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strong>十日從來九風雨,一生數去幾滄桑。歡迎關注滄桑文史,您的關注就是筆者最大的財富!

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周亞夫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丞相,為西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周亞夫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名將,最高甚至都達到了丞相的職位。他本身的家境也十分的崇高,父親是名將周勃。周亞夫經歷了漢景帝、漢文帝兩個王朝,他十分擅長統治軍營,擅長打仗。

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在最開始之時,周亞夫僅僅是從小官郡守開始,但是他並不氣餒,憑藉著自己的勇氣、智慧等默默的工作著。在那時有一位擅長看面相的老婦人,這個老婦人一看到周亞夫就覺得這個人以後前途光明,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三年後可以封侯、再過八年只要你努力,丞相都不是問題。但是在九年之後,你會遇到厄運,那時的你甚至連飯都吃不起,請您一定要注意啊!但是周亞夫在當時只是埋頭苦幹,根本聽不進去這個老婦人所說的話。

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但是事情的發展情況也確實和老婦人所說的大致一致。過了三年之後,周亞夫的哥哥因為殺人罪,最終被剝奪了侯爵的名分。但是當時的漢景帝也是一個情深義重的人,考慮到他的父親周勃為了漢朝的建立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忍心直接剝奪了爵位。於是就想到了還有個周勃還有個兒子叫做周亞夫,於是下令讓周亞夫來繼承爵位。

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後來隨著漢朝的發展,匈奴來進犯漢朝,百姓民不聊生、國家也動盪不安。為了鼓舞士氣,漢文帝親自去軍營進行訪查。漢文帝來到了周亞夫的軍營,但是卻發現這個地方與之前的軍營有著明顯的不同。當時守門的士兵看到皇上來了之後,趕緊進去通報周亞夫。但是軍中的守衛都說:"在軍中只能聽從將軍的命令,其餘的一律不算。"

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等文帝到了之後,皇上身邊的隨從拿出了符節進去通報,這時的周亞夫才同意讓漢文帝進來。周亞夫趕緊出來相迎,手裡拿著兵器說到:"請皇帝允許大臣我用軍中之禮拜見您。"文帝聽了十分的感動,欠身扶著車前的橫木向將士們行了一個軍禮。

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等到觀賞完軍營之後,文帝感慨道:"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啊,其他的軍營就如同兒戲一般不能比擬,如果敵人來襲,恐怕他們的將軍也會被俘虜。" 周亞夫覺得自己被漢文帝重視和關注了,於是在軍事方面更加的用心,潛心的研究該怎樣去打敗匈奴,給他們致命的一擊。一個月之後匈奴退了兵,但是漢文帝依舊對周亞夫印象十分的深刻,於是把周亞夫升了職,讓他擔任中尉,掌管軍中的兵權。

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這可是多大的榮譽啊,周亞夫現在的地位就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後來漢文帝身體不好,在病中彌留之際之時還對自己的兒子漢景帝說:"周亞夫是一個好苗子,一定要好好利用,好好培養。"

在軍事方面這麼突出的人才,他的智商一定不低。但是周亞夫落得最後的下場跟他的情商有很大的關係。漢景帝有一次宴請朝廷的大臣,周亞夫也奉命前去,想看看周亞夫這個人到底怎麼樣,是否像自己父親說的那樣可以任用。在周亞夫的面前沒有筷子,但是其他的大臣面前都有筷子。這是漢景帝故意為之,想要測試周亞夫這個人能不能沉得住氣,是否能夠成為自己所信任的人。

皇帝邀大臣吃飯卻不給筷子,大臣走後,皇帝道:此人萬不可留

果然,周亞夫氣洶洶的向管事的要筷子,自己內心的想法都表現在自己的臉上。漢景帝問他怎麼樣了,但是周亞夫板著臉,在古代這可是大不敬啊。於是漢景帝就生氣了,周亞夫不情願的下跪道了歉。

漢景帝以為這個事就能過了,但是沒想到自己的"起"還沒說完,周亞夫就擅自離開了。於是漢景帝跟自己的親信說,像周亞夫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有大作為的,此人萬不可留。最後周亞夫被免除了官職,不再成為漢景帝所親信的人。最後的結局和那個老婦人所說的一模一樣,後來的周亞夫成為了一個的平民,連飯都吃不起。

一個人的最終發展其實跟一個人的智商沒有太大的關係,反而情商卻可以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從周亞夫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儘管他在軍事方面十分的突出,但是如果他和皇帝對著幹,就是死路一條,如果當時他的態度稍微好一些,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