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泡好茶,喝好茶?

馬博士健康團


“九步”讓你成為泡茶高手

衝個熱水,把茶泡了喝,是挺簡單,但如果真要上升到把茶泡好這個層面,就不那麼容易了。

此時茶就不是一個簡單的葉片,而是一個立體的、靈動的、有生命的對象。需用心與其對話,喚醒茶,並給茶以及整個茶空間注入靈魂,實時根據茶的特性和變化沏好每一次的茶。

調心

心總有散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快速安然入定。茶前或沖泡中,不斷調整自己,儘快收斂零散的自我,讓心靜下、空出來。力求從靜心、空心、敬心、虔心到歡喜心的轉化。專注於茶,虔誠對待每一泡吸天地靈氣、匯人力艱辛的茶,而後能以歡喜、愉悅的心情泡茶。讓氣息、手勢與茶湯出水有機協調聯動起來,讓一切顯得很連貫、很順暢,無它。

隨境

茶空間,可以很簡約,清靜儉雅;也可以很豐富,韻足意滿。可一桌一椅一壺一杯,也可通過器、花、草、木、畫、飾、樂、香、服等整體的佈置構境。一個古韻悠存的茶壺、一幅意味幽深的水墨畫、一曲旋律悠揚的古樂、一柱香味幽幽的檀香、幾許簡約精緻的盆栽、幾株風姿別雅的中式插花……也可選於融山水、奇峰異石的自然美景中品飲。境空可以讓心吸得更滿;境滿可以讓心入得更實。境空、境滿,二者皆可入定得趣,隨心性隨機緣罷了。

知茶

隨便喝,就隨緣。如要細緻,選茶得知茶、知人。茶含有機化合物450多種,無機礦物質15種以上,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鹼、茶鹼、茶黃素、兒茶素等。不同的茶因山場、氣候、種植、製作,其成份在成品中所佔比例各異。而這些成分各有各的功效,比如:茶氨酸降血脂、血壓、血粘度,能使人在保持清醒的狀態下放鬆;咖啡鹼能提神醒腦;茶黃素能降低膽固醇;兒茶素能瘦身減肥;茶多酚能抗氧化、抗菌,對皮膚保護和治療有一定作用。如果要了解到具體的某一類茶、某一泡茶,就得深入到品種、山場、年份的特質,以及工藝的優劣。

選茶

這也是個需要辯證把握的環節,可根據身體狀態、偏好及品者的段位選茶。比如溼熱、氣虛、血瘀、陰虛、陽虛等體質,可根據不同的時節和身體狀態適當選擇相應茶類。偏好和段位也是十分關鍵的考慮因素。比如巖茶,初接觸者一般重香、甘,而後才逐步向水、韻和變、活的要求提升。所以可以依不同要求選合適的茶。

醒茶

搖醒一泡沉睡的茶。為何。茶或曬、或焙、或渥堆,都是讓茶收斂起來。醒茶,就是完成一個從寂滅到重生的過程。各種茶種醒茶的方法不盡相同,沖泡黑茶、青茶、紅茶用100℃的沸水,而綠、白、黃茶可以85℃左右的開水。醒茶環節的把握好壞,直接影響著茶葉內在品質的表現和茶湯滋味的清晰度、濃郁度和韻律。比如,青茶第一泡水溫較低,沒有用沸水衝醒,茶葉將始終處於緊鎖沉寂的狀態,再難以激活。

選水

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陸羽在《茶經》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陸羽認為山水最好,其次為江水和井水。當下,市場上,水質比較軟的礦泉水,不少,獲取比較方便。蘇東坡與佛印鬥茶,就是知茶不足而巧用水取勝。

沖泡

通過聞幹香,判斷茶的基本狀態,幹香太香的茶,水可能不厚重,前幾泡快出水,後幾泡慢出水。隨時根據出水後的變化調整沖泡的時間。讓茶在沖泡中活起來。泡茶是一項手腦協同工作的技能,完美地完成泡茶的流程,不簡單。必須十分專注,也要十分有耐心。稍不留神,茶就可能泡壞。每一分、每一秒,心都可以隨著呼吸靜下來,把安寧的氣息帶入茶湯,把舞臺留給茶湯自己。

