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開庭有人吸菸、進食?北京互聯網法院出電子訴訟庭審規範

今天(2月21日)下午,北京互聯網法院通過網上新聞發佈會發佈了《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庭審規範》,針對線上開庭面臨的特殊情況,該院總結了建院以來的萬餘次在線庭審經驗,對法庭紀律、庭審程序等問題作出了細緻規定,明確禁止有損法庭尊嚴的行為。據悉,這是該院首次舉行線上新聞發佈會。

網上開庭有人吸菸、進食?北京互聯網法院出電子訴訟庭審規範

總結萬次線上開庭經驗

從2018年9月9日建院至今年2月20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共立案51794件,其中,在當事人網上提交立案申請、上訴案件電子卷宗線上轉移、電子卷宗隨案生成三個方面,均達到了100%,在線庭審率也高達99.6%。

北京互聯網法院張雯院長表示,線上庭審與傳統的線下庭審方式截然不同,庭審環境、交互方式的變化,也帶來了新情況、暴露了新問題。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法院開展線上庭審工作是為疫情防控提供司法保障的重要一環,對此,北京互聯網法院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

“互聯網法院是在線訴訟改革的‘試驗田’和‘樣板間’。”張雯院長介紹,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北京互聯網法院在線訴訟模式運行順暢。通過13509次、總時長7792小時的在線庭審,該院在身份認證、電子送達、網絡庭審、電子證據以及配套的審判管理機制方面逐步總結經驗,並於今日發佈《北京互聯網法院電子訴訟庭審規範》(簡稱《規範》)。

強調法庭嚴肅性、紀律性

記者注意到,《規範》以在線審理為原則,線下審理為例外。而在線上審理時,法官與當事人不直接見面,當事人的身份認證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規範》強調了當事人對專用賬號和密碼的妥善保管義務,不得授意他人使用或讓他人冒充自己參加訴訟,庭審前需通過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證。對於出庭證人,則通過技術手段,確保證人僅在應當出庭作證時參加庭審。

對於跨地域等無法在同一時間完成庭審的當事人,北京互聯網法院也在探索異步庭審方式,但張雯院長強調,這是一種例外模式,必須由一方當事人申請並徵得其他當事人同意。

“雖然互聯網為當事人參與訴訟帶來了極大便捷,但有些當事人在線上開庭時做出不雅動作,或持移動設備在家中隨意走動,這衝擊了法庭的儀式感。”張雯院長表示,在實踐中法官還曾遇到當事人穿睡衣等明顯不適宜參加庭審的服裝出庭,在開庭時吸菸、進食,或在酒吧、商場等存在不當干擾、有損法庭嚴肅性的場所參與庭審,《規範》對此均明確禁止。

由於線上開庭的特點,互聯網法院很難對違反法庭紀律的當事人立即實施司法拘留等處罰。北京互聯網法院孫銘溪法官表示,目前法院主要對此類當事人採取提醒、訓誡等措施,也會在特定情況下采取切斷音視頻等方式,“畢竟對於線上庭審,大家都還在探索和適應”。

與線下法庭不同的是,當事人到庭、退庭、中途退庭等情況,在線上環境並不容易判斷。針對線上庭審容易出現的訴訟參與人故意脫離視頻畫面、與在場的其他人交頭接耳等情況,《規範》也均予以禁止。如果查明確屬網絡故障、設備損壞、電力中斷等不可抗力的,則屬於正當理由。

網上開庭有人吸菸、進食?北京互聯網法院出電子訴訟庭審規範

北京大學法學院劉哲瑋副教授評價道,信息化不等於為了效率而放棄庭審基本形態,此份《規定》為線上法庭提供了立體、多元的技術保證,在提供訴訟便利的同時也嚴守了司法權威和正當程序的底線。《規定》不僅是北京互聯網法院的行為準則,也可以成為其他法院可參照的行業標準,併為世界司法領域提供“中國經驗”。

推動建立虛擬化法庭

由於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目前,北京互聯網法院已經嘗試批准有特殊情況的法官在家開庭。對於法官的出庭場所,張雯院長認為,應借鑑“馬背上的法庭”理念,未來法院將通過技術,逐步以虛擬化方式呈現國徽、法槌、席位,實現法官“打開電腦,就有法庭”。

網上開庭有人吸菸、進食?北京互聯網法院出電子訴訟庭審規範

張雯院長透露,疫情防控期間,北京互聯網法院的網上立案數量與春節前持平,平均每天150餘件。在保證法官安全防控的前提下,從2月3日至20日,已組織線上開庭、談話378次,保證疫情期間工作不停擺。

北京互聯網法院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