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王事情



李承乾是大唐太子,却冒险谋反。最终失败,身败名裂。

通常,只有没被立为太子的皇子才会谋反,太子是不会造反。因为不谋反将来就是皇帝,谋反十之八九要身败名裂。

例如:李建成是太子时,李建成是肯定不会谋反的。只有秦王李世民才谋反。


但太子不会谋反,是在通常情况下。在特殊反常情况下,太子就可能会铤而走险。

先举一个最典型的代表——太子商臣弑楚成王。

商臣是楚国太子,楚成王欲废除太子,立公子职。商臣听闻风声后,又确认属实。便谋反,夜晚带甲兵攻击楚成王。太子商臣杀楚成王之前,成王想吃个熊掌再死,以拖延时间,等待救援。被商臣拒绝。成王自杀而死。

楚成王之死是必然。废立太子是大事。要么严格保密,无法保密,就重兵布防,加强戒备。保密、戒备只要做到一点,楚成王就不会死。


《韩非子》有对此事的记载。韩非子更是称,国君立太子后,太子和母亲便希望君主早死。非爱非憎,利在君之死。

在法家看来,太子是国君的死敌。将要废除的太子更是头号死敌——必须尽快诛杀。

在韩非子“教唆”之下,汉景帝指使法家酷吏,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废太子刘荣处死。

李承乾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所生,是嫡长子。李世民原本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乾坤。长孙皇后在世时,李承乾太子的地位很稳固。皇后去世后,虽然有位高权重的舅舅长孙无忌。李承乾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太子的不良行为在朝野被传的沸沸扬扬:奢侈、残忍,甚至有断袖之癖。(究竟传言是否属实,不得而知)

李世民也有废除太子之意。就连李承乾的舅舅、老师们也开始疏远他。

李世民在此事处理上,比楚成王强。他知道废除太子之事,已经无法保密。便加强了禁军的戒备。李承乾在岳父侯君集的支持下,起兵谋反,偷袭李世民。李世民早有戒备,李承乾的叛军无法攻破禁军防御。援军赶到后,平定叛乱。

侯君集被杀,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流放南蛮。

我再解析一下李承乾谋反的三大原因:

一、自己铁定被废。谋反一旦成功,还能当皇帝。谋反就是一次风险极高,回报极大的风险投资。谋反失败,大不了一死。

如果李承乾考虑到这一层,只有5%的可能会谋反。

二、李承乾担心自己被废后,被李世民所杀。汉景帝杀废太子刘荣,就是前车之鉴。

李承乾被废,不会谋反。将来要被杀,就要重新斟酌了。

考虑到这一层,李承乾有20%的可能谋反。

三、自己被废后,即使没有被皇帝所杀。新太子即位,很可能会杀自己。

考虑到这一层,李承乾有30%可能谋反。

李承乾也可能有三分谋反之心,却担心失败。而犹豫不决,最后在侯君集等人的鼓动下,才铤而走险。

若李承乾谋反成功,他应该会杀掉李世民,而不会像李世民一样,让李渊做太上皇。因为李世民麾下能臣干将太多。而李渊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让李世民做太上皇,自己这个皇帝随时会被反杀。

最后,说一下对废立太子之事做的最好的皇帝——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废除太子,并未杀太子。新君即位后,即使废太子既有威望,智勇双全。依然没有诛杀之。废太子得以善终。

刘秀父子是真正的以儒家思想治国。而不是像汉武帝刘彻那样,一边推崇孔子,一边重用法家酷吏,罗织罪名,制造冤冤狱,将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

