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如果提到曾在历史上发挥重大作用、但现在又慢慢被抛弃的东西,相信煤炭一定榜上有名。在18、19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便是煤炭,其燃烧时散发的能量,为以蒸汽机、冶炼业代表的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任何生产力强大的工业国家,都离不开煤炭。

但到了20世纪,煤炭却渐渐被人们所批判和放弃。工业革命在带来先进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空气污染。煤炭燃烧时,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往往会造成空气中氧气浓度下降的问题,煤炭中硫化物与氧气作用后会形成有毒性的二氧化硫气体。煤炭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亦是一种有害气体,是造成煤气中毒的元凶。而且,煤烟中往往携带了大量煤灰,影响了城市的美观与清洁。因此,现在的人们更加倾向利用清洁的能源来代替煤炭。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煤炭是工业时代重要的资源

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人却不这么看待有害的煤烟。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之中,铁路、冶炼、制造等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这些行业都需要煤炭来提供动力。在这种背景之下,不少美国人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观念,他们不把煤烟视为有毒、有害的肮脏气体,而将其视为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美国经济极度繁荣的标志。

“煤炭是我们文明的精华”

美国林务局第一任局长吉福特·平肖在1910年的某次演讲中,说出了一句影响深远的名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煤炭是我们文明的精华,如果通过停止浪费,使得我们这一代人充分利用了这种资源之后,这个国家还能剩下更多的煤炭,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得到福祉。”

吉福特·平肖是美国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平肖出身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富有家族,从小,平肖便收到了贵族式的教育。平肖曾在耶鲁大学读过书,并去德国留过学,在学习期间,平肖找到了他的未来志向——林业。平肖一生都致力于对美国的森林地区进行保护,不过,他保护森林的目的并不在于森林本身,而是让森林更有效地被人类所利用。

对于其他的自然资源,平肖有着相同的态度——它们应当用来增进人类文明的光辉。这便不难理解,为何平肖会如此称赞煤炭、忽视煤烟对健康的巨大危害了,因为煤炭增进了人类的文明。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平肖

平肖的观点代表了彼时美国不少精英阶级的思想。对这部分精英来说,在城市里冉冉升起的黑色烟雾,并不会毁坏城市的清洁与人类的健康,而是象征着文明与进步的美好标识。煤烟是工业发展之中必将经历的事物,人们不能夸大其害处,轻视其好处。

史密森尼博物馆的一位矿物技术研究者曾说:“煤炭是文明的物质发展所围绕的核心”根据这位研究者的说法,现代文明便是建立在人类通过煤炭来获取机械能的基础之上。一位报纸评论员巴纳德指出:“我们整个文明现在都依赖于蒸汽动力,国家的舒适与安全取决于山峦中的煤炭储量。对这些人来说,煤炭以及产生的煤烟预示着人类在步入现代社会后,学会了新的能源利用模式——将煤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这种模式令人类文明的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蒸汽机的运作原理便是将煤炭燃烧的热量变为机械能

在19、20世纪之交,对煤炭和煤烟的欣赏态度不仅仅只有在精英阶级中才可以找到。对于普通工人来说,那些臭烘烘、脏兮兮的烟雾则意味着一样生活必需品——工作机会。伯明翰地区的报纸《时代先驱报》曾引援过一位工人的话:“我于1886年来到伯明翰,因为这里有烟雾……从大工厂冒出来的烟雾,给伯明翰每个人都带来了鼓舞和乐观”。他的一个同事则这样评论:“大多数人都是工薪阶级,他们不反对烟雾,因为他们不得不忍受烟雾来维持生计。”

在商人以及开办工厂的资本家们看来,煤烟更是象征着一样美好的事物——金钱。芝加哥的煤炭交易商认为煤烟对于城市来说,不但无害,而且有益:“煤炭的制造者知道会有烟雾,也知道烟雾对世界是一件好事。”他认为商人应当把烟雾当成一种荣耀,因为这意味着商业的发达。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对部分人来说,烟雾象征着繁荣

在1914年的小说《骚动》之中,一位名叫布斯·塔金顿的商人将烟雾称为“我生命中的血液”,他还对希望减轻烟雾的妇女们说到:“烟雾让你们的丈夫在周六晚上能够带钱回家的东西,回家问问你们的丈夫,烟雾给他们的工资单带来了什么。下回你们会过来让我排放更多的烟雾!”