講茶

香、水、韻、歷史、文化、感悟。全球約60個國家種植茶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飲茶習慣。作為茶的發源地,中國茶類更是呈多元性,飲茶方式也呈多樣化,要能懂得各大茶類有困難。六大茶類,按產地又有諸多的名品。茶又附帶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連著深深的哲理,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人生閱歷是難以企及的。可先通一類,再逐步向它類延伸。一通而百通,方能逐步稱上能泡好茶,稱上泡茶高手。

收心

戰場上撤兵,為了下一次更好出擊。席間,短暫的豐盛與瞬間的坐忘,給心靈一個修養的時空,為養不動心,而後能於紛繁的塵世中隨機而動。席後留下空杯,留給更多的好茶,也騰空心靈,留給更多的歡喜和感動。


雲谷茶人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沖泡方法,這就是茶文化的魅力。

不管是白茶、紅茶、綠茶、青茶、黃茶、黑茶,還是普洱茶,一定要洗茶。

白茶是微發酵茶,沒有經過殺青工序,沖泡時可以適當悶一下;

紅茶是先發酵茶,不易悶的時間過長,重點是水溫不能太高;

綠茶是不發酵茶,一次性炒幹,適合悶一下喝;

青茶半發酵,水溫也不宜過高;

黑茶後發酵全發酵,一定要高溫,不能悶,不能開始就煮,否則就品不出滋味;

唯獨普洱茶生茶不同山頭,各有千秋,沖泡方法不盡相同。

苦味澀味重的茶,基本不悶,三秒就要出湯,二十泡以後才適合悶一下。如布朗山的老曼峨、老班章,勐庫的大戶賽,永德忙肺,昔歸、石洞寺等。還有野生茶,野化茶也不適合悶。

香甜濃郁的茶也不適合悶,否則香甜過重,也不適口。如冰島、颳風寨、蘭貴人、蝴蝶谷的茶。

一般講,古樹茶茶質比較厚,不適合悶,小樹茶時間可以稍長。

當然,沖茶之前一定要選好茶碗茶壺或蓋碗等茶具,首先陶壺陶碗,其次瓷器。

水質也很重要。山泉水最佳,其次純淨水,自來水最差。

老茶客都明白一個道理,適口的才是好茶。悶茶時間根據不同山頭茶,自己口味輕重,自我控制。找一款適口的好茶不容易,一定要把握好沖泡方法啊。









正源居古茶坊


您好!建議您把問題改為“如何泡出一杯好喝的茶?“

首先,您的茶葉種類和等級已經決定了您這個茶到底能泡出什麼樣的成色範圍。

其次,同一泡茶,不同的人會泡出不同的味道。您要泡出一杯能喝且滋味尚可的茶,只需要靈活掌握泡茶三要素“投茶量-沖泡水溫-出湯時間”,基本上可以60分了。

第三,您如果想泡茶水平達到80分上下,那您就需要了解茶葉的不同種類所需要的沖泡條件,然後多衝泡、多品飲交流就可以。這時候的滋味基本上是您在茶葉市場上喝到的茶葉滋味了。

第四,您如果想把沖泡技術提高到90分,那您就要好好地研究一下茶葉,泡茶相關的用水等,然後按照等級不斷地嘗試沖泡,儘可能地把茶葉的優點表現出來,然後洞察該款茶的缺點和不足,在同級別的茶中,泡出高級別的滋味和香氣;這時候,您基本上可以在茶葉的茶藝培訓圈子裡去交流,甚至嘗試培訓不專業的人了。

