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肺炎1號方”效果顯著!中醫藥起了什麼作用?這場發佈會重點介紹了

廣東“肺炎1號方”效果顯著!中醫藥起了什麼作用?這場發佈會重點介紹了

好消息!“肺炎一號方”在佛山批量生產,用於省內輕症患者治療

最新!這家佛企生產的“肺炎1號方”,獲批用於廣東30家定點救治醫院

此前我們多次報道的“肺炎1號方”

日前又傳來最新消息

广东“肺炎1号方”效果显著!中医药起了什么作用?这场发布会重点介绍了

2月19日下午,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疫情防控第25場新聞發佈會,通報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及防控工作情況,重點介紹廣東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運用情況。

广东“肺炎1号方”效果显著!中医药起了什么作用?这场发布会重点介绍了

1.廣東省中醫藥專家是如何參與疫情防控的,大致情況如何?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

在新冠肺炎醫療防控救治工作中,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在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中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的重要指示要求,發揮中醫藥大省的優勢,強化中西醫協同,有力有序推動中醫藥全面參與,促進醫療救治取得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第一,堅持科學防治,推動中西醫協同應對疫情。

一是第一時間組建省級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由省名中醫和嶺南溫病專家領銜,成員涵蓋省級中醫醫院和省市定點收治醫院中醫科。在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的主持下,專家組於1月24日率先制訂發佈省級中醫藥治療方案,有力指導全省中醫藥救治工作。

二是全面落實中西醫聯合會診,所有確診病例均納入中醫辨證論治範圍,根據臨床實際合理確定中醫藥治療的時機和方法。截至2月18日,廣東省確診病例1331例中,中醫藥參與治療的有1245例,參與率93.54%。中醫藥參與治療確診病例中,單純使用中藥湯劑的913例,單純使用中成藥的177例,中藥湯劑與中成藥配合使用的155例。中醫藥參與治療確診病例中,治癒出院448例,平均住院日14.5天,症狀改善660例,有效率89%。

三是派出中醫醫療隊馳援湖北。從1月27日到2月17日,廣東省各級中醫醫院共派出312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荊州。其中由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組建的60人隊伍,整建制納入了國家第二支中醫醫療隊,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開展重症病例救治工作;由廣東省中醫院和深圳市中醫藥系統組建的61人隊伍,整建制納入國家第四支中醫醫療隊,在武漢雷神山醫院開展重症病例救治工作;由佛山市中醫藥系統派出的65人,主要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開展重症病例救治工作。

第二,堅持中醫思維,按人群分類精準施策。

一是“一人一方”,面向重型患者實施個體化治療。廣東省派出的整建制中醫醫療隊,在重型病例救治中,發揮中醫藥因人制宜和整體觀的優勢,有效降低死亡率。例如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廣東中醫團隊累計收治124例,其中重型或危重型達116例,經中醫藥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症狀明顯改善的112例,其中,已出院或達到出院標準的50例。

二是“既病防變”,對於疑似和輕型、普通型患者實施中醫藥早介入,分類型診治。廣東省中醫藥治療方案中,將早中期的輕型、普通型患者區分為數箇中醫證型,並開出相應指導處方,及時有效改善發熱、咳嗽、喘憋和胃腸症狀,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癒率。

三是“未病先防”,廣東省各地各級中醫醫院結合當地飲食習慣和天氣變化,組織中醫藥專家開出保健方,製作防流感湯劑,免費派送給湖北來粵隔離人員和一線防疫人員,併為一線防疫人員開展艾灸、中醫理療等服務,開展群防群控。省級中醫治未病指導中心及時編制《廣東2020年冬春季節中醫藥扶正固本養生保健指引》,開展中醫八段錦系列宣傳,推薦藥食同源方案,幫助群眾固本糾偏、防病強身,受到群眾歡迎。

第三,高效開展中醫藥科研攻關與成果推廣。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在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中,充分發揮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重點研究室的優勢,形成“透解祛瘟顆粒”驗方,也就是肺炎1號方。自2月9日以來,全省定點收治醫院已調劑使用“透解祛瘟顆粒”6072包,向湖北省人民醫院等十家湖北醫院捐贈2萬餘包。同時,廣東在最新發布的省級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第二版)中,將肺炎1號方納入治療用藥。

广东“肺炎1号方”效果显著!中医药起了什么作用?这场发布会重点介绍了

2.廣東的新冠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有哪些特點?體現了哪些廣東中醫特色?

