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百草之--芦根

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切后晒干用。

【处方用名】芦根,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肺、胃经。

【基本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清肺排痰、排脓、止呕,利尿。


乡间百草之--芦根


【应用

1,用于温病口渴

本品甘寒多汁,入肺胃而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用治:

①热病邪在卫分之身热、口渴,每配人辛凉解表剂中,如桑菊饮、银翘散(《温病条辨》); 鲜用药力更强,可治热盛津伤较重,证见口燥烦渴,吐白沫粘滞不快者,常配荸荠汁、梨汁、麦冬汁等,方如《温病条辨》五汁饮。

②邪入气分,热灼伤津之壮热、烦渴,常与石膏、天花粉等同用。

2,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肺脓肿)

本品入肺而长于清透。用治:

①肺热咳嗽,常与黄芩、浙贝母等配伍;

②肺痈吐脓,常配薏苡仁、冬瓜仁等,如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3. 用于胃热呕吐

本品能清胃热而降呕逆。用治胃热呕吐,可单用本品煎浓汁频饮,亦可用鲜芦根配竹茹、姜汁等止呕之品。

4,用于热淋涩痛

本品尚有清热利尿之功。用治热淋,常与白茅根、车前子等利尿通淋之品同用。亦可用于湿热水肿。

5. 解鱼、蟹、河豚毒。


乡间百草之--芦根


【使用注意】:胃寒做呕,肺寒咳喘不宜使用。

【药理作用】本品有解热、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等

【现代运用】现代单用本品可治疗肺脓疡;用本品与蜂蜜配伍可治疗便秘。

本草摘要:

芦根 泻热,止呕 甘益胃,寒降火。

治呕哕反胃,胃热火盛,则呕逆、食不下。《金匮》方:芦根煎服。消渴客热,伤寒内热,止小便数。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经有热,则小便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芦中空,故入心肺,清上焦热,热解则肺之气化行,而小便复其常道矣。解鱼、蟹、河豚毒。《本草纲目》谓之能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止呕、泻胃火,利二便。取逆水肥厚者,去须、节用。


乡间百草之--芦根


附:芦根15-30克,代茶饮可治疗牙龈出血、小便短赤,清热利尿。

此文仅供参考,大家如有己见,可在评论中分享交流经验。

持续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