附录:中国象棋中,有一个残局的名字,就叫商臣弑君。


杨朱学派


我是李承乾,皇二代出身,八岁就成为了大唐的太子,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父亲太宗皇帝经常夸赞我聪明好学、仁义孝纯,没错,我就是你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当我十二岁的时候,父皇就开始锻炼我身为储君的政治能力,还说“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虽然只是“听讼”,但我已经开始参与政事,你们在我这个年纪可能还在玩泥巴吧。父皇每次出去巡幸时,都是由我留在京城监国,可见我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本来我是很完美的,很有帝王之象,可偏偏老天赐给我一副不完美的身体——我患了脚疾。虽然我父亲经常说足疾并不影响我成为一代明主,但我内心还是留下了叛逆的种子。

虽然我身份高贵,但也跟普通人一样,有逆反心理。父皇给我选了十多位当世名臣,让他们平时没事跟我谈论一下天下大事,但是这些人把我当成小孩子,动不动就去父皇那里告我的状。我不过盖了一座房子,于志宁就上疏批评我太过奢华,我奢华个鬼啊,哪一个太子像我这么寒酸;我跟小太监一起玩了一下,这老家伙又去告状,还把我比作秦二世,我要是秦二世,父皇不就是暴君秦始皇吗?这老头脑子缺根弦吧。他们越这样,我越要跟他们对着干,慢慢我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了。

你们说我玩乐丧志,我就偏偏去重新一个太常乐人,他很会逗我开心,我把他叫做称心。没想到这这个消息传到了父皇的耳中,称心就被杀了,我恨父皇,也恨那群老不死的,总有一天我要报仇。



慢慢我发现,父皇对四弟李泰越来越宠爱,本来成人后的皇子都应该去封地的,但父皇却特许他留在宫中,我变得担忧起来。这个四弟仗着父皇的宠爱,竟然对太子之位有了觊觎之心,这是我不能忍受的,但此时我并没有比他多什么筹码,相反我与父皇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面对李泰的挑衅,我越来越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太子之位是我的,皇帝也是我的,我还要为称心报仇。



既然父皇不再宠爱我,那我就学习一下“前辈”的经验,父皇你不要怪我,毕竟当初你也是抢了大伯的太子才当上皇帝的吗?这些年我身为太子,身边还是有一些人手的。可惜天不随人愿,还未起兵就输了。



我就要不是太子了,我会死吗?


历史伶俜者


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在李世民即位的第二个月就变册封为太子,那时候他才8岁。李承乾天资聪颖,李世民很喜欢他。李承乾的腿脚不方便有足疾,但是不严重。

一开始李世民是很看中李承乾的,12岁前对李承乾着力培养。唐太宗出巡的时候,还放心让太子监国。

但是贞观十年后,有关李承乾的负面信息开始增多。比如和太监一起玩耍,说他是秦二世;比如和乐童称心(男的)同吃同住,太子搞基觉得太子德行有亏。

太子东宫师傅教训李承乾,李承乾不仅不听还想谋害师傅,最终忍受不住,在贞观十七年造反。

那么为什么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了还要造反,难道他就等不了这么着急做皇帝吗?毕竟造反是有很大风险的,而且最终造反失败。

李承乾造反有以下原因:

一、时代背景与政治远景给李承乾过多的压力

东汉瓦解后,完整意义的统一并没有,只是经过短暂的西晋和隋的统一。也就是说长达400多年没有统一过了,所以大家对于唐朝是否能够长治久安,是否可以国祚长久谁也不知道。唐朝会不会和之前的朝代一样很快就灭亡是大家十分担心的问题。所以李世民和大臣们商量最多的就是如何才能长治久安。

而李世民他不是一个甘于做平庸的皇帝的人,他期待自己的江山永固,希望自己的英名流芳百世。但是李世民又是通过宣武门之变坐上皇位,他害怕自己的形象在人们心中不好。所以他励精图治尽力挽救自己在史书上的形象。