第五,您如果想要走的更加專業,那就需要去接觸更加專業、系統的的茶葉知識了,走到專業道路上來。

最後,任何一門科學,專業的路還是會比較枯燥的,希望在茶路上越走越好。


淘茶圈


要喝到一杯好茶,有幾個先決條件,簡單四個字就能概括:水、器、茶、人。



水是很重要的一個條件,裡面的排次表分別為山泉水>礦泉水>井水>蒸餾水>自來水。上上之選為山泉水,硬度小,活水,水質穩定。礦泉水含鈣量高一點,硬度偏大,可能會導致湯色發混。井水常規講和山泉差不多,但要注意有沒有受到汙染。蒸餾水,為人工製造的純水,沒有內含物,對茶湯無影響。自來水利用氯消毒,對茶湯味道有破壞,不推薦。

器的功能是沖泡茶葉,把茶裡的內含物充分激活釋放出來。可分為六大類:大壺、功夫茶壺、蓋碗、茶碗、評鑑杯及同心杯組。



茶是中心點,選購自己喜愛能接受的價位的茶品。

人:沖泡茶的人,喝茶的人。沖泡茶的人,會受多方面的制約,包括,經驗,技術,心情,狀態等。

要喝到一杯好茶,還是要掌握各種茶的特性才行。六大茶類,綠茶,紅茶,白茶,黑茶,黃茶,烏龍茶。

綠茶,八十度水沖泡,二十秒出湯,後面逐次延長出湯時間,一般沖泡六泡左右。

紅茶,與綠茶沖泡相同。



白茶,白毫銀針按綠茶方式沖泡,別的可以直接燒開的水衝。

黑茶,開水,九十五度以上水溫沖泡。

黃茶,與綠茶沖泡相同。

烏龍,與黑茶沖泡相同。


文楠說茶


這其實是一個很包容的問題。

🌱

於我而言,要泡好一盞茶,看天氣,視心情,憑當下口感需求或身體狀況選一款適合的茶。——淨手、備茶、燒水、擇器,按規矩次序擺放所需的每一個器具物件。

.

🌱

燒好水,凝神專注地進行規範行茶(泡茶),心在行茶過程中漸入寧靜狀態,呼吸也伴隨著平穩有序的行茶軌跡而變得平和,周圍的一切徐徐漸靜下來,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細聽注水、出湯的水流聲都有一種別樣的美感。此刻,看蓋碗(壺)裡的茶索在與水交融後舒張和甦醒的姿態,釋放出屬於它的生命能量,身心與手中的這泡茶彷彿開始有了鏈接。



.

🌿

出完第一泡茶湯,舉杯湊近鼻尖跟前(3至4公分處),深聞一口茶香,心中不禁泛起一陣幸福感!飲之,一份愜意和滿足感油然而生。

.

🌿

泡好一泡茶,喝好一杯茶,收穫的不僅僅是口感的滿足和體感的愉悅通暢。

“有模有樣”用虔誠專注的心泡好一泡茶,走心的一招一式有形的莊重感也有藝的美感,這樣的習慣日積月累,一股溫柔的能量便逐漸形成,無聲息的滋養著生命。在這種能量的滋養下,生命的智慧自然生髮。

.

🌿

泡好一泡茶的背後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態度。

或許,我們可以從一泡茶開始進入自我修行,從一泡茶中修得一份閒適與從容,從一泡茶中習得關照自己也關照身邊的一切,練就沉穩,學會包容與接納,以讓我們從點點滴滴的進步中獲得生命的智慧。


青顏問茶


好久沒有回答悟空君的問答了,今天難得有心思,怎樣才能泡出一杯好茶?

