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崇慶寺之美

崇慶寺,位於代縣城東五十里西留屬村,該寺東臨鵝峰寺,南依普照寺、峨藍寺,西北靠楊忠武祠,北接108國道。這裡是早期佛教開放寺廟,又是峨口鎮各旅遊景點的北大門,交通方便,遊人甚多。

崇慶寺創建年代不詳,據崇慶寺鐘樓建築特點考,該寺重建於元代,明嘉靖、萬曆均有修葺,清乾隆、道光、光緒年間又有維修,民國年間和解放後也有重建和維修。

代縣崇慶寺之美

從108國道拐入繁五線,路右邊遠遠望去紅牆古樹,殿角樓頂依稀可見。朝南走三百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大照壁上三個大字(崇慶寺)。照壁另一面是一幅漂亮的海上日出圖。

代縣崇慶寺之美


繞過照壁,現一過街樓閣,叫“觀音閣”,顧名思義是供奉觀音菩薩的地方。

代縣崇慶寺之美


鑽過觀音樓路左邊一顆幾百年的大柳樹,樹圍達八米,老皮飽經風霜,枝葉繁茂,很有靈氣,村裡人都敬畏這棵神樹,傳說有小孩看到過樹上的白鬍子老爺爺。

代縣崇慶寺之美

崇慶寺分東中西三院,分別叫東廟、中寺、西地藏,佔地面積約七千平方米。

崇慶寺東邊叫東廟,廟宇坐北向南,左有山門,山門西北就是鐘樓,鐘樓整個結構為元代特點。雙層二簷,十字歇山頂,四鋪作單下昂斗拱,耍頭為螞蚱形,下簷部分有卷剎。二層簷柱直立向內收,四周圍柵欄,青灰筒板瓦布頂。鐘樓上懸有“金大定二十二年”鑄的鐵鐘一口,重達萬斤。銘文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鐘樓底層四周灰白牆體,西面闢門,大板門兩扇,從內可攀梯上樓,樓梯木質結構,樓板敦厚。相傳代州城的鐘和崇慶寺的鐘是姐妹鍾,定夜時,代州鐘樓巷的鐘與西留屬的鐘同震共鳴,互為響應。

代縣崇慶寺之美

東廟正北是正殿五間,硬山頂、菱形窗,青灰筒板瓦,內塑龍王。正殿兩邊為朵殿,東邊三間,硬山頂,隔扇窗,筒板瓦布頂,內塑伽藍菩薩。西邊三間,硬山頂、菱形窗,筒板瓦布頂,內塑聖母像。緊靠聖母殿往西是兩間禪房。東廟西面是齋堂六間,硬山頂、方格窗,筒板瓦布頂。東廟東面是六間配殿,硬山頂,隔扇窗,筒板瓦布頂。院中有兩株柳樹,圍長約四米,還有古柏一株。大清道光石碑、民國十八年石碑各一通。

中寺為中間院,靠南是迎街天王殿,也是中寺的山門,天王殿三間,懸山頂,隔扇窗,雙面開間,前面是彌勒佛,後面是韋陀,兩邊是四大天王。往裡走是觀音殿三間,硬山頂,隔扇窗,青灰筒板瓦布頂,內塑觀音菩薩。

代縣崇慶寺之美


正面是大雄寶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懸山頂,隔扇窗,前設廊子。外加挑角;柁頭雕刻華麗,單昂三踩斗拱,內塑三世佛。內外彩繪鮮豔。

代縣崇慶寺之美

西院為地藏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懸山頂,隔扇窗,前設廊子,青灰筒板瓦布頂,內塑地藏菩薩。

代縣崇慶寺之美

崇慶寺佔地大,建築多,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往來平常,是一處開放式的佛教場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