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李世民一直勤勤恳恳,励精图治,兢兢业业,而且对面朝臣的犯言直谏,李世民都能包容,作为一个统治者确实很不容易。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世民对李承乾的要求必要也是很高的。所以李世民培养太子十分重视,从李承乾确立为太子到贞观十七年,一共为太子选了十多位名师,都是类似房玄龄、魏征这样的名臣。可见李世民对培养太子有多重视。因为李世民觉得他自己努力建立的大唐基业如果毁在自己儿子手上那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李世民对王朝前途的担心,自然就会更加期待自己的继承人有良好的品德。所以当李承乾身上出现问题的时候,李世民更加容易失去信心,有时候对太子就会出现更加严厉的批评。这些都使李承乾承受了更多的压力。

二、严厉管教让李承乾不堪重负

李世民前后为李承乾挑选了十多位老师。贞观前期李承乾还是很好学的,对自己的老师也是十分的尊重的。但是后来李承乾和东宫师傅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对师傅的谏言十分的反感。一方面东宫师傅态度十分的强硬,另一方面东宫师傅事事都要管,而且批评太子十分不留情面。就连李承乾的乳母都看不下去对东宫师傅说:“他又不是小孩子,为什么总是这样教训他。”

大臣们时刻抓抓李承乾的小辫子不断的上书给李世民,说多了李世民自然觉得太子不争气。当然师傅和大臣都是为了太子好,大臣对李世民谏言,李世民有魄力有肚量可以接受。但是同样的谏言对不同的人产生的效果可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有一次,于志宁对李承乾的谏言差点就惹来了杀身之祸。以及张玄素批评李承乾的文章让李承乾对他起了杀心。

这些对于一个8岁就被封为太子的人,心理上根本承受不住,这些谏言让李承乾不堪重负。

三、心理上的孤寂、叛逆和身体上的残疾造成心理障碍

李世民在朝堂上受了气回去有长孙皇后陪他说说话,长孙皇后可以开导他。但是李承乾没有,他从立太子到被废的十多年时间内,没有人可以陪他说话。直到遇到太常乐童称心,他觉得称心是真的理解他。所以他和称心产生了同性恋情感,但是李世民知道后把称心诛杀了。

李承乾唯一的精神寄托被李世民狠狠的打破了,所以李承乾才会如此的哀恸和绝望以致于在称心死后数月托病不上朝,彻底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

再加上自己身体上的残疾,作为太子身有残疾总会有些敏感和多疑,所以面对李世民的压力,面对大臣们的批评。总会把这些好意曲解成不满和恶意,从而李承乾开始不断的抵抗。

四、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加重了李承乾的危机感

当李世民对李承乾态度由好变坏之后,相反的李世民开始过度的偏爱另一个皇子李泰。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超过了李承乾。到了贞观十六年,朝廷每月给魏王府料物供给甚至超过了东宫。而且李泰还和李世民朝夕相处,让李泰住在武德殿。

这种超乎寻常,嫡庶不分的举动让李承乾心里很不安,给李承乾极大的心理打击,给李承乾造成了强烈的危机感。

总之,李承乾被确立太子之后过的十分的压抑。自身残疾心理有阴影,敏感多疑,李世民对他过高的标准,大臣对他苛刻的批评都给年轻的李承乾极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唯一个能够理解他的同性爱人也被李世民处死。这些事情最后导致了李承乾的造反。

但是造反终究还是失败了,李世民作为父亲还是没舍得杀他,只是将他贬为庶民,流放千里,最后死在流放地。


非说不凡


李承乾的储君干得算不上顺风顺水哦。

李承乾、李泰、李治的关系,与《琅琊榜》中太子、誉王、靖王的关系非常非常像。

李承乾早早被立为太子,但是他没把这个位子坐好

626年6月发生了宣武门之变,8月唐太宗继位,10月就立李承乾为太子。可以说早早地确立了他储君的地位。

刚开始,太宗常让他处理政务,还算不错。

但是人越长大,欲望越多,尤其在帝王之家,又早早被立为储君,自制力稍差一点就容易掉沟里去。

这第一条沟壑就是耽于享乐。美女、音乐、游山玩水,做了还遮掩,怕太宗知道。

第二条就是虚伪,言行不一。李承乾在朝中说话都是忠孝仁义,言辞恳切,但退朝之后就跟一群不逞之徒混在一起。有人劝诫呢,他就一边自责一边掩饰。他有一个超能力,就是自我辩解的能力特别强,让劝谏的人来不及搭话。