我覺得要泡出一杯好茶,首先要有好的心境,一顆浮燥的心是泡不出好茶的,泡茶時心要靜,心隨茶走,用心去感受每一次注水、出湯、奉茶,將泡茶人內心對茶的敬畏之心,愉悅之情通過茶湯傳遞給飲茶人。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同一款茶用不同的水泡出的茶湯,口感會有天嚷之別,說明水對於茶的重要性。陸羽在《茶經》中指出,泡茶應用“山水之上,江水之中,井水之下”為佳,泡茶以山泉水為最佳,因為其富含礦物質,且無汙染。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揚子江追其源頭仍乃山上之水,既有雪水又有泉水。再好的茶湯,如不能盛於得體的器中,豈不影響品茶人的心情,破壞品茶的意境。

影響茶湯品質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水的溫度,投茶量的多少,出湯的時間等。

謝謝朋友們關注轉發,不當之處請評論指正。





落日餘暉茶生活


泡好一杯茶的另一個基礎條件,茶的質量,好水配好茶,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對於古人來說,如果得之好茶,但手上卻又沒有好水,古人寧可不泡。這麼說,比如茶有八分好,水有十分好,那泡出來的茶湯也能為十分。若是茶有十分好,水只有八分,那沖泡出來的茶湯只能為八分。

關於茶質的評斷,之前一篇文章寫的比較全。好茶的定義很簡單,按照等級採摘,製作工藝無瑕疵,這就能叫做好茶。先保證茶質的好壞,在此基礎之上,可以追求茶樹品種與種植區的問題。就算這茶是名產區名茶種所產,製作工藝不過關,那也是壞茶,產區和茶種是加分項,不是必須條件。

好茶的評斷,從五方面進行,分別是外形、茶香、湯色、滋味、葉底。以100分為滿分的話,滋味和香氣佔了大頭,滋味佔40分,香氣佔30分,其餘的外形、湯色和葉底各佔10分。

五個方面評斷一款茶,每方面又各有三個度,每個度均是字面意思。

外形:緊結度、均整度和悅目度。茶形越緊結,越均整,茶色越正,潔淨度越高的茶越好。

香氣:清純度、強弱度和持久度。好茶的香氣,純正沒有異味。香氣強,高揚清香或者低沉濃香,都是好香。香氣持久,多次沖泡後仍有茶香留存。

湯色:金黃度、清澈度和光亮度。好茶湯色金黃,清澈見底,湯色發亮有新鮮感。

滋味:爽口度、飽滿度和回甘度。好茶鮮爽滋味強,茶味口感飽滿,充盈口腔。回甘明顯。

葉底:柔嫩度、發白度和肥厚度。好茶葉底柔軟稚嫩有彈性,富有有白色光澤,葉底肥壯,嫩度合適。

這裡簡單說說,大家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完事,水質和茶質兩個茶葉基本點說完,再說最後的沖泡手法,沖泡方法只是相對來說,不如水質和茶質重要,可不能抱有無所謂的態度。舉個例子,就像你炒菜,好菜和好調料給你備好,結果你手藝不過關,難吃到食物中毒。這手藝就代指沖泡方法。沖泡方法無非就是三點,很簡單,投茶量、注水量和沖泡時間,三點中任何一點多了,都會造成茶湯變濃,所以,要多得一起多,要少得一起少,這樣才能保證茶湯不會過濃。

關於沖泡手法的掌握,最好的方法還是多泡,泡得多了,就能找到自己適口的濃度。不過也有得參考,比如,烏龍茶、普洱茶8g,紅茶、綠茶、黃茶、白茶都是5g,這是一個適中的投茶量,對應的注水量都是400ml,如果覺得濃,可以減少2g的投茶量,也可以增加註水量至500ml。有些茶友會備有克稱,就是小型的電子秤,別嫌棄矯情,有了克稱,每次泡茶的時候,稱一下投茶量,比自己憑感覺亂投好多了。

其實不想說的過多,茶湯的濃度還是根據自己的口味而定,沖泡方式是非常靈活的,平常聽別人說,上網看的太多,反而會形成條條框框,關於沖泡,沒有固定的沖泡標準,咱也無須借鑑。自己用的茶杯是固定的,也就是說注水量可以說是固定的,每次泡茶只需要調整投茶量和沖泡時間,直到對上自己的口味。

