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

在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用一顆顆熾熱的心溫暖著寒冬中的患者,詮釋了一名白衣天使的責任和擔當。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他們以大愛為懷、以大局為重,用艱辛為患者帶來希望之光。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的心聲,看一看他們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戰“疫”日記


“這是去‘排雷’,風險雖大,但信心滿滿”

作者:陳超華 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症護理專業主管護師、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援鄂移動醫院隊員

戰“疫”日記

陳超華與隊友鼓勵患者

當我加入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那一刻起,就有了隨時為任何災難險情奔赴現場的決心。

2月3日19:30分,我接到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通知:馬上出征武漢,援鄂抗疫。安頓好家人後,我就奔赴四川省人民醫院集結。到達現場後,發現這次出征的全是“男護士”。

因為航班停運,我們只有乘坐綠皮火車進發。大家在列車上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籌備著各種預案,感覺這是去武漢“排雷”,風險雖大,但隊員們都是信心滿滿。

2月6日,我們正式進入武漢客廳方倉醫院進行臨床工作。這裡收治了2000餘名確診患者。在我們所屬的區域A區,我們和甘肅護理團隊一起管理病人,做好病人的病情觀察和生命體徵監測等。條件雖然簡陋,但大家一起進行頭腦風暴,梳理優化流程,建立了有針對性的特色制度。

2月9日,受組織委派,國家(四川)緊急醫學救援隊繼續“開闢”新的方倉。從環境管理、院感規範、物資存放、風險防控、工作模式創新等方面,都做了更加優化的評估與設計。很快,武漢客廳C廳建好,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了病人的收置工作。

2月16日,我們接到新的指令,更大的挑戰來了——在武漢國際博覽城建一個近1000張床位的方倉醫院,與山東醫療隊共同管轄。搶抓時間,通宵工作,建立院感體系,進一步優化救治管理流程……次日凌晨2點,方倉醫院就開始接收病人了。

2月16日這天,武漢下了一場大雪,整個城市銀妝素裹,讓人眼前一亮。這似乎在預示著,我們援鄂抗疫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希望我們的男護士在團隊中繼續獨當一面,為病人們的康復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但願疫情早點過去,武漢早日恢復正常”

時間:2020.2.10

戰“疫”日記

工作中的周潔

今天,武漢陰天,下班的時候,天空飄起了小雨。

上班時,昨天告訴我氣緊難受的41床病重大哥依然靜靜的躺在床上。我問大哥好點了嗎,大哥弱弱地回答:“我好點了。”52床的伍爺爺還是孤苦伶仃的一個人,我們進入病房時,感覺爺爺病情比昨天重了,看起來很累很累的樣子。我找來了醫生,將爺爺鼻吸氧改為了面罩吸氧。

就在今天晚上,我剛加進現在科室的微信群裡,就看到52床爺爺病情加重的消息,希望75歲的伍爺爺能挺過這一關吧,祝願爺爺早日康復!

來了這麼久,今天是第一次坐車觀光武漢市區,晚上19:30出發,22:00返回,路上沒車沒人,我和師傅說:“這段時間武漢應該是全世界最安靜的城市了!”

多年來,我一直想去武漢看看,做夢都沒想到會用這種方式和武漢結緣!但願疫情早點過去吧,武漢早日恢復正常!


“現在是我們四川人感恩和回報的時候了!”

時間:2020.1.28

戰“疫”日記

付思雲與隊友們

由於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我報名參加了我們醫院的援鄂醫療隊。妻子是一名高三畢業班的班主任,最近也忙得不可開交。但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仍然支持我參與前線的救治工作,她負責照顧一家老小。

我於1月25日來到武漢,今天是我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擔任臨床一線醫師工作的第三天。我的病員裡有孕婦、剛生產幾天的產婦、剛做完開顱手術的病人……每天除了給他們進行醫療和心理護理,還要給不便的病員餵飯等。

看到身邊的同事一個一個即將累倒時,看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九家醫院的醫務人員及時到來時,我焦慮的心一下安穩了。這些奮戰在一線的同事們終於能夠休息一下了,我們這批四川援鄂的醫務人員也會盡全力救治所有的病人。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四川人,“5·12”汶川地震時,我們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助。現在是我們四川人,感恩和回報的時候了!湖北加油,武漢加油!相信舉全國之力,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

同時,我也要感謝我的單位給我們前線醫務人員的鼎力支持和關心;感謝我的家人承擔了家裡的一切,讓我沒有後顧之憂;也要謝謝每一個關心和幫助此次疫情的朋友。


“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都可以脫去口罩,相互擁抱”