第三条就是行为不检点,比如宠爱戏子、模仿突厥、背后说狠话等,惹太宗生气。李承乾非常喜欢一个身段很好本事突出的优伶,叫“称心”,还结交道士,结果太宗知道了,大怒,把这些人都杀了。这李承乾不但不改正,还给这个优伶在宫苑中建了个墓、在房中挂上画像,早晚祭奠。他为此心怀怨恨,竟然借口不上朝了。

他还曾说过:“我当了皇帝,一定随心所欲。如果谁要劝谏我,我就杀死他;杀到五百人,难道还压不住吗?”

说狠话过过嘴瘾,普通人没什么,但他忘了自己是储君啊。

(李承乾)

魏王李泰谋夺储君之位,促使李承乾谋反

上述李承乾的这些毛病,大家都知道。这对于皇次子魏王李泰来说,是个很大的诱惑;他认为他还有机会,要搏一搏这个皇太子之位。

李承乾有个生理疾病,腿脚不便,就是稍微有点瘸,魏王李泰就设计排挤他。李泰还安排一些他的心腹在朝中走动,拉拢大臣,几乎结成势力强大的一党了。

李承乾着急了!担心自己这个太子地位难保啊!那李承乾就开始反击了。

但是,李承乾你看他结交的都是些什么人?戏子、道士、对现实不满的人,他们能给他出什么上档次的计谋吗?结果李承乾的招数都是些昏招。

李承乾派人到玄武门送上密封奏章,揭发李泰的罪状。太宗很生气,但也没查出什么。

不久,李承乾眼看自己的地位越来越危险,干脆铤而走险吧。

李承乾安排刺客去谋杀魏王李泰,结果失败了。李承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便与李元昌、侯君集等人歃血为盟,计划带死士直接闯入西宫,学唐太宗当年做法再搞个宫廷政变。

但李承乾的阴谋因故败露了,谋反计划胎死腹中。

按说一般这种谋反大罪,都是要被处死的。但唐太宗还是心里可怜他,没杀他,把他废为庶人,流放到黔州。

造成这种局面,其实唐太宗难辞其咎

说实话,在李承乾与李泰互相谋夺的事情上,唐太宗犯的错跟他老爹李渊犯的错一样。

李渊在当年起事反隋之后,看李世民这么能干,经常一激动就口头对李世民说:我将来立你为太子。

李世民对李泰也是这样。李泰在李世民面前会表现,因此李世民很喜欢李泰。在李承乾派人投书揭发李泰事情后,李世民反而更喜欢李泰。李世民也口头对李泰说过:我要立你为太子。

李世民不但口头说,还在实际行动上公开表现出来。

比如,有些地位高的官员(三品以上)在对待李泰的礼节上做得不够标准,结果惹得唐太宗大怒,把他们召来训斥了一顿。房玄龄这样的重臣都被吓得满头大汗,你可以想像当时太宗爱李泰之心有多么深切。

再比如,朝廷给魏王李泰的供奉竟然多过了太子;李世民还下诏让李泰入居武德殿。

这不是明显表现出了偏爱李泰、给太子李承乾巨大压力嘛!

最终,在李世民有意无意的举动之下,加上李泰的排挤,李承乾终于被压力搞得失去了理智,做出了谋反的举动。

魏王李泰本来胜券在握,但是做得太过火了,结果让李治捡漏

这个魏王李泰,已经把李承乾搞到了,他是很有机会成为储君的。但是,因为他自己某些方面做得太过火、太违反人之常情,结果反而演砸了,太子之位旁落李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李承乾因谋反被幽禁期间,李世民有意立李泰。李泰不知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是为了趁热打铁,竟然对李世民说:如果传位给他李泰,他李泰死之前将把自己的儿子杀了,然后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李世民在征询重臣意见的时候说了李泰的话。褚遂良对太宗说:假如将来在你百年之后,魏王李泰真的占有了天下,他怎么可能冷酷地杀了自己的爱子,而将皇位传给晋王李治呢?

