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價翡翠頻頻出現?翡翠的價值在逐年攀升,因為稀缺

翡翠,既是當代時尚奢侈首飾品,更是稀缺的藝術珍藏品。然而,在談及“億術品”時代的時候,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都是珍貴的經典書畫。其實,翡翠的拍賣成果和市場表現如同書畫藝術品一般驚人。


為什麼天價翡翠頻頻出現?翡翠的價值在逐年攀升,因為稀缺


天價頻出

不久前,在廣東保利2012冬季拍賣會上,一件估價為3.888億元人民幣的童子觀音擺件,以4.746億元人民幣刷新世界翡翠拍賣史的新記錄成交。據悉,這件童子觀音的高估價並非偶然。早在2011年8月7日的保利夏季藝術品拍賣會中,這件拍品就已亮相於眾藏家的視線中,當時這件拍品以1.456億元的天價成交,大量媒體爭相報道,在藏界引起一時的震驚。時隔一年後,正當人們逐漸淡忘此事時。此拍品再次亮相廣東保利拍賣行,短短的一年時間裡,竟然翻了三倍之多,確實讓人對精品翡翠玉雕升值之快而震驚。

據瞭解,這件翡翠雕件,質地細膩,呈亞透明色,工藝亦好之至極。拍賣圖錄註釋中還標明已被專業的權威部門評定,質量等級為珍品三級。近年來,高檔的翡翠玉雕藏品逐漸成為拍場上的主流,也頻頻拍出天價,引得大批藏家和投資者趨之若鶩。


為什麼天價翡翠頻頻出現?翡翠的價值在逐年攀升,因為稀缺


礦源稀缺

翡翠歷來被尊為“玉石之王”。時至今日,翡翠已成為最受人們喜愛的珠寶之一,被加工成手鐲、項鍊、掛墜等各種形式,裝點著我們的生活。而隨著翡翠的持續升值,很多人又將翡翠首飾賦予了裝飾之外的又一重要屬性投資升值。

不同於鑽石高溫高壓的條件,翡翠產生的環境是低溫高壓,這也是翡翠產地很少的原因。世界上80%的原料都是出自緬甸騰衝,其政府控制了原料的開採。1995年以前,均用人工開採,產量少且品質不高。其後,緬甸政府為了加快開採量,將河水全部抽乾,加上爆炸式的開發,翡翠的產量急速上升。但儘管其原料很多,真正意義上珠寶級原料還是很少的。

現在,我國大部分翡翠飾品是在廣州加工。我國最早翡翠加工從清代就開始,從審料、切片、備料、設計畫樣、切形、光胚、打磨、灰酸、出水到拋光,很長的一串。而看一件翡翠的工藝如何,有一個矛盾的標準,即是否精細又簡潔。精細是指,外觀漂亮,設計、打磨得精益求精。而簡潔是指,做功不宜過多。有時一塊翡翠原石的價格也能達到很高的水平,比設計過的價格更高。


為什麼天價翡翠頻頻出現?翡翠的價值在逐年攀升,因為稀缺


“錢”景廣闊

雖然一塊質地很好的翡翠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收藏投資價值,但經過翡翠工藝大師雕琢過的雕件往往價值更高,也更值得投資收藏。

近年來,中國富裕階層快速壯大,在對高水準生活的追求下,以及炫富心理的驅使下,翡翠首飾的價格被迅速推高。3年前,幾千元一件的無色玻璃種翡翠吊墜如今已身價幾十萬,升值百倍,令人咋舌;而一隻翡翠手鐲動輒售價百萬亦不稀奇,但即使付出這樣高昂的代價,買到的也只能算中上乘的貨色,至於頂級翡翠手鐲,已頻頻在拍賣會中創下數千萬元的天價,可望而不可及。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其實,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一些真正國寶級的翡翠珍品並不是手鐲、扳指或髮簪,而是一些大師級工匠經過精妙構思,巧奪天工而成的雕刻精品,如大名鼎鼎的清宮翡翠三寶“翡翠白菜、翡翠西瓜、肉形石”便是其中的翹楚。

翡翠雕刻家王朝陽先生曾談道:“翡翠首飾更多隻是反映了石頭本身種、水、色的價值,遠談不上藝術,收藏價值自然有限;而只有那些凝結了人類智慧結晶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 ”

如今,在奢侈品消費風潮的推動下,翡翠首飾未來的投資空間已愈發有限,而承載了更多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翡翠擺件與翡翠雕件則尚處於明顯的價值窪地之中。難怪有投資人發出這樣的感嘆:“如今花幾十萬買不到一隻稱心的翡翠手鐲,卻可以收藏一件國家級大師的翡翠雕件。這就好像在上世紀70年代買進徐悲鴻的畫作,恰逢其時,前景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