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專題】高新區:扶貧項目建設忙

當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總體趨於穩定,又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高新區通過對疫情實時科學動態評估後,精準施策,積極組織扶貧產業項目有序復工復產,呈現出良好態勢。

在扶貧產業項目建設現場,一臺臺挖掘機、一輛輛裝載車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在進行平整土方作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高新區扶貧產業項目,積極有序推進中。

千河鎮寨子村百畝西瓜種植基地

【復工復產專題】高新區:扶貧項目建設忙

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升帶貧益貧能力,2019年底高新區千河鎮謀劃了百畝西瓜種植項目,計劃由寨子村、楊家溝村、張家崖村三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199戶貧困戶申請扶貧優先股資金199萬元,在寨子村流轉土地200畝種植大棚西瓜。該項目借鑑了浙江客商在該鎮種植西瓜的成功經驗,西瓜品種糖分高,味道甘甜,上市時間早,可遠銷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產品溢價能力強。項目實施後,199戶貧困戶可獲得一筆穩定的土地流轉收入及分紅收入,部分貧困戶還可在基地務工增加務工收入。項目於春節前開工,受到疫情影響已經停工一個月。作為高新區第一批覆工的扶貧項目,千河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推進,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同時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項目的安全有序復工。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了80畝大棚的鋼架搭建,正在鋪設地膜、下幼苗。

釣渭鎮譚莊村奶山羊養殖基地

【復工復產專題】高新區:扶貧項目建設忙

高新區釣渭鎮養殖奶山羊有悠久歷史,但養羊戶仍採用“一捆草、一把料、一盆水”的傳統飼養模式,導致奶山羊產奶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養殖效益低下,制約了規模化養羊業的發展。為全面實現貧困戶增收脫貧,按照釣渭鎮“十三五”產業發展規劃,釣渭鎮依託高新區有2家乳製品加工企業的優勢,形成以“龍頭企業+養殖基地+貧困戶”產業發展模式,計劃在全鎮 8個村實施。譚莊村奶山羊項目建於2019年,佔地10畝,設計規模500只,項目補助資金30萬,貧困戶配股51萬,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實施,可帶動全村52戶貧困戶實現增收。目前,奶山羊規模養殖場已完成土地備案及環評工作,項目代工方已經復工進場加緊施工,正在實施三通一平作業。同時,對復工的人員進行每天兩次的體溫監測、三次消毒,做好相關記錄,復工人員全程佩戴口罩,控制人員密集度,並在當天完成施工作業後對所有車輛機械進行統一消毒。

天王鎮小塬村陽光玫瑰葡萄基地

【復工復產專題】高新區:扶貧項目建設忙

高新區發揮企業在產業、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結合農村土地、勞動力和特色產業等資源稟賦,通過“企業+貧困戶”、“企業+合作社”等模式,引導企業結合幫扶村實際,推動發展特色種養、手工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天王鎮小塬村是全區唯一的貧困村,去年10月份與陝西眾智匯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設小塬村陽光玫瑰葡萄基地,寶雞捲菸廠無償捐贈10萬元用於產業發展。該基地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提供土地,當地貧困戶參與從事葡萄園農事任務,眾智匯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從產前、產中、產後提供土壤改良、種植指導以及銷售對接服務。項目佔地面積30畝,土地流轉涉及群眾16戶,項目分紅覆蓋全村貧困戶38戶143人。目前,葡萄基地的施工現場,工人們忙碌著固定支架、搭建大棚、栽種苗種,復工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連日來,高新區各扶貧項目防疫復工兩不誤,利用晴好天氣,加快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帶貧益貧涉農企業6家全部復工,涉及22個合作社扶貧項目,開工19個。所有項目參建人員嚴格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加強自我防護,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提供有力支持和堅強保障。(高新區脫貧辦 趙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