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战卒中——重视疫情期间的脑卒中“防”和“治”

抗疫情战卒中——重视疫情期间的脑卒中“防”和“治”

众所周知,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常见疾病,这类疾病的好发人群在老年人,而老年人也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且目前的危重症与死亡病例多是老年人,一方面和老年人基础病多、免疫功能退化,另一方面与老年人防疫意识相对薄弱、知识相对欠缺、防护措施不到位有关。

因此,面对疫情,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要做到科学防控,坚决做好个人防护,既要防止原有疾病加重、复发,又要预防感染新冠病毒。请老年人做到:

1、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疫情高发区和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2、必须外出要正确佩戴口罩。

3、从公共场所返回后,要及时正确洗手。

4、坚持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注意补充营养,多吃蔬菜,多喝水,戒烟戒酒。

5、居室勤开窗通风。利用室内空间,适度锻炼身体,保持身心愉快和规律的睡眠。

6、注意心理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是一个突发应急事件,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行为容易产生各种负面反应,如感到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烦躁等,甚至愤怒,抱怨家人、医护人员和社会等。有时伴有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淡漠、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出汗等现躯体化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原有偏瘫、震颤、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的主观加重。心理的应激也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易诱发脑出血或脑梗死。克服心理恐慌应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等相关信息。(2)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减少不科学信息对自己的误导、不信谣、不传谣。(3)用好社会支持系统,多与家人或朋友用电话、短信、社交APP等途径进行交流;(4)保持正常饮食与作息,营养均衡,多喝水;科学调适心理,学习放松技术。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一旦救治不及时,还可能会给患者造成身体不可逆转的致残伤害,并给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时间就是大脑,发病后的6小时溶栓时间的把控尤为重要。

在疫情期间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科学、有序地开展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工作,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

1. 早期识别脑卒中:早期可通过“中风120”方法,三步识别脑卒中。1:看一张脸,有无一侧面部无力或口角歪斜;2:查两只胳膊,有无一侧肢体无力或无法抬起;0:聆听语言,有无口齿含混语言不清。当上述三步中的其中一项出现问题,怀疑患者有可能发生了中风,还是应该积极救治,把握发病后的6小时黄金溶栓期。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和政策将病人尽快送往3201医院急诊科救治,或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2523201。

2. 就诊指导:紧急就诊的患者,应正确佩戴口罩,进入医院和就诊前遵守医院的标准筛查程序。测体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叙述接触史、疫区史,主要的症状。伴有发热的卒中患者,应先到发热门诊进行筛查。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关键时刻让我们同舟共济,全力以赴,在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的同时,打赢脑卒中防治攻坚战!

审核:张朝清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