而且,沖泡方法根據茶質而變化,有些茶種因為製作工藝、採摘、天氣等原因,導致出湯快,茶味濃,在這種情況下,沖泡方法要靈活改變,減少投茶量或者沖泡時間。所以這又說到了點子上,沒有固定的沖泡方法可以借鑑,所以大家還是得看茶泡茶,別聽別人的知道去沖泡。不管什麼茶,泡個幾次,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濃度。

對了,還有注水的方式,我實話實說,沿著杯壁緩慢注水也好,還是懸壺高衝也罷,對茶的影響真的不大,最關鍵的還是茶質,茶質好,水質也不差,你隨便玩花樣,哪怕是空中翻轉三週半,這茶湯滋味和口感都不會差的。如果是壞茶,那這茶湯是註定不好的,什麼注水手法也拯救不了。

最後說說水溫,低溫水泡茶是可以的,冷泡茶也是可以的,最後,高溫水也是可以的,不要扯什麼怕把茶葉燙熟。關鍵點在於,這茶葉已經“熟”了,茶葉製作工藝中的高溫環節,可不止100度,茶葉早被燙死了。好茶是不怕開水燙的,高溫沖泡,茶葉的香氣可以最大程度激發,出湯速度也快,如果茶葉有質量問題,在高溫下,缺點會暴露的更加明顯。雖然高溫會使茶葉含有的苦澀物質浸出得更多,但苦澀也是茶葉的真味。所以,這裡友情提示,泡茶用高溫水是完全可以的,如果你喜歡用低溫沖泡,也完全可以。

最後,簡單總結,泡一杯好茶,與茶質、水質和沖泡方式有關,茶質和水質是基礎。先保證基礎條件,在說沖泡方式。

沖泡方式則與投茶量、注水量、沖泡時間和水溫有關。這四點是控制茶湯濃度的關鍵因素。根據自己的口味,合理調整。

客觀公正有用的茶知識,與大家一同瞭解,請關注公眾號:承藝文化(ID:chengyimc)

瀏覽器 搜“承藝*茗茶”、“安吉承茗茶場”即可,望大家支持。


承藝茗茶官方賬號


要想泡出好喝又美味的茶,首先好茶、好水甚至好的器皿缺一不可。正如明朝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寫到:“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見,水質對茶湯的影響之大,好茶離不開好水。

今人對泡茶用的好水提出了明確的指標:

①感官指標。色度不超過15度,即無異色;渾濁度不超過5度,即水呈透明狀,不渾濁;無異常的氣味和味道,不含有肉眼可見物。使人有清潔感。


②化學指標。pH為6.5~8.5。茶湯水色對pH相當敏感。pH降至6以下時,水的酸性太大,湯色變淡;pH高於7.5呈鹼性時,茶湯變黑。

③水的總硬度不高於25度。水的硬度是反應水中礦物質含量的指標,通常1度表示1升水中含10毫克氧化鈣。0~8度為軟水,10度以上為硬水。水的硬度,分碳酸鹽硬度及非碳酸鹽硬度兩種,前者在煮沸時產生碳酸鈣、碳酸鎂等的沉澱而從水中析出,因此煮沸後水的硬度會改變,故亦稱暫時硬度,這種水稱“暫時硬水”;後者在煮沸時無沉澱產生,水的硬度不變,故亦稱永久硬度,這種水為“永久硬水”。

水的硬度會影響茶葉成分的浸出率。軟水中溶質含量較少,茶葉成分的浸出率高;硬水中礦物質含量高,茶葉成分的浸出率低。尤其是當水的硬度為30以上,茶葉中的茶多酚等成分的浸出率就會明顯下降。並且硬度大也就是水中鈣、鎂等礦物質含量高,還會引起茶多酚、咖啡鹼會沉澱,造成茶湯變渾、茶味變淡。