時間:2020.1.30

戰“疫”日記

劉若陽的請戰書

完成了今天的早班工作,回到酒店,看到日曆,才記起今天已是1月30日,來武漢已經六天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呼吸病專科醫生的我,時刻關注著疫情變化,也時刻準備著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1月23日下午,省衛健委發出了支援武漢的號令。一接到消息,我即刻請戰,到人們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1月25日,我們齊聚醫院門診大廳舉行出征儀式,領導的囑託、同事的關切還在耳畔。作為我院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的我感覺重任在肩,唯願不負信任,戰勝疫情,帶領隊友早日凱旋。當晚七點,我們抵達武漢,開啟了新的征程。

1月26日,我們正式進駐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這裡比鄰華南海鮮市場,也是武漢第一批疑似、確診病例患者收治的定點醫院。進入病房的我開始積極投入診療工作,安撫患者情緒、和同事商討患者病情、積極處理患者突發情況、收治新的病患……每天雖然疲憊,但是每當聽到患者對我說:“看到你們,就看到了希望”時,我就覺得更有動力了。

這些天,有一件讓我特別記憶深刻的事情。一名患者知道我是成都來的,他用我們的家鄉話對我說:“成都的火鍋巴適得很,它娃(病毒)怕火,你們的到來,相信很快就能制服它!”這幽默風趣的話,頓時讓病房裡沉重的氛圍輕鬆起來。在這裡,武漢人民的每一句感恩與祝福,都給我疲憊的身體注入了強大的能量。

每天脫下一層一層防護服,扔掉一層一層手套,看著已經皺得不成樣子的雙手時,我雖然有些疲憊,但更多的是對前路的希望,堅信我們的辛苦是值得的,疫情一定可以戰勝。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都可以脫去口罩,相互擁抱。


“我一定不會讓女兒失望”

時間:2020.2.14

戰“疫”日記

王超平查看患者CT報告

不知不覺來武漢已經半月餘了,每天穿梭於白天與黑夜之間。期間,我目睹了生命逝去的嘆惋,也見證了患者治癒出院、家人團聚的喜悅和希望。

每輪班是8小時,加上前後穿脫防護服的時間,一般都會超過9個小時,錯過飯點是常態。今天,我回到酒店的時候已快凌晨2點了,匆匆泡了一碗方便麵,真香!半月裡,我們醫療隊員克服了種種困難,不能多喝水、上廁所,吃飯晚點……這些都不算什麼,能夠儘快打贏這場阻擊戰才是最重要的。這半個月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家人的理解。

前日,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寫了一篇作文叫《我的英雄爸爸》。她為我奔赴武漢抗疫前線,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驕傲,為自己有這樣一個英雄的爸爸而自豪。女兒還寫到:最後我也想對現在病房裡的人們說一聲:“挺住,我把我的爸爸已經借給你們了。”看到女兒寫得這些話,我在心裡暗暗的說:我一定不會讓她失望,全力以赴救治更多的患者。

目前我們醫療隊援助的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工作重心轉為集中救治重症患者。當地疫情形勢雖然嚴峻,但來自全國的200多支醫療隊2萬餘名醫療隊員集結於此。我相信我們一起努力,武漢一定可以勝利的。


“‘新冠’我們來了,戰鬥吧!”

時間:2020.2.12

今天凌晨2:00,我們進駐的武漢漢陽方艙醫院正式開倉收治病人。設定好早上6點的鬧鐘,一向睡眠良好的我,這一夜竟然失眠了,除了有一絲緊張,更多的是激動——“新冠”我們來了,戰鬥吧!

今天是我生平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8:20,進入準備區,一套繁冗的防護措施做好後,我與凌晨班的老師完成工作交接,開始了一刻不停歇的艙內工作,完善新收入院、查房、開醫囑等工作,完成一位症狀較重的患者轉院手續……連軸轉的6個小時中,我不敢喝水,眼前的護目鏡慢慢起滿了水霧,因隔離服內稍許缺氧,我還可以聽到自己的喘息聲……但這一切,我都會克服的。

14:00,我結束今天的工作,做好全部消毒隔離工作後已經是16:00了。匆匆吃過午飯後,在隊長的召集下,我們又召開了視頻會議,交流艙內工作和救治經驗,提醒隊友們一定注意防範。

忙完這一切後,已經是晚上了。這十個小時裡沒有時間看手機,看著微信裡來自家人、朋友、醫院滿滿的關心,讓我有十足的信心攻克時艱,我們一定會科學防護、科學救治,待順利完成任務,等我們平安返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