是啊,这么违反人之常情的事情,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李泰还嫌自己这火烧得不够旺,也担心李治破坏他的好事,就跑去吓唬李治:你和那个反贼李元昌关系很密切,你不担心皇上治你的罪吗?

这李治是个老实孩子啊,心里藏不住事儿,于是就满脸愁容。李世民看到了感到很奇怪,等问出原因后,对李泰大失所望。最终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琅琊榜》中,誉王与太子拼命缠斗,谁知最后便宜了靖王,故事雷同不?

李世民还说了这样的话(大意):我不立李泰而立李治为太子,是表明太子之位不能靠心计经营而得到;以后如有太子失德而藩王企图谋取的,两人都不能立。

(李治)

结语:大唐朝政,一直在草原的质朴与汉文化秩序的冲突磨合中前行

鲜卑北魏注入的新鲜血液,把草原质朴的精神注入了中原文化。也让中原文化多了一些直接,少了一些迂腐虚文。大唐的这些人还都是,比较直接,想做就做,也敢冒险,在事情还有一线机会时也愿意冒险一博。后来大唐的政治,多次重复上演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模式。

李世民发动政变,是冒死一搏,只是他运气好,成功了。李承乾也这么干,但他失败了。

后来的李隆基也是这样,一切都是险中求,连续搞了两次政变,才稳住自己的权位。

大唐的冒险与尚武精神,从皇族的这些行为上可见一斑。

但是,与《琅琊榜》不同的是,李治的政治水平与靖王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李世民担心李治太软弱,而有意改立那位性格更像他的吴王李恪(李世民庶出的儿子)。但被长孙无忌给劝阻了。李世民从此不再有改立太子的想法。

李世民还担心李恪走上李泰的道路,就亲自告诫李恪:父子虽然至亲,但是犯法了我也不能饶你。汉昭帝已立,燕王刘旦不服,暗中图谋造反,霍光一封信就杀了他,你要引以为戒啊。

但是,李世民改立的想法还是为李恪招来了杀身之祸,告诫的话也一语成谶。

等到李治继位之后,李治本人没什么心计,但长顺无忌始终认为李恪对李治是个威胁(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653年,驸马房遗爱犯罪,为了活命,他顺从长孙无忌的意图,诬告李恪谋反,李恪因此很快在宫中被勒死。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俗话说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李世民能在玄武门弑兄逼父;我李承乾为何不能自立山头?

与伯父李建成不同的是,李承乾属于那种高开低走的太子,自己作死。原本他是当之无愧的合法皇位继承人,这从他的名字就看得出来,“承乾”:承乾,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

再加上其乃是嫡长子,论资历论能力都得是他。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迟迟不驾崩,自己又身患脚疾,经常生病,而弟弟李泰日渐获宠。因为之前有着玄武门之变的前车之鉴,李承乾感觉弟弟威胁很大,于是就派人暗杀弟弟。结果事情败露。于是李承乾一不做二不休,开启了谋反之路。

不过,姜还是老的辣,李承乾终究还是没能斗过父亲!

究其原因:

第一个,和当时唐代初期的政治环境有关系,当时的环境就好似一个刚刚建立的创业团队,他们并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是怎样的,又会遇到些什么问题?

