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良庆区:护好“小菜篮”保障“大民生”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生产,既是一次大战,又是一次大考。而如何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须品,特别是果蔬等产品的供应,是关切民生的基础工作。那么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良庆区的“小菜篮”生产情况如何呢?记者带大家前去了解一下。

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要进到新兰村,还真得过上“五关”。

途经的每个村屯关卡都是严防死守,过路的哪怕是公务车辆,检查上也没有一丝懈怠。防控队员们测体温、问来意,走时还不忘叮嘱一句:进村子,记得带好口罩。

村外卡点严防死守,村里的村民、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一框框的在搬运有“绿翡翠”之称的韭菜,在戴着口罩的工人、村民们熟练地分菜、净菜、过磅、装筐中,源源不断的把新鲜的韭菜装上卡车。“就今天下午,就会有近10万斤新鲜韭菜从这里发往贵州,还有20万多斤的新鲜韭菜运往南宁市海吉星市场,走到大家的菜篮子里。” 新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福华指着排队等菜的大货车告诉记者。

据了解,新兰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韭菜,新兰村的韭菜长得好,产量高,有“绿翡翠”之称。目前,整个新兰村种植有5000亩的韭菜,是新兰村村民们收入的关键,也是新兰村助推脱贫攻坚的法宝,村里的脱贫户有80%收入来自于韭菜的种植,村里很多贫困户靠种植韭菜,脱贫致富建起“小洋楼”。保证这次的春耕生产,既是稳住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也是稳住脱贫户的“钱袋子”,保证不出现返贫的情况。

为了保收入,稳住“菜篮子”,良庆区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明镜三天两头的往村子里跑,指导村里按照有序、严格、规范的原则开展复工复产。

“需要考虑他们开工的安全,用工的健康,都要做好防护,持续的种植收割不能停,还得给他们打探销售市场,给进村收购的老板提供便利,菜要保证“走出去”、收购要“进得来。”赵明镜笑着说。

疫情防控阶段,怎么确保“种得下”?赵明镜走向地头,和村干、农户交谈起来。他觉得保障好充足的农资产品,持续优化韭菜种苗培育,是春耕备耕的关键。同时,耕作期间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工人、村民较为密集的劳作,勤消毒,戴口罩等防护必不可少。

怎么“走出去”?陈福华想出个“一带五”的好方法。改变各家各户是自己送去批发市场卖的做法,由一个农户帮五个农户卖菜,这样既可以减少人员外出,还能保证大家的菜能送到市场。

如何让收购 “进得来”?大家觉得关键还得依靠村里建起的 “蔬菜协会”。“蔬菜协会”里的蔬菜经纪人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密切跟踪区域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做好信息预警和发布,引导生产和市场预期。并根据数据分析把保产地和外地调用相结合,把常规渠道和应急渠道相结合,把传统流通和新型业态相结合,专业化推进韭菜产销,打通一条采收、加工、物流和销售的农产品数字供应链,引导产销高效连接,菜农卖菜不出产地。

临走时,赵明镜约上记者一起去看看那马镇坛板坡桂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沃柑种植基地。

人勤春来早,沃柑挂满枝头时。

来到那马镇坛板坡,放眼望去,沉甸甸的沃柑把枝条压弯了,藏在绿叶里,丰收从文字跃然于视觉。

谈起这沃柑,桂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那马分场场长黄达章兴奋不已。“我们公司是南宁市定点支援武汉的企业,我们这个分场果质不错,所以这几天从我们这分场采摘35吨(70000斤)的沃柑支援武汉。” 黄达章说道。

“他们沃柑基地的沃柑今年品质不错,我们指导他们复工之后就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杀菌消毒,每天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对生产区和生活区进行消毒,要求工作人员全部戴口罩上岗,保障果园有序的复工生产。”赵明镜接过话头,告诉记者。

据了解,坛板坡的沃柑种植基地,也带动着坛板坡贫困户脱贫致富, 村子里共有6户贫困户成为基地“园丁”,帮助进行日常的打理与沃柑采摘,即能领到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也学到种植技术,实现收入多元化。目前,六户贫困户已经实现脱贫致富。

基地种植面积达一千多亩,预估产量可达三百万斤。除了支援武汉的部分,其他的部分会不会出现滞销呢?黄达章告诉记者,除了支援武汉的部分,他们每天会采摘三万斤左右的新鲜沃柑供应给市民的“菜篮子”,这些新鲜沃柑全部供应给大型商超,再由超市进行售卖。多余的部分会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由总公司进行专业化的收储,依托保产地和外地调用相结合,在传统流通基础上,发展更多的新型业态。

“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两手抓,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春耕生产都是当前的大事、要事、急事。”赵明镜表示。目前,良庆区日可上市蔬菜达120吨、水果25吨、肉鸡10万羽、肉鸭5万羽,生猪屠杀350头,农产品供应量较足,价格尚相对平稳。“小菜篮”里装着大民生,民生稳了,就一定能赢来最终的胜利。

(谢蒙龙 赵凤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