④水中氯離子濃度不超過0.5毫克/升。否則有不良氣味,茶的香氣會受到很大影響。水中氯離子多時,可先積水放一夜,然後燒水時保持沸騰2~3分鐘。

⑤水中的氯化鈉濃度應在200毫克/升以下,否則鹹味明顯,對茶湯的滋味有干擾。

⑥鐵濃度不超過0.3毫克/升、錳不超過0.1毫克/升。否則茶葉湯色變黑,甚至水面浮起一層“鏽油”。


同時,作為飲用水所必須達到的安全指標為:微生物學指標:水遭到微生物汙染,就可造成傳染病的爆發。理想的飲用水不應含有已知致病微生物。生活飲用水的微生物指標為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00個,大腸桿菌群在1升水中不超過3個。


毒理學指標:生活用水中如含有化學物質,長期接觸會引起健康問題,特別是蓄積性毒物和致癌物質的危害。

然,好水好茶是泡好茶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要泡好茶,還要掌握水溫、沖泡時間等。

茶葉中的各種成分的溶解速度、溶解度隨水溫的改變而改變。組成茶香的香氣物質共有700餘種。這些物質在茶葉沖泡過程中揮發出來,其速度與溫度成正比,水溫高時揮發得多而快,水溫低時發揮得少而慢。所以茶湯的香氣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強,但滋味成分就比較複雜。

茶湯的滋味由多種成分組成,主要有苦澀味的茶多酚、苦味的咖啡鹼、鮮爽味的氨基酸、甜味的糖類等幾大類。其中茶多酚佔有主導地位,其次為咖啡鹼、氨基酸,再加上其他各種呈味物質的配比,就出現了茶湯的濃淡、清鮮、醇和、甜爽等滋味。

茶湯中這些成分的濃度,以及各成分之間的比例、主次關係對茶湯的滋味起到決定性作用。由於不同水溫下各個滋味成分的溶解速度各不相同,出現主次之分,所以水溫對茶湯滋味影響很大。

①咖啡鹼的溶解速度在40℃到100℃隨水溫的上升而迅速上升,尤其當水溫在80℃以上時在2分鐘左右就基本溶出。

②茶多酚的水溶性較差。在80℃以下不易溶於水。要用95℃的熱水泡6分鐘,才能溶出90%以上的茶多酚。

③氨基酸非常易溶於水,即使在40℃的低溫時,只要沖泡時間足夠,就能大量溶出。在60℃沖泡6分鐘以上能基本都溶出。在高溫時,會與糖類發生美拉德反應,反而使其在茶湯中的含量減少。日本綠茶中氨基酸含量較高,在日本有用冷水泡茶的做法,這樣的茶湯非常鮮爽,無苦澀味。

④水溶性糖的溶出量隨溫度、時間變化不大。綜上所述,水溫低時,主要滋味成分為氨基酸、水溶性糖等;水溫高,沖泡時間長時,咖啡鹼、茶多酚也大量溶出。各種茶類中滋味成分含量不同,水溫、沖泡時間也須因茶而異。


舉例來說,烏龍茶注重香氣,則需要95℃以上的高水溫,這樣才能使香氣成分會充分散發出來。並且烏龍茶中的茶多酚在發酵過程中,一部分氧化聚合,其含量只有綠茶的1/2~1/3,因此要高溫、較長時間沖泡使其滋味成分充分溶出。紅茶中的香氣成分中高沸點化合物較多,並且氧化聚合的茶多酚更多,也須高溫沖泡。


當然,具體的情況還得需要結合具體沖泡的茶品來判斷。以上便是泡茶的基本原理,大家瞭解後可以在日常的實踐中多多總結。有不同的看法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山石言茶


【原創回答】說到泡茶,可能許多朋友會說,這很簡單啊,按著書上教的程序就可以了。

針對六大茶類的不同特點,許多相關書籍對如何泡茶給予了比較詳細的講解。但我們經常會有一個體驗,同一款茶,不同的人,不同的茶器,泡出的味道確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這是為什麼呢?