玄武门之变告诉李承乾,他这个太子之位不是万无一失的,弟弟李泰成长让他感觉威胁很大他害怕自己成为伯父李建成。害怕弟弟李泰成为第二个秦王。

所以整个的环境给李承乾一种压迫感和危机感,所以他很急切,以至于暗杀亲弟,按捺准备逼宫,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当然,这不仅仅是前车之鉴的原因,更是长久压抑所导致的不自信。

李世民对他寄予厚望,同时也给了他巨大的压力。

李承乾作为长子,从小就很优秀,在他8岁的时候,就获得了储位,并且李世民注重对于李承乾的培养,在李承乾12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处理一些政务,并且只要李世民不在朝中,便把朝中事务交给李承乾。

当然,李承乾这些事情处理的都很好。其实,李世民本应与李承乾君臣相待,但是他却把自己这个儿子错看成是自己,一直往这个方向培养他,李承乾背负了太多压力。

他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害怕得不到父亲的宠爱。长久压抑导致了性格扭曲。

特别是母亲长孙皇后的去世,让李承乾愈发的压抑,他找不到排解之人。物极必反,性格因此而大变,原本宽厚有礼的李承乾变得暴戾、焦躁、最终做出了出格之事。

其实李世民是爱这个儿子的,即使李承乾谋反,但李世民并没有杀他,仅仅只是贬为庶民流放而已,这已经是非常宽容了。


白话历史君


这件事情怪不到李承乾头上,得怪李世民无教子良方。

说起李世民因当年玄武门杀兄逼父上位,等他有了皇子自然也怕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所以早早确立了李承乾无可更改的太子地位。若是一直这么坚持也好,可惜李世民当得起明君称号,却不懂得如何做好一个父亲。把平衡朝堂的那套手段拿出来放到教育孩子身上,其本意是想通过给予二皇子李泰同样的待遇已刺激太子李承乾更加上进,可是事与愿违,他忘记了孩子们还小,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理性的分析。

再说,李承乾身边亲信皆是一群贪得无厌之辈。汉王李元昌自己没有造反的魄力就撺掇侄子造反,想凭借从龙之功获得未来更大的利益,可你一个亲王做不成皇帝不还只是个亲王么?侯君集,当年拥戴李世民尝到了甜头,可惜还是心有不甘,羡慕长孙无忌那首屈一指的地位,总想什么时候自己也“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赌徒心态,赢了一次以为还可以再赢一次!这群鼠目寸光不忠不义之辈,就不是能创业当皇帝的优质团队!

实力不足就算了,运气还差。李佑提前造反失败没想到牵出李承乾心腹纥干承基,被捕后分分钟招供把李承乾被带了出来,妥妥的坑主。也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李承乾运气太差!


一壶酒一张琴一溪云


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史书记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唐太宗非常喜欢他。那为何李承乾还要冒险谋反?

一、望子成龙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下诏令东宫置崇文馆。(崇文馆:就是为太子李承乾专门学习的地方。)唐太宗“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给太子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又令刘洎、岑文本与马周递日往东宫,与太子李承乾谈论。可见唐太宗心中很想将李承乾培养成皇位继承人。可事与愿违,忽略了李承乾是否适合这种教育方式,反而使李承乾的思想开始出现偏差。

【诸如】: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书批评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书批评他,将他比作秦二世。

孔颖达,则更加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稍有不对的地方立刻犯言直谏,结果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张玄素,更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

后果导致:李承乾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

二、称心的死亡,让父子关系更加恶化。

李承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继承人的唐太宗听后大怒,将称心杀死。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将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并赠予官职。经常为称心哭泣流泪。此后,李承乾还在因悲痛,几个月称病不上朝。唐太宗看着李承乾这样胡闹,也没有想过废太子,还煞费苦心地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此举就是告诉众人,他绝不会废掉李承乾这个太子。

唐太宗是一心想让李承乾继承皇位。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机会。可是,他体谅不了父亲对儿子的厚望,反而一而再再而三挑战唐太宗的底线。

三、谋反败露

贞观十六年,二月,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赐“物万段”,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超过太子的规格,后来,唐太宗干脆下诏取消了太子出用库物的限制。

