘用车来说,大部分企业自动驾驶研发水平还处于L2等级左右,离L4完全自动驾驶等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也需要一系列相关技术升级,比如续航电池、5G等等。

成本方面,目前无人车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依旧很高,只有成本降下来,无人车才有望得到普及。

无人驾驶的战疫故事,未来能否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