对于美国的民族主义者来说,煤烟则是能令美国城市跻身世界一流城市的“勋章”。世纪之交,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伦敦,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通过伦敦的证券交易所进行再交换;遍布世界的大企业,其总部也往往坐落于伦敦。与此同时,伦敦也是工业最为密集的都市,为了保持其力压群雄的经济地位,伦敦市民不得不生活在工业生产引发的大量煤烟之中,因此,伦敦也有个别名:雾都。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雾都伦敦


不过,在19、20世纪之交,伦敦的大雾却能得到不少人的夸赞,这些人将煤炭燃烧引发的烟雾视为大城市的标志。对于很多美国人来说,自己的城市的煤烟厚度若是能赶上伦敦,便意味着城市的繁荣程度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因此,对于这批人来说,煤烟又多了一层民族主义色彩。

滞后的医学观念

诚然,即使是在工业发展至上的20世纪之交,仍有一批人在批判严重的煤烟污染。这些人往往是文人、律师、报社记者或是妇女,其阶级以中产阶级为主。在19、20世纪之交,由于汽车还不普及,中产阶级没有像后来那样生活在远离工业区的郊区,他们不得不生活在城市中心,忍耐煤烟的煎熬。

中产阶级批判煤烟的时候,总是以“健康”为由。他们认为,肮脏的煤烟里有很多脏东西,这些脏东西会造成严重的疾病。当时的流行病之一肺结核,其病因便被煤烟反对者归结于吸入大量煤烟。然而,受限于当时相对滞后的医学观念,中产阶级们对于煤烟的批判总是会被煤烟的支持者所轻视。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与烟雾作斗争的中产阶级妇女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网上有人开玩笑,说我们都是“吃地沟油的命”。这话虽然夸张,不过还是揭示了21世纪的人们的一个共同担忧: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污染。现代人对于化学品可谓是敬而远之,只要听到某件物品中有“化学制品”,不少人便会将其视为有毒的。煤烟之所以被视为一种有害气体,就是因为其中拥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化学气体。

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对于煤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煤烟中的具体成分并没有被精密的科学仪器一丝不苟地检索出来,对于当时的人来说,煤烟最大的危害是在未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氧化碳,以及黑浓浓的烟雾对于城市美观的影响。而煤烟中更多危害严重的有毒气体(比如各种各样的硫化物),则没有得到人类足够的重视。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漫画反映人类对煤烟的抱怨

科学的局限,决定了医学观念的滞后。在生物化学仍不发达的20世纪之交,人们仍没能充分理解有毒的化学产物进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系列负面生理反应,比起化学物的影响,医生们更加强调“空气”的作用。当时的医学观念认为,很多疾病的病因是人们吸入了污浊、肮脏的空气,而治愈疾病的方法,则是多呼吸新鲜空气。

这种医学观念虽然强调新鲜空气的重要性,但它激发了一种侥幸心理——健康的关键仅仅在于空气是否通畅。在世纪之交,当人们吸入了大量有害煤烟后,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去野外休息几天,他们认为只要这么做就能解决“污浊空气”带来的负面作用。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不少美国人错误的认为,煤烟并没有多少毒性,只是使空气污浊了一点而已,想要消除它们带来的危害也非常容易。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烟雾滚滚的美国都市


更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煤烟不仅没有害处,还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大好处。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刚刚兴起的年代,那时现代化学还未产生,烟雾也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医生们认为,烟雾是一种特殊的消毒剂,可以净化充满疾病传染源的空气。随着时间的进展、工业的发展,这种早期观念越来越式微,但仍然僵而不死。

到了世纪之交,仍有不少人秉持着这种观念。1897年,在富兰克林研究所讨论烟雾问题的审查会上,一位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师竟然当众宣称“烟雾相当有益健康”。费城的一位烟雾支持者则声称,从宾夕法尼亚州经过的火车,其烟筒中排出的滚滚浓烟包含大量有益健康的物质,可以改善宾州污浊的空气。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最早讨论缓解烟雾的美国人,后来的美国人以他的名字开了研究所探讨烟雾


结语

20世纪中期开始,煤烟的问题突然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布鲁塞尔、洛杉矶、伦敦等大城市都在不同时候发生了比过去要严重数倍的烟雾事件,这些事件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而是直接导致大量市民的死亡。从那之后,人类才发现,自己以前轻视了煤烟的害处,从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空气治理。


100年前,美国人曾把毒性十足的煤烟当做清洁剂

不断增加的煤产量带来了严重的空气问题


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人们,依旧沉浸在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美梦中。煤烟支持者将煤烟视作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又轻视其对健康的影响,他们难以意识到,煤烟正在转变为拿着长镰刀的死神,直到死神将镰刀挥下,他们才有所警醒。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很多事物被我们视为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但背后又隐藏着大量危机呢?如果我们仍然忽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为了追求利润不断破坏环境,那么,当危机成真之时,我们便会失去更多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