同母弟弟李泰一直有谋嫡之心,兄弟感情一向不和。此事,让李承乾更加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的胞弟李泰,开始谋划暗杀,在试图暗杀失败后,又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

如此这般,唐太宗还是不忍心处死李承乾,在唐太宗保全下,李承乾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失去太子之位的李承乾没过多久就郁郁而终了。唐太宗对这个曾经寄予厚望一心想培养成继承人的爱子离世会是怎样的悲痛。

望子成龙,望女为凤。皇帝也和普通人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更好的成就。可怜天下父母心,养儿方能体会父母的苦心。

【小编寄语:我是心恬澹,喜欢我的小伙伴加关注留言,持不同意见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心恬澹


李承乾之所以要谋反,原因有三:一是他患有脚疾,这种先天不足有损天子威严,以至于他担心自己的储君之位不稳;二是李世民杀掉了他心爱之人,父子二人早就结仇;三是弟弟李泰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威胁,不亚于当年李世民之于李建成。

太子是储君,未来是要接替皇位的。

可是李承乾却是一个腿脚有残疾的人,这样的人当皇帝,肯定会让许多人不爽。

天子这么神圣的位置,怎么能让一个残疾人来坐呢?不过说实在的,这并没有真正影响他的太子地位,而且李世民也明确地表态过,太子是嫡长子,不能因为他有脚疾就将他废掉。

可即便父亲这样说,李承乾心里还是会很虚,除非真地当上皇帝,否则有脚疾就会一直是他的一项弱点,政敌们也会拿它来做文章。所以对于李承乾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把皇位搞到手,逼宫谋反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对于父亲,李承乾原本就存有很深的怨恨,原因就是他心爱的人,被父亲下令处死了。此人名叫“称心”,是个男子。虽说唐朝比较开放,可是太子宠爱男子,还是会让皇室脸面丢尽的,所以知道此事后,李世民就立刻把称心给杀了。然而这个人却是李承乾最心爱之人,他的被杀,自然会让李承乾对父亲产生强烈的怨恨。

但真要说起来,导致李承乾最终逼宫谋反的直接原因,还是与弟弟李泰有关。此人与他一母所生,同样是嫡子,而且四肢健全,不像他有脚疾。更有甚者,李泰素有野心,在朝中也有同党。这就给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甚至不亚于当年李世民之于李建成。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重蹈当年李建成的覆辙,他当然就只能先下手为强了。只不过很可惜,他不是李世民,无论杀手足还是逼宫,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旧唐书李承乾传》


汗青正浩


先来说说李承乾是何许人也,他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母亲是长孙皇后,他是嫡子又是长子,生下来又聪明伶俐,李世民很是喜欢,可以说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李世民对他寄予了厚望。

李世民登基不久,就将其立为太子,当时的李承乾只有八岁。按说李承乾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太子,只要耐心等待,迟早会继位为皇帝,那他为什么还要冒险谋反,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嘛。其实不然,哪朝哪代的太子都不是那么好当的,我们来看看李承乾谋反的原因。

太子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

太早被立为太子其实对李承乾来说并非什么好事,过早地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一言一行都要循规蹈矩,做为皇家的中心人物,稍微一点差错就会遭到大臣、言官们的弹劾,他从小就生活在风口浪尖之上,压力过大。

太子这个职业并不是什么铁饭碗,全凭皇帝老子的喜好,虽然太宗皇帝对他不错,可他对其他儿子也不错。太子之位只有一个,而他的兄弟却有那么多,同父同母的兄弟就有三个。做为皇子谁不曾肖想过那至尊之位,兄弟阋墙在皇家那是常事,他父亲的皇位就是这么得来的。

所以,李承乾虽然贵为太子,但却从来不曾有过安全感。

长孙皇后去世过早,他少了一个能够规劝他又能庇护他的人。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可以说是恩爱夫妻的典范。长孙皇后不仅贤德,而且经常用古事劝谏皇帝,很多忠直之臣都受到过她的庇护,唐太宗对她更是又敬又爱,以致于在她去世多年以后还时常想起她。

