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召,必有應

​2020年的春天,神州大地被疫情的陰霾籠罩。在與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戰鬥的過程中,許多年輕的黨員幹部挺身而出主動請纓,深入疫情防控一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為文化部門,在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中,深圳市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積極落實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抽調4名黨員幹部支援基層一線疫情防控工作。這些黨員幹部用自身行動踐行“若有召,必有應”,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初心勇挑“戰疫”重擔,在疫情防控前線發光發熱。

若有召,必有應


賴遠美:爭當社區“守門人”


“我報名!”2月8日晚,當得知社區防疫工作需要支援,賴遠美在微信群裡秒回報名,面對大家的點贊,她說:“我是黨員,應該的。”

賴遠美,是光明區圖書館活動組的工作人員,平時負責策劃開展各項讀者活動,也是光明區“尋找光明記憶”項目的主力工作人員。


從2015年加入“尋找光明記憶”項目組,賴遠美跟隨項目組總負責人、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主任陳瑛走街串巷,探尋光明區老建築、舊村落、老農場,收集留存光明文化歷史。

報名成功的當晚,為了讓自己可以更快上手工作,賴遠美提前做了功課,學習了深圳市加強社區小區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與工作指引。次日一早,賴遠美即來到馬田街道石家社區防疫駐點報到,開始與社區防疫人員並肩工作。

節後,返深人員漸漸走向高峰,各住宅小區和城中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尤為重要。

賴遠美知道,自己只是這場“戰”疫中一枚螺絲釘,雖然微小,但是也不可或缺。在社區工作時,她負責上石家村崗亭監測點,每天登記進出人員,並負責測溫、宣傳資料派發、車輛檢查、數據統計彙報等工作。

上石家村關卡的人員流動比較大,工作內容看似簡單,卻每天要重複五、六百次,及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除了全程認真執行“十個一律”,賴遠美認為,耐心、細心、不怯場是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

若有召,必有應


在工作總,賴遠美細心觀察,耐心細緻,當出入社區的流動人員對登記與測溫表示不理解甚至焦躁發怒時,她都會進行耐心的解釋與安撫;下雨天,看到有群眾冒雨在出入口外等人,她則跑過去讓其走進監測點避雨,遞過紙巾並囑咐他們在特殊時期千萬注意保護自己,不要感冒了;一些老人不方便或者不懂手機操作,她就主動替他們掃碼登記。

“社區關卡防疫人員多為男同志,像賴遠美這樣的女同志比較少,她心思細膩,態度溫和,在防疫工作中與群眾保持緩和、良好的溝通,讓他們理解並支持我們的抗疫工作。”與賴遠美在一起工作的社區人員說。

面對肯定,賴遠美只是說:“大家都在抗疫一線,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是一名黨員,不能讓入黨誓詞成為空話,必須與大家共同堅守戰‘疫’。”賴遠美就這樣,以樸素的行動表白光明。

若有召,必有應


胡慧茹:做好企業“守護者”


“疫情無小事,大家平安最重要。”面對企業工作人員說的辛苦了,胡慧茹總這麼回答。

大年初十,胡慧茹響應號召,下沉一線支援玉塘街道企業疫情防控及復工等相關工作。在快速熟悉工作流程之後,胡慧茹第一時間與對接企業法人進行聯繫,瞭解企業最新的防疫情況、人員動向等。

在工作中,她發現名單內有一家企業顯示已搬遷,但是她到園區現場核查時,卻發現該企業牌子仍掛著。心存疑問的胡慧茹立刻與門衛核實,發現此企業並未搬遷,但門衛無法提供企業聯繫人方式。

若有召,必有應


經過多次走訪、詢問,門衛終於答應幫忙聯繫該企業員工。經核實,該企業並未搬遷,由於是某總公司下屬的子公司,子公司只在總公司內共同報送企業信息,並未單獨以子公司名義報送,故社區無該企業登記信息。

瞭解具體情況後,胡慧茹第一時間將核查結果上報黨支部,同時聯繫社區更新該企業最新情況。就這樣,胡慧茹堅持對名單上的每一家企業現場核查,做到不遺漏一家企業、不遺漏一個人。


若有召,必有應


胡慧茹是光明區文化館活動組的組長,也是一名黨員,平時從事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也多次擔任大型群眾活動的主持人。平時活躍在文化舞臺,現在又衝在防疫一線。

“每天走訪企業,瞭解企業最新情況,瞭解員工動向,做好企業復工指引等,這些看上去都是很小很瑣碎的事情,但是我認為疫情無小事,每一件小事都責任重大,我希望早日看到大家摘下口罩談笑風生的那天。”胡慧茹表示。(郭潔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