本人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熟悉茶性。瞭解各類茶的特點才能準確把握茶水比、沖泡時間、水溫、沖泡方式等。

2、泡茶用具。針對不同茶類使用不同的沖泡用具,紫砂壺、蓋碗、玻璃杯要因茶使用。正確的選用對茶性的發揮影響很大。

3、茶葉和水的選擇。三分茶,七分水。好茶好水才有可能泡出醇香甘甜的茶。

4、泡茶人的狀態。沉靜不浮躁的心態能激發泡茶者發揮出最好的技藝水平。

前面說到的都是對泡茶有影響的主要因素,實際操作中,還要依據每一種茶的特點和自己喜愛的口味,慢慢體會,切不可千篇一律,循規蹈矩。

茶是有靈性的,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並體會它最優秀的特點,並把這些特點激發出來,自然就能品飲到茶之真滋味。


汲古茶人


要泡出好茶,選取上品茶葉自然重要,但沏茶的水質、溫度、用具、時間及比例,無一不影響茶的色澤、香氣和味道。

一、水質

好水才能配好茶,水質有軟硬之分,能夠影響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等感官品質。“硬水”一般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相反,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被稱為“軟水”。泡茶最好選用金屬離子含量低的“軟水”,如純淨水和高品質的礦泉水。但很多人泡茶圖方便,往往直接把自來水燒開用,但其中殘留了消毒用的氯,茶湯也會有股異味。因此使用自來水時,需要經過淨化。可以將其存在沒有蓋口的容器中,靜置一段時間,消散氯氣,並適當延長煮沸的時間。


\n

二、茶水比

\n

一般來說,茶葉和水的比例因茶葉的種類及喝茶者的濃淡喜好有所不同。綠茶的茶葉與水的比例一般以1∶50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衝3克茶葉,沖泡出來的綠茶湯濃淡適中。紅茶的茶葉與水的比例與綠茶相當。黑茶的茶葉用量一般是綠茶的2倍,即茶葉與水的比例為1∶25。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

\n

三、茶具

\n

選對茶具是泡茶、賞茶、品茶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沖泡綠茶時可以根據茶葉的品質選杯子,品相好、細嫩名貴的綠茶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等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杯,以便欣賞“茶舞”。一般品質的茶葉可以用瓷杯。但要注意的是,泡綠茶不要蓋杯蓋,否則茶湯容易變黃。紅茶為了觀色,也可用玻璃杯或是用白色瓷器襯托其紅色茶湯,但不同的是,使用蓋碗杯沖泡更能發揮紅茶的濃郁香氣。烏龍茶也適合用蓋碗杯沖泡,方便聞香和賞葉底,還可以用紫砂壺來沖泡,能使茶湯醇厚,香氣不散。普洱茶一般用紫砂壺、蓋碗杯都可以。
四、水溫


\n

一般來說,每種茶適宜的沖泡溫度與其發酵程度有關,發酵程度較低的茶,水溫不能太高,尤其是不發酵的綠茶,如西湖龍井、碧螺春等,用80℃~85℃的水沖泡即可。這類茶比較細嫩,剛煮沸的水溫度太高會破壞綠茶的清香。而烏龍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是半發酵茶,適合用沸水多次沖泡。紅茶是全發酵茶,高水溫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最好用剛煮沸的水來泡。黑茶是後發酵茶,以普洱茶為代表,沖泡時也要用100℃的沸水。

\n

五、沖泡時間

\n

時間短了,茶沒出味,長了則芳香揮散,一般時間的掌握和茶葉種類、沖泡次數有關。綠茶的沖泡時間一般為2-3分鐘,最好現泡現飲。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就會被氧化,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也會揮發散失。沖泡時可以先用1/4的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鐘再衝水飲用。紅茶的沖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沖泡的次數可根據茶葉品質來分,一般為2-3次。烏龍茶可沖泡多次,品質好的可沖泡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鐘為宜。普洱茶等黑茶,第一次沖泡時要用10-20秒鐘快速洗茶,既能濾去茶葉中的雜質,還能使後續泡出的茶湯更香醇,後續沖泡時間一般2-3分鐘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