第一,體現了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三因制宜”。新冠肺炎由於是感染了疫毒之邪,但它在不同人群身上的表現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地域和時間,它的表現也略有不同。

廣東地處嶺南,氣候偏溼偏熱,今年是一個暖冬,風大,而且比較燥熱。另外,由於地理比較溼熱,所以廣東人比較喜歡喝涼茶,由於涼茶容易傷脾胃,溼熱之邪容易礙脾,所以廣東人的體質特點就是多溼多虛,脾胃偏虛弱。相對於武漢,廣東病人挾溼挾熱的程度比較重。根據這種地域和人群的不同,我們總結廣東新冠肺炎的病機特點“熱、溼、瘀、毒、虛”,治療方案體現了因時、因地、因人“三因制宜”的特點。

第二,緊抓核心病機,分期分證進行治療。方案覆蓋疾病的全過程,對早期病人,主要是圍繞溼熱鬱肺來治療,並根據溼重還是熱重,推薦選擇達原飲、銀翹散合三仁湯。到了中期,肺胃同病,推薦的方子是麻杏石甘湯、千金葦莖湯合小陷胸湯。到了疾病的嚴重階段,病人主要表現為正氣虧虛、邪毒內閉,一方面要扶助正氣,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要驅邪氣,降低炎症風暴、炎症損傷,推薦參附湯或者獨參湯,再加一些驅邪清熱解毒的藥物。到了恢復期,主要是正氣不足,可能有餘邪未清,或者是正氣比較虛弱兩種情況,這一階段要以扶正為主,驅邪的力度不強,或者是單純扶正,從促進身體修復的角度來治療。

广东“肺炎1号方”效果显著!中医药起了什么作用?这场发布会重点介绍了

3.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抗擊非典創造出“四個零”的奇蹟,但也有人對中醫藥有一些爭議和其他的看法,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林培政:科學總在質疑中進步的,中醫也不例外。中醫藥是在中華民族歷次疫病中不斷髮展完善起來的。一部中醫溫病發展史,從《黃帝內經》,到《傷寒論》,到《溫病條辨》、《瘟疫論》、《溫熱論》,都是在守正中不斷的創新突破,是實踐中傳承下來的精華。在臨床上,我們注重中西醫結合,要把中醫和西醫最好的方法用在救治病人上,一切以救治病人為中心。從目前的各種消息和媒體報道來看,中西醫結合在本次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些都是從實踐中得出來的。

與防治非典一樣,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時候,不僅僅只是針對新型冠狀病毒,也就是說不僅僅是祛邪,還有扶正,也就是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和調整人體的反應狀態。中醫治療不僅僅是針對“人的病”,而是針對“病的人”。雖然目前有不少中藥或中成藥已經通過實驗研究證實對病毒有明確的抑制作用,但具體到新冠肺炎的防治,中藥起效的原因絕對不僅僅是抑制病毒,可能在阻斷病毒感染、調節免疫反應、截斷炎症風暴、促進機體修復等多個環節起到作用。溫病學家吳鞠通說過“治外感如將,兵貴神速,機圓法活,祛邪務盡,善後務細”,也就是提醒我們要多種方法並舉,隨機應變,祛邪和善後兼顧。

广东“肺炎1号方”效果显著!中医药起了什么作用?这场发布会重点介绍了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譚行華:中醫藥發揮療效是一個綜合作用的結果,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快速改善臨床症狀。新冠肺炎目前還沒有特效治療藥物,臨床上主要以對症處理為主,那麼症狀的快速改善對病人的預後是有很大幫助的。比如持續高熱,它會加重身體的缺氧狀態,導致組織細胞損害;如果能夠迅速退熱,有利於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

二是增強身體抵抗力。新冠肺炎特別是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容易併發細菌感染。中藥通過扶正增強人體抵抗力,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感染的概率。

三是抑制肺部炎症。新冠肺炎的加重與細胞因子風暴,即大量炎性細胞因子釋放有關。很多臨床實驗都表明清熱解毒的中藥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有減輕肺部炎症的作用。

四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在治療過程中,我們發現通過保持大便通暢、排除毒素,可以減少細菌、真菌感染。

4.咱們很多專家參加過武漢前方醫療隊的會診,請問目前中醫在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當中,中醫採取了哪些手段?和其他非中醫的團隊有什麼區別?對於哪些症狀,中醫藥更有優勢?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肺病科主任陳寧:廣東中醫醫療隊的首批隊員在1月29日就正式接管了隔離病區,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與前方進行了六次集中遠程會診。從與前方溝通來看,廣東中醫醫療隊首先是保證每位患者都要用上中醫手段,當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採取的中醫手段有中藥湯劑、中成藥、注射劑、針灸、八段錦、呼吸康復操等。我們主要是通過辨證論治,對病人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從前方隊員的反饋來看,中醫非藥物的輔助治療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為在隔離區,那些病人的心理是非常焦慮、緊張的,所以睡眠的質量很差,我們經過針灸、耳穴敷貼改善他們的睡眠,睡眠好了,精神就好了,精神一好了,對新冠肺炎的恢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呼吸康復操對病人的呼吸功能、肺功能也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中醫醫療隊主要是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目前來看,中醫的加入,中西醫結合對新冠肺炎的治療,首先,通過不同的治法較快地改善患者的症狀,病人不知道他是新冠肺炎,他只是告訴你發燒、咳嗽了,通過不同的治法來改善,比如減輕咳嗽、喉嚨痛、胃腸道的症狀等。其次,對輕型、普通型患者,中藥及早介入能有效阻止從輕症和普通症轉入到重症和危重症。第三,在重症救治方面,改善其症狀以後,可以贏得時間。到2月18日下午五點,我們負責的病區有50例已經痊癒出院。

總之,中西醫協同起效,有效縮短了病程,提高了救治率,減少了死亡率,發揮了“1+1>2”的效果,極大地增強了醫患雙方的信心。

广东“肺炎1号方”效果显著!中医药起了什么作用?这场发布会重点介绍了

5.目前在臨床中已經有一些中藥,比如廣東“肺炎1號方”、板藍根已經在使用,這些中藥在實際使用中起到怎樣的作用?板藍根等中藥能否作為預防使用?