长孙皇后去世时只有三十六岁,那一年李承乾十八岁,他的身体不好,后来又患了足疾,这让他心里又多了一层担忧,一国之君怎可身有残疾。

虽然父皇的恩宠并没有衰减,可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去世,他对长孙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也格外关爱起来,甚至将李治放在自己身边抚养。

这一切都让李承乾深深感到不安,以至于后来性格变得越来越乖张,对唐太宗阳奉阴违。再加上言官们一直盯着他,稍有不慎就大加指责,这让他的性格越发叛逆做了很多错事,而唐太宗又没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规劝他,一味的指责只是让父子的心越来越远。

如果长孙皇后没有那么早过世,定会加以规劝,也许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

李世民杀了称心,成了李承乾谋反的导火线。

古时候盛行男风,男宠在当时并不少见,李承乾对宫中的一名太常乐人十分宠爱,并将他取名称心。这如果是在寻常百姓家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可是李世民却不能允许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行为,认为这是皇室丑闻,一怒之下将称心杀了。这件事让李承乾非常伤心,父子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这时候他的兄弟李泰却得到了李世民的欢心,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后,李世民对其大加赞赏并给予厚赐,赏赐的规格甚至超过了太子。虽然李世民并无另立太子之心,但坊间却传出了谣言,而李承乾也知道李泰有夺谪之心久已。

重重压力之下,铤而走险好过坐以待毙,于是李承乾在暗杀李泰失败后,又联合侯君集等人逼宫谋反。

当然,以他的能力哪里斗得过杀阀决断的父亲,他老子可是过来人,他的这点小动作怎么可能逃得过李世民的法眼,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李世民对这个儿子还算疼惜,并没有杀他只是将他贬为庶人。

不过,这个曾经让他寄予厚望的儿子,终究是让他失望了。


疯小鸟


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此人是非常优秀的,但由于身体上的残疾对自己产生了自卑,而自己的弟弟们也还都非常的优秀,所以才选择了兵变却被杀。



李承乾谋反的原因如下:

1、李世民中年时对泰王的关心



按常理来说一个父亲关心儿子很正常,但李世民将自己的关心程度对太子李承乾和当时的泰王都差不多,虽然太子有监国权,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一定就是皇位的归属者,所以很怕李世民变卦,自己先下手为强,却不料皇帝早有准备。

对于这种情况古代是很多的,没有什么铁板钉钉的事情,除非这件事情已经完成,皇帝朝令夕改你能说什么?难不成到时候再谋反?

那样会导致自己是夺权篡位的人,就算夺的皇帝也名不正言不顺,不过要是李承乾政变成功的话,史书中绝不会有其谋反这么一说,毕竟史书都是胜利者写的。

2、李承乾身体上的原因



李承乾八岁被封太子,十二岁开始监国可以想象得到李世民是非常器重这个儿子的,但他长大成人后,发现他的脚有问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些残疾,所以他自己产生了自卑,当时已经三十岁的他,很害怕最终的皇权归属旁落他人,当时虽然自己是太子,但皇子中优秀的人非常多,间接导致了其心里的扭曲。

在唐朝,尤其是身为李世民的儿子要的自然是得文武双全,缺一不可想要登上大位自然是得要文治武功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才行,但由于脚的原因,李承乾并没有很多时间去练武功。

3、手下人的风言风语



当时很多人传出李世民派人出发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当时李世民已经五十,而太子也有三十岁,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其等下去,如若真正找到长生药,自己这一身也只能是太子了,永远是二把手,但是在古代二把手是没有用的,所以政变的发生是非常正常的。

总结:李承乾发动的政变与李世民一直给其高要求高标准的做法脱不了干系,屡屡在其面前夸奖泰王等皇子,李世民也没有说一定会将皇位传给他的,所以发生这种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属李世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