譚行華:我們對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服用肺炎一號方的121例病人進行了統計。服藥前,發熱的病人有72例,伴咳嗽症狀的有108例,肺部CT有炎症改變的也是108例。在服藥6天后,我們發現84.72%,也就是61例病人的體溫恢復正常;有72例咳嗽症狀消失,佔比66.67%;同時對其他的症狀,如乏力、咽痛、納差都有明顯的改善。另外,我們也特別關注胸部CT的情況,大概有74.07%,也就是80例病人的CT是明顯好轉的。現在出院的121例患者中有62例治癒出院,研究結果提示肺炎1號方的總體治療效果良好,患者臨床症狀明顯改善,有效率達到94.21%。目前,廣東有11家定點醫院申請調劑“肺炎1號方”。

從中醫角度來說,預防的含義就是扶助正氣,就是提高人體的抵抗力,“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我們通過中藥調整人體的臟腑機能,達到人體陰陽平衡的一個生理狀態。保持情緒愉快,加強身體鍛鍊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不主張在普通人群中開展固定中藥預防,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預防使用。

6.有人說中醫不能單獨治好新冠肺炎,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作為定點醫院,有沒有純中醫治療的病例?效果怎樣?

譚行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重點研究室和臨床基地,在疫情開始的時候,醫院就制訂了中醫會診工作制度,明確中醫科可以參與全院所有病人的中醫治療。1月20日,醫院開始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確診及疑診患者;1月23日,開設了中醫隔離病區。這些條件為我們早期觀察病人、及時制定肺炎1號方提供了很好的支撐條件。

純中醫治療是指未使用抗病毒藥物,我院初步統計有30位新冠肺炎患者為純中醫治療,沒有使用任何抗病毒藥物,取得了比較好的療效。這裡我講一個運用純中醫治療的的典型案例:一位30多歲女性因“發熱、乾咳、背部肌肉痠痛5天”在1月27日入住中醫病房。病人入院時主要的臨床表現是低熱,乾咳,口乾,有輕度咽痛,乏力納差,胸部CT提示雙肺多發炎症,核酸檢測陽性,診斷為新冠肺炎普通型。入院後即予肺炎1號方,治療3天后患者體溫正常,咳嗽、咽痛明顯緩解,精神、胃納好轉,複查CT提示肺部病變較前吸收、好轉。經兩週治療,患者臨床症狀消失,核酸轉陰,CT示肺部病變吸收超過50%,治癒出院。

7.網絡上流行非常多的中藥預防方,在疫情期間,對於強身健體、提高抵抗力,中醫有什麼建議?

陳寧:中醫藥是整體和系統醫學,講求“天人合一”“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後防復”的治未病思想早就被大眾熟悉。因此,在幾千年的實踐中,中醫早就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防病方法。

《黃帝內經》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溫疫論》說:“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所以我們在疫情期間,首先要遵循政府推出有關個人衛生方面的防控指引,避免疫氣入侵,同時固護正氣,增強免疫力,在這裡給大家提幾條建議:

一是吃。春夏養陽,根據自己的體質,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中藥湯劑或藥膳進行調理,增強體質。中醫的核心是辨證施治,你是什麼體質就吃什麼,所以一定不能亂吃。廣東的群眾可以留意省治未病專家制定的《廣東省2020年冬春季節中醫藥扶正固本養生保健指引》,上面的介紹很詳細,大家可以看一看具體的指引。

二是穿。老話有“春捂秋凍,一年無病”的說法,但“捂”的位置很有講究,不是隻添衣服,在早春時節,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臍這四個部位都是重要的地方,我們要護好它。

三是動。運動鍛鍊可提高機體代謝,增進機體抵禦外邪能力,這段時間由於疫情影響,大家儘管都宅在家裡,但也要動,可以做八段錦、太極拳等。

四是寬。要做到心寬,《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關得太久了,不許出去,大家不要心情焦躁,一定要保持平靜的心情。心態好了,就能睡得好了,心態與睡眠這兩者都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好,免疫力就低,免疫力一低,它就易染病。我們可以通過穴位按摩、耳穴埋豆、艾灸、針灸等改善睡眠,穩定情緒。

復工戰疫 我在響應

點擊下圖生成你的專屬海報

點擊查看南海醫護馳